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台中市中區」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Tlh對話 | 貢獻
行 2: 行 2: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台中市中區'''<br><img src="https://cindypark.cc/wp-content/uploads/2021/01/1591454350-3586616805_l.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cindypark.cc/blog/post/32169496-  圖片來自CINDY的秘密花園]</small>  
+
|<center>'''台中市中區'''<br><img src="https://cindypark.cc/wp-content/uploads/2021/01/1591454350-3586616805_l.jpg" width="330"></center><small>[https://cindypark.cc/blog/post/32169496-  圖片來自CINDY的秘密花園]</small>  
 
|}
 
|}
  
行 14: 行 14:
  
 
==歷史沿革==
 
==歷史沿革==
 +
 +
 +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center>'''台中市中區'''<br><img src="https://cindypark.cc/wp-content/uploads/2021/01/1591454350-3586616805_l.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cindypark.cc/blog/post/32169496-  圖片來自CINDY的秘密花園]</small>
 +
|}
 
 臺中市中區舊稱為「大墩街」,早在清乾隆末年聚落已逐漸形成街肆,從此大墩街日漸繁榮,當時主要街道有:頂街、中街、下街;頂街舊址在今光復國小,並有座馬舍公廟,祭祀輔順將軍,此廟後遷建中山路;中街為米店,柑仔店(雜貨店)集中之地,為商業最鼎盛的市中心;下街有轎店、魚菜市場,成為米穀、土產及中國進口貨的交易市場和農產品加工中心,另有佛寺、廟宇等,已初具政治、宗教、工商機能,成為附近村莊的購物市集。1903年日人在台中實施市區改正計畫,開闢斜貫大墩下街之舊街道,並增築今之自由路、市府路、繼光街、綠川西街等街道,至西元1908年縱貫鐵路開通後,車站成為都市及區域核心,使市區向火車站方向伸展,街肆更加繁榮發展,由台中火車站至今中華路,以及公園路至民權路之地區為商業區,商業日益鼎盛。
 
 臺中市中區舊稱為「大墩街」,早在清乾隆末年聚落已逐漸形成街肆,從此大墩街日漸繁榮,當時主要街道有:頂街、中街、下街;頂街舊址在今光復國小,並有座馬舍公廟,祭祀輔順將軍,此廟後遷建中山路;中街為米店,柑仔店(雜貨店)集中之地,為商業最鼎盛的市中心;下街有轎店、魚菜市場,成為米穀、土產及中國進口貨的交易市場和農產品加工中心,另有佛寺、廟宇等,已初具政治、宗教、工商機能,成為附近村莊的購物市集。1903年日人在台中實施市區改正計畫,開闢斜貫大墩下街之舊街道,並增築今之自由路、市府路、繼光街、綠川西街等街道,至西元1908年縱貫鐵路開通後,車站成為都市及區域核心,使市區向火車站方向伸展,街肆更加繁榮發展,由台中火車站至今中華路,以及公園路至民權路之地區為商業區,商業日益鼎盛。
  

於 2024年6月24日 (一) 23:25 的修訂


台中市中區
圖片來自CINDY的秘密花園


中區位於本市中心,面積0.8803平方公里,地形方正,街道井然。行政區域東起縱貫鐵路、雙十路一段,西至中華西街,南至民權路,北以公園路及福音街為界,人口數約一萬八千多人。

中區是臺中市市街的核心地區,涵蓋大部份的商業區,且是臺中市最早發展的地區之一,更有許多老式建築物佇立在繁華的商圈中,如彰化銀行、臺中車站舊站、合作金庫等。寺廟、教堂歷史亦久遠,歷經修建維護後保存良好,成為鄰近居民的信仰中心,如位於成功路的萬春宮、中山路輔順將軍廟、民族路國姓廟及興中街柳原教會。

中區亦為臺中市及中部地區南北東西幹道據點,交通發達,商業鼎盛。但因近年業經營型態改變,都市計畫為日治時代所規劃,道路狹窄,加以建築老舊,停車不易、公共設施缺乏,且郊區、重劃區陸續開發,大型賣場、新型態商家、百貨娛樂業,如雨後春筍林立,致商機逐漸沒落,且因幅員較小,人口減少,致近年市府不斷推動中區再生,結合文化、創意及地方產業,力求復甦中區榮景。[1]


歷史沿革

台中市中區
圖片來自CINDY的秘密花園

臺中市中區舊稱為「大墩街」,早在清乾隆末年聚落已逐漸形成街肆,從此大墩街日漸繁榮,當時主要街道有:頂街、中街、下街;頂街舊址在今光復國小,並有座馬舍公廟,祭祀輔順將軍,此廟後遷建中山路;中街為米店,柑仔店(雜貨店)集中之地,為商業最鼎盛的市中心;下街有轎店、魚菜市場,成為米穀、土產及中國進口貨的交易市場和農產品加工中心,另有佛寺、廟宇等,已初具政治、宗教、工商機能,成為附近村莊的購物市集。1903年日人在台中實施市區改正計畫,開闢斜貫大墩下街之舊街道,並增築今之自由路、市府路、繼光街、綠川西街等街道,至西元1908年縱貫鐵路開通後,車站成為都市及區域核心,使市區向火車站方向伸展,街肆更加繁榮發展,由台中火車站至今中華路,以及公園路至民權路之地區為商業區,商業日益鼎盛。

1926年代,中區在最繁榮的時期,文化指標的電影院也大部分集中在中區,例如臺中娛樂館、成功戲院、遠東百貨等。

1980年代,由於百貨公司沿著台中港路(今臺灣大道)往屯區發展,舊市區逐漸沒落,當年的台中港路沿線開始蓬勃發展,形成臺中市發展之重要軸線。

此後中區傳統商圈面臨強大壓力,不得不著手進行改造,至今已有電子街商圈、繼光商圈、自由商圈等。另外傳統商店及新興產業長期發展也形成特色商街,如中華路的「中華路夜市」、平等街的「銀樓街」、三民路的「第二市場」、「婚紗街」、「喜餅街」;成功路90巷的「青草街」、興中街的「糖果街」與中山路的「水果街」的商街,加上街頭巷弄上有許多傳統的美食小吃,以及繼光商圈後來崛起的東南亞異國美食,這些傳統產業資源與老城特色也將是未來文化生活圈發展的重要指標。[2]

  1. 台中市中區,台中市中區區公所
  2. 台中市中區,中區區公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