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乐清市北白象镇第七小学”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 '''乐清市北白象镇第七小学'''坐落于北白象镇瑞里村(十里),由民国孝廉高谊先生创办于1913年,初名乐清县西河国民学…”)
 
 
第1行: 第1行: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pic.quanjing.com/kz/6c/QJ6829608369.jpg?x-oss-process=style/350h width="300"></center>
 +
<small>[https://m.quanjing.com/tupian/xiaoxuejiaoyuan%7C6.html 来自 全景视觉网 的图片]</small>
 +
|}
  
 
'''乐清市北白象镇第七小学'''坐落于北白象镇瑞里村(十里),由民国孝廉高谊先生创办于1913年,初名乐清县西河国民学校。初办时,学校聘请朱复真教国文,戈公博教英文。其弟子有号称“无双国士”的张淮南,在抗战期间促成国共[[合作]],还有着名外交官郑异以及乐清当地知名人士柯宗悔、刘文中、郑建华等。1949年,解放初期,高谊弟子双庙人、中国汉语大词典主要编写者、[[文化]]和旅游部根土专家高益登为第一任校长。
 
'''乐清市北白象镇第七小学'''坐落于北白象镇瑞里村(十里),由民国孝廉高谊先生创办于1913年,初名乐清县西河国民学校。初办时,学校聘请朱复真教国文,戈公博教英文。其弟子有号称“无双国士”的张淮南,在抗战期间促成国共[[合作]],还有着名外交官郑异以及乐清当地知名人士柯宗悔、刘文中、郑建华等。1949年,解放初期,高谊弟子双庙人、中国汉语大词典主要编写者、[[文化]]和旅游部根土专家高益登为第一任校长。

2024年5月27日 (一) 20:40的最新版本

来自 全景视觉网 的图片

乐清市北白象镇第七小学坐落于北白象镇瑞里村(十里),由民国孝廉高谊先生创办于1913年,初名乐清县西河国民学校。初办时,学校聘请朱复真教国文,戈公博教英文。其弟子有号称“无双国士”的张淮南,在抗战期间促成国共合作,还有着名外交官郑异以及乐清当地知名人士柯宗悔、刘文中、郑建华等。1949年,解放初期,高谊弟子双庙人、中国汉语大词典主要编写者、文化和旅游部根土专家高益登为第一任校长。

一、学校简介

几经变迁,学校于2003年8月末,撤并所属七小——瑞里小学,迁入北白象镇瑞里村象石公路东首的新校区(原茗屿中心小学)。学校选址合理,交通便利、安全舒适,校园整体布局合理、环境美丽整洁。校园内教学楼、办公楼、生活楼(餐厅、宿舍)、运动场所及一系列基础配套设施都已一应俱全,并分区设置,便于使用和管理。

二、师资力量

学校全片三个校区中心校、白鹭屿校区、高岙校区,共有班级51个,在编教师96人,学生1996人。其中,中心校区现有班级28个,学生1214人,在编教师66人,专任教师63人,取得大学以上学历的有65人,教师中有高级职称4人、一级职称教师36人,共占60.6%,乐清市级以上骨干教师[1]23人,占34.8%。学校的领导班子、教师队伍平均年龄35岁不到,以青年教师为主,是支年轻有为、富有生机和活力、奋发图强的队伍。

三、办学理念

一所学校,只有让学生的每一步发展得到保障,学生的成才才能得到保障。只有让教学每一环节的质量得到保障,教学最终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教育就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学校对校训、校风、教风[2]、学风等进行了重新定义,确定了“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束光”的儿童观,提出了学校核心办学理念为:“让我们一起出彩”,并把这一核心理念凝炼为学校教育哲学——七彩教育。七彩教育就是尊重孩子的个性,开发人的潜能,满足人的需求,让每一个生命个体都能发出耀眼光芒,人人都有出彩机会,享受到教育的成功、快乐和幸福。办学理念:让我们一起出彩校训:立德树人 博学多能校风:博学笃行 教学相长教风:勤奋创新 为人师表学风:乐学勤学 多彩发展办学目标:营造书香型校园,打造科研型教师,培养情智型学生,做有温度的教育。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成为“健康生活、自律自强、勤奋好学、多才多艺”的出彩少年。

四、课程理念

几年来,经历探索和摸索,学校领导班子提出了“建设七彩学校、实施多彩管理、成就七彩教师、培养出彩少年、开发彩虹课程、打造精彩课堂、创建七彩家庭”的办学思路,传承经典,立德启智,提高未来一代人的核心素养。

学校课程多元化。学校的彩虹课程就像彩虹折射出七彩斑斓的光芒一样,满足不同孩子对不同课程的需求,使每一个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师生一起出彩。我们的“彩虹课程”,将给予学生多元发展的学校课程体系,为孩子们描绘属于自己的七彩童年梦提供坚实、全面、多元的课程支撑。

五、育人文化

德育工作管理常态化。我校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突出学生优秀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通过四个阵地(升旗、黑板报、主题队会、实践基地)和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坚持学校教育系列化和社会教育经常化,致力于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型的七彩德育体系。我校以“七色活动”为载体来浸润学生快乐的童年,将色彩元素有机地融进主题德育课堂中,逐步形成了七大系列:红色爱国教育、橙色理想信念教育、黄色爱劳动教育、绿色科技环保教育、青色礼仪教育、蓝色健康教育、紫色才艺教育。开展七彩纷呈的体验活动,把各类教育融进学生精神成长的河流中。

“文化既是精神的,也是物质的。”学校力争“使每一面墙会说话,让每处环境能育人”。大队部、德育处在校门口围墙一带,设置铁艺窗,对外展出学生一年来的德育活动。教学楼每一个楼层都有不同的定位,一楼层面定位 “风采”,展示学校办学理念;二楼层面定位“悦读”,展示推荐书目;三楼层面定位“休闲”,展示“七彩童年书画社”优秀作品;四楼层面定位“互动”,打造成学生课外实践及手工制作功能展示区。坚持少一些口号式的理念,让每个角落都会说话。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