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莱河镇中学”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 '''莱河镇中学'''位于莱河镇位于单城西4公里处,北邻单城镇、谢集乡,东接孙溜镇,南邻曹庄乡,西邻郭村镇。 105 国道…”)
 
第1行: 第1行: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hellorfimg.zcool.cn/preview260/201257315.jpg?x-image-process=image/format,webp width="310"></center>
 +
<small>[https://www.hellorf.com/image/album/3162?source=zcool 来自 站酷网 的图片]</small>
 +
|}
  
 
'''莱河镇中学'''位于莱河镇位于单城西4公里处,北邻单城镇、谢集乡,东接孙溜镇,南邻曹庄乡,西邻郭村镇。 105 国道、单曹公路贯穿全境,定砀、单虞等省际公路毗连莱河镇,辐射全国各地,区位优势较好,交通十分便利。被命名为“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学校占地50亩,总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现有5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0余人,教职工238名。
 
'''莱河镇中学'''位于莱河镇位于单城西4公里处,北邻单城镇、谢集乡,东接孙溜镇,南邻曹庄乡,西邻郭村镇。 105 国道、单曹公路贯穿全境,定砀、单虞等省际公路毗连莱河镇,辐射全国各地,区位优势较好,交通十分便利。被命名为“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学校占地50亩,总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现有5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0余人,教职工238名。

2024年6月23日 (日) 07:52的版本

来自 站酷网 的图片

莱河镇中学位于莱河镇位于单城西4公里处,北邻单城镇、谢集乡,东接孙溜镇,南邻曹庄乡,西邻郭村镇。 105 国道、单曹公路贯穿全境,定砀、单虞等省际公路毗连莱河镇,辐射全国各地,区位优势较好,交通十分便利。被命名为“山东省教学示范学校”。学校占地50亩,总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现有5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00余人,教职工238名。

学校历史

原名为“李半庄中学”1998年更名为“单县莱河镇第一中学”,发展为完全中学。

建校几十年来,在历届园丁的辛勤耕耘下,学校蓬勃发展,建树了“文明,团结、奋发、求是”的发优良校风,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特别是近几年,学校领导班子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针,以争创省规范化学校和全国千所示范性高中为目标,励精图治,锐意改革,确立了“德育为首,五育并举,追求卓越,塑造全面加特长学生”的办学思想,制订了“4321工程”总体发展规划,实施了“科研兴校”战略和名师工程,加强内部管理,积极推进素质教育[1],教育、教学、质量在全区名例前茅,综合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成为单县规范化学校[2]

环境设施

学校环境幽雅,布局合理,三季鲜飘香,四季翠柏长青,教学设备齐全,设备先进。有教学楼三座,能容纳70个教学班,各班配有彩色电视机、摄像机、投影机、放像机、录音机及银幕,做到“五机一幕”进课堂;实验楼一座科技综合楼一座,触电教、图书、资料、阅览为一体,实验室和仪器装备达国家一类学校标准;教工宿舍楼六座较好地解决了教职工住房问题;新建的办公楼造型新颖,伙房餐厅、男女生学生公寓整洁卫生;标准运动场平坦宽敞、功能齐全,多次承办大型运动会;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的体育馆下在兴建。学校还购置了校长办公自动化系统和闭路电视教学系统,装备了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千兆校园网工程已经启动,连接涌起信息港的64M,DDN专线已经开通,千兆网基本骨架已经形成,并与北师大附中联网,资源共享,尝试开展远程教育,被省教育厅定为山东省电化教育示范学校、信息技术实验学校和多媒体网络教学实验研究基地。体育、音乐、美术、劳技器材及设施也有很大充实和改善,校舍改造和内部设施建设向规范化、现代化迈出了坚实步伐。

师资力量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95%的教师达大学本科学历,八名教师为硕士研究生学历,教职工工作热情高,干劲大,善教、乐教。现有特级教师3名,高级师36名,一级教师60名。有十名教师被评为全国和省部级优秀教师和 劳动模范。有48名教师被评为省市级教学能手和市重点骨干教师。

五个学科承担了省和国家级科研课题,教师自制教具一项获国家专利,一项获国家三等奖,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每年达五十余篇。学校被评为国家重点课题《计算机与各学科课程整合》实验研究基地、《山东省多媒体网络教学》实验基地。

教学成果

为了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学校重视德育教育和特色学生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发展学生的潜能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创办了“新世纪学生电视台”、“校园之声”广播站,成立了各科兴趣小组和文学社团,每年举办一次文化艺术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活跃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启迪了创新的火花,三百多人次在全国、省、市各科竞赛和青少年科技发明竞赛中获奖。学校连续七年中考本科上线位居全县前两名。

学校荣誉

近年来,学校先后被评为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电化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卫生先进单位,山东省招飞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体育、卫生、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教职工住房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绿色学校山东省心理健康教育会员单位,山东省科普示范学校。

现在,学校正创建全国千所示范性高中,力争两年内首批进入全国千所示范性高行列。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