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济南市莱芜区花园学校

增加 64 位元組, 5 天前
無編輯摘要
|}
'''济南市莱芜区花园学校'''(始用名莱芜师范逸夫小学)是由 [[ 香港 ]] 知名人士邵逸夫先生赠款加地方资金而兴建的一所学校,位于济南市莱芜区花园北路北首,途经公交3路、K12路。1994年开始招生,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ref>[https://www.sohu.com/a/341361836_438411 “九年一贯制”和“九年义务教育”傻傻分不清楚?],搜狐,2019-09-17</ref>。分 [[ 初中 ]] 部和小学部。现任校长何鹍。
==学校介绍==
学校占地43.56亩,整体 [[ 建筑面 积11758 积]]11758 平方米,呈现“三四五”格局,即前楼三层,中楼四层,后楼五层,东西联廊南北贯通,办公室、教室布局合理,现代化教学设备齐全。学校于1994 年开始招生,现有7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110余人,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岗教职工132人,中学高级教师23人,市级教学能手、优秀教师56人,省级教学能手、优秀教师10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国家、省级骨干教师18人。“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办学宗旨和“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 [[ 教育 ]] 质量,创办规范有特色的学校,培养合格有特长的学生”的办学方针;确立了“办学条件标准化,教育思想现代化,学校管理规范化,学生素质优良化”的办学目标。实施为学生终生奠基战略,拓宽教育空间,张扬学生个性。实行“以特长评价,综合素质评价,谈话式评语和考试等级评价”为方式的学生评价制度,提高 [[ 素质教育]]<ref>[https://www.sohu.com/a/449288940_99978215 素质教育是重点,备考重中之重有哪些?],搜狐,2021-02-07 </ref>质量。
==办学条件==
学校环境优良。园内四季美景,富有内涵,每一个景点都在给人之心灵悟语,滋养身心。建有高标准教学楼4座,拥有与现代化教学相配套的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报告厅、理化生实验室、 [[ 图书馆 ]] 、微机室、阅览室、舞蹈室、美术室、科技制作室等功能完善的教学、生活、娱乐设施。
===学校师资雄厚===
现有教职工近200人,其中,全国模范教师1人,齐鲁名师1人, [[ 山东省 ]] 特级教师2人、教学能手2人,莱芜市名师、优秀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58人,莱城区优秀教师、 [[ 教学 ]] 能手52人,10位教师获市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5位教师获市教师读书演讲比赛一等奖。
学校文化浓郁。以 “用好习惯润泽生命”为理念,以“培养知书达理、博才多艺的现代学生”为目标,以 “做最好的自己,我能!办最好的学校,我们能” 为信念,打造了“永不言弃,永不言败”的精神, [[ 培养 ]] 了“每天读书半小时”的习惯,形成了“知恩报恩、读书爱书”的校风、“以爱启智、以美育德”的教风、“巧学活用、质疑善思”的学风、“做实事,把事做实;做好事,把事做好”的工作作风。
===学校育人为本===
把每年的3月份定为“感恩月”,以“感恩从心开始,爱与责任同行”为主题,组织了“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学校”、“感恩社会”和“感恩自然”等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爱的真挚与 [[ 幸福 ]] 、回报的意义与珍贵,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学校注重文明礼仪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为重点,将文明礼仪教育纳入常规课程,着力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文明礼仪素质,通过布置文明礼仪文化墙,举办“文明礼仪进社区”活动、“文明礼仪小使者”到敬老院献爱心活动,评选“文明礼仪之星”、“文明礼仪示范班”等活动,使学 [[ 礼仪 ]] 、讲礼仪、用礼仪在全学校形成一种境界、一种风尚、一种责任、一种光荣。
===学校特色鲜明===
把每年的4月份定为学校的“读书月”,以“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为主题,实施了“国学诵读”工程,一至八年级分别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笠翁对韵》、《增广贤文》、《 [[ 大学 ]] 》、《 [[ 论语 ]] 》、《道德经》、《诸子百家经典语录》,举行了“春之声”、“夏之音”、“秋之韵”、“冬之歌”经典诵读系列大赛,为学生打好了人生的底色。学校大力创建“书香校园”建设,提出了“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口号,“晨诵国学——午赏美文——暮吟诗词——晚读名著”已经成为花园人的自觉习惯。书香校园的创建让我们的师生变得快乐、灵气而又睿智,使校园文化变得诗意、灵动而又厚重,同时为学校内涵式、人文化发展找准了支点。提升“绿色课堂”,着力打造“自然率真的生态课堂、幸福快乐的生命课堂、充满活力的生机课堂、注重体验的生活课堂、自主创新的生成课堂”。此外,学校提出了“有一技之长,能更好地谋生”的口号,大力开展特长培养活动,不惜重金聘请校外专业人才开设特长培训课,期末还隆重表彰了“未来 [[ 科学家 ]] ”、“未来文学家”、“未来艺术家”等一批有“一技之长”的学生。学校开展了口语交际、史学研究、科技制作等30多门活动类课程和40多门选修课,设立了“善小”文学社、“子午书简”和“红领巾”广播站、小记者站等社团组织,为孩子的发展搭建起了广阔的平台。
===学校成果丰硕===
先后成功地承办了山东省“双轨教学”观摩会、山东省“语文学习生活化”现场会、莱芜市“课题研究”现场会、莱城区首届“书香校园”、“课程建设”现场会。先后荣获“全国校园文化与素质教育优秀学校”、“山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山东省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山东省创新教育先进学校”、“山东省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 [[ 心理健康教育 ]] 先进单位”、“莱芜市文明单位”、“ [[ 莱芜市 ]] 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赞誉。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722,739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