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乌什县依麻木镇国家通用语言小学」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無差異)

於 2024年5月27日 (一) 12:13 的最新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烏什縣依麻木鎮國家通用語言小學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烏什縣依麻木鎮。2020年11月20日,獲評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1]。2021年11月22日,烏什縣依麻木鎮國家通用語言小學被擬命名為第九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並予以公示。2022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烏什縣依麻木鎮國家通用語言小學被授予2021年度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

校園資訊

全國人大代表、新疆烏什縣依麻木鎮國家通用語言小學校長庫爾班·尼亞孜:用好新技術 推廣普通話

「這個字應該增加一張圖片,這樣農牧民就更好理解了。」「這個字的組詞和造句應該更加貼近農牧民的生活實際,就用他們身邊的事物造句,他們學起來就會有親切感……」2月19日,記者見到全國人大代表、新疆烏什縣依麻木鎮國家通用語言小學校長庫爾班·尼亞孜的時候,他正在「全國人大代表庫爾班·尼亞孜工作室」忙着指導軟件開發人員,修改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軟件方案。

「最近我都在忙這個事,想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和數字化等途徑,創新青壯年農牧民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新路徑和新方法,補上傳統農牧民培訓模式中的短板。」庫爾班·尼亞孜對記者說。

庫爾班·尼亞孜說:「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在辦好學校的同時,我要把20年辦學過程中積累下來的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學習方法,從學生身上『移植』到青壯年農牧民身上,讓更多農牧民學會並用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讓更多人掌握打開世界的鑰匙。」

2023年,庫爾班·尼亞孜與新疆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合作,採用「線下集中培訓+線上學習和訓練+寓教於樂」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對青壯年勞動力進行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育,藉助信息化手段和網絡平台,提高青壯年勞動力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意識和能力。雙方合作開發的智能學習軟件從2023年6月運行以來,在全疆已有87萬名農牧民下載註冊,成為他們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好幫手。

庫爾班·尼亞孜說,傳統的農牧民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側重於讀和寫。其實,絕大多數農牧民在以前的學校教育中學習過簡單的詞彙,但沒有解決開口說的問題。

「青壯年農牧民學習國家通用語言不願意說出來,主要原因是怕說錯,怕說不好,缺少說普通話的自信心。」庫爾班·尼亞孜抓住這個癥結所在,於2023年在新疆阿克蘇地區溫宿縣依希來木其鄉,開設了農民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班,首批招收了40名農民學員,由他授課。該培訓班沿用烏什縣依麻木鎮國家通用語言小學的優秀管理模式[2],提倡生活化、場景化和娛樂化的學習方法。

「大聲喊出來一個詞和一個句子,直到能把一個句子順暢地說出來,這樣重複幾遍,就能解決自信心缺乏的問題。」庫爾班·尼亞孜介紹。

「我過去不會說普通話,只會幾個詞,參加農民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班後,用了一個月時間,我說普通話的時候就敢張嘴了。」31歲的阿米娜是依希來木其鄉二村二組農民,她如今能用比較流利的普通話交流了。

庫爾班·尼亞孜告訴記者,像阿米娜這樣一個月就基本學會說普通話的農民還有很多,從去年到目前,10次培訓班覆蓋了400多個農民。如今,阿克蘇地區的每個縣市都開設了一個農民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培訓示範班。

「我精選了680個常用字,通過『小手拉大手』的方式,鼓勵中小學生帶動父母學習普通話,每天學習一個字,每天學說一句話,日積月累,說普通話就變得不那麼難了。」庫爾班·尼亞孜說。

庫爾班·尼亞孜還推行「你好工程」,鼓勵農牧民從問候語「你好」開始學習說普通話,見到熟人或者陌生人都可以開口說「你好」,這樣的方法增大了農牧民說普通話的膽量。他還編寫普通話兒歌,供農民學員傳唱。

「我的目標不僅僅是教授農牧民學習好語言,更重要的是讓農牧民學習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從而切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庫爾班·尼亞孜說。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