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木城彝族傈僳族乡

增加 6,981 位元組, 9 天前
無編輯摘要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big>木城彝族傈僳族乡 </big> '''
|-
| <center><img src= https://img0.baidu.com/it/u=1399676280,2807521070&fm=253&fmt=auto&app=138&f=JPEG?w=668&h=500 width="300"></center><small>[ https://tuchong.com/17227063/108659582/ 图片来自网络]</small>
|-
| style="background:#FF6600" align= center|
|}
'''木城彝族傈僳族乡''',隶属于 [[ 云南省 ]] 保山市龙陵县,地处龙陵县西南部,东与 [[ 平达乡 ]] 、临沧市镇康县 [[ 勐捧镇 ]] 相邻,南与缅甸果敢隔江相望,西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 [[ 中山乡 ]] 接壤,北与 [[ 象达乡 ]] 相接,行政区域面积234.2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木城彝族傈僳族乡户籍人口为9465人。
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属平戛土舍;1984年4月,改木城区;1987年12月,改木城彝族傈僳族乡。截至2020年6月,木城彝族傈僳族乡辖2个社区、3个行政村,乡人民政府驻木城村。
2019年,木城彝族傈僳族乡有工业企业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 [[ 市19 市]]19 个。 <ref>[ (附图)], </ref>
=位置境域=
木城彝族傈僳族乡地处龙陵县西南部,东与平达乡、临沧市镇康县[[勐捧镇]]相邻,南与缅甸果敢隔江相望,西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中山乡接壤,北与[[象达乡]]相接, 行政区域面积234.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木城彝族傈僳族乡地处怒江下游北岸、高黎贡山山脉南端的光坡山脉,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最高点位于大滚塘,海拔2721米;最低点位于万马河口,海拔535米。
 
=气候=
木城彝族傈僳族乡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其特点四季温差小、干湿季分明、垂直变异突出。境内分高寒气候带、中温带、亚热带三种气候。海拔1800米以上高寒山区,年平均气温14.7℃,极端最高气温32.8℃,极端最低气温-4℃,无霜期年平均233.5天;海拔1200—1800米温带地区,年平均气温18.7℃,极端最高气温35.2℃,极端最低气温-1℃,无霜期年平均305天;海拔1200米以下热谷地区,年平均气温21.8℃,极端最高气温38.5℃,极端最低气温4℃。境内年平均降水量125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9月。
 
=水文=
木城彝族傈僳族乡境内河道属怒江大流域,怒江从芦根河口流入乡境,由万马河口流出芒市中山乡,河道长19.7千米,为中缅国界线。境内有芦根河、公养河、中涨河、万马河4条主要支流汇入怒江,全长86千米,流域面积388平方千米。
 
=自然灾害=
木城彝族傈僳族乡主要[[自然灾害]]有地震、旱涝、风灾、[[冰雹]]、滑坡、泥石流等。主要滑坡体位于中涨河流域,滑坡带分属鱼塘垭口村弓背山组、老满坡组麦地垭口组1976年龙陵发生7级大地震,中涨河两边山体受损,滑坡面逐步扩大而无法控制,致使整个中涨河流域两面出现大面积滑坡,滑坡造成中涨河泥石流泛滥,对下游山体的冲刷,导致弓背山寨子东、南两面山体严重受损,促成弓背山滑坡体的形成。
 
=自然资源=
木城彝族傈僳族乡境内已探明弛下矿藏有铜、金、钼、锡、铅锌、[[石灰石]]、黄龙玉等,矿藏储量不明,尚未开采,[[森林]]资源主要树种有云南松、杂木林、西南桦、旱冬瓜等,活立木蓄积量94万立方米。
 
=人口=
2011年末,木城彝族傈僳族乡总人口8991人。另有流动人口33人,总人口中,男性4965人,占55.2%;女性4026人,占44.8%;14岁以下1438人,占16%;15—64岁4945人,占55%;65岁以上2608人,占29%。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5560人,占61.8%;有彝、傈僳、傣、景颇、回5个少数民族,共3431人,占38.2%。超过800人的少数民族有彝、傈僳2个民族,其中彝族2452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1.5%;[[傈僳族]]898人,占26.1%。2011年,人口出生率11.79‰,人口死亡率5.08‰,人口自然增长率6.7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8.39人。
截至2019年末,木城彝族傈僳族乡户籍人口为946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木城彝族傈僳族乡完成财政总收入1057万元,比上年增长29.3%,地方一般预算收入313万元,比上年增长29.3%。[[农民]]人均纯收入3858元。
2019年,木城彝族傈僳族乡有工业企业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9个。
 
===农业===
2011年,木城彝族傈僳族乡实现农业总产值1亿元,比上年增长4.9%。
木城彝族傈僳族乡粮食作物以[[小稻]]、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4986吨,其中水稻1912吨,小麦93吨,玉米2212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甘蔗、烤烟、茶叶、[[咖啡]]、蔬菜等。2011年,甘蔗产量3.8万吨;烤烟产量632吨;茶叶产量190吨;咖啡产量107吨;蔬菜种植面积3099亩,产量2354吨。
木城彝族傈僳族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大牲畜、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年末存栏1.6万头,出栏6804头;羊年末存栏9850只,出栏6488只;大牲畜年末存栏4492头,出栏162头;家禽年末存栏3.3万羽,出栏5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1070吨;畜牧业总产值2903.万元。截至2011年末,累计造林8980亩。
2011年,木城彝族傈僳族乡农业机械4904台(辆);名优特农产品有甘蔗、烤烟、咖啡、石斛;绿色环保农产品有木薯、芭蕉、南瓜、木瓜。
 
===工业===
木城彝族傈僳族乡形成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50万元,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1.72%。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木城彝族傈僳族乡有小学5所,在校生645人,专任教师5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378人,专任教师3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教育经费达544.4万元。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木城彝族傈僳族乡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室5个,村民小组党群文化活动室7个;民间文艺队伍3支,会员100多人。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人。2011年末,“村村通”用户505户,有线电视用户291户;有线电视覆盖率13%,村村通电视覆盖率23%。
2011年末,木城彝族傈僳族乡有体育场地10处,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人。每年定期举办的体育活动有职工体育运动会、学生冬运会。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1200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木城彝族傈僳族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6个,其中乡卫生院1所,村卫生室5个;病床1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1.1张,[[固定资产]]总值14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8人,其中执业医师1人,执业助理医师2人,注册护士3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0.9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1550人次。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250/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6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8620人,参合率100%;孕产妇死亡率为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8‰、0、0。
 
===社会保障===
2011年,木城彝族傈僳族乡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9户,人数106人,支出21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661户,人数2229人,支出182万元;城市医疗救助160人次,支出27.6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620人次,支出198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0人,抚恤事业费支出9万元。有敬老院1家,床位2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0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8000人,参保率98%。
=参考来源=
[[Category: 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
61,824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