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于都中学初中部」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p6.itc.cn/q_70/images03/20230422/260cc55174ed49cfaae0922559bb7f74.jpeg width="30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669254994_121123832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于都中学初中部'''学校在抓[[教育]]、教学等各项管理工作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荣、生以成才为志”的教育思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宗旨;“以人为本、以质立校、以德立人,以身立教”的办学理念;“依法治校、以德治校,专家治校”的管理理念。树立“崇文、炼能、励志、乐进”的校训;“[[和谐]]、有序、昂扬、向上”的校风<ref>[http://zenghuino1.blog.sohu.com/145981535.html 校风建设主要是靠自我约束],搜狐博客,2010-03-13</ref>;“敬业、严谨、[[博学]]、善导”的教风;“勤学、好问、善思、苦练”的学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ref>[https://www.sohu.com/a/428383066_120822339 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是什么?],搜狐,2020-10-30</ref>。==参考文献==
 
'''于都中学初中部'''学校在抓[[教育]]、教学等各项管理工作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荣、生以成才为志”的教育思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学宗旨;“以人为本、以质立校、以德立人,以身立教”的办学理念;“依法治校、以德治校,专家治校”的管理理念。树立“崇文、炼能、励志、乐进”的校训;“[[和谐]]、有序、昂扬、向上”的校风<ref>[http://zenghuino1.blog.sohu.com/145981535.html 校风建设主要是靠自我约束],搜狐博客,2010-03-13</ref>;“敬业、严谨、[[博学]]、善导”的教风;“勤学、好问、善思、苦练”的学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ref>[https://www.sohu.com/a/428383066_120822339 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是什么?],搜狐,2020-10-30</ref>。==参考文献==

於 2024年5月25日 (六) 07:52 的最新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於都中學初中部學校在抓教育、教學等各項管理工作中,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以「校以育人為本,師以敬業為榮、生以成才為志」的教育思想,「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教學宗旨;「以人為本、以質立校、以德立人,以身立教」的辦學理念;「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專家治校」的管理理念。樹立「崇文、煉能、勵志、樂進」的校訓;「和諧、有序、昂揚、向上」的校風[1];「敬業、嚴謹、博學、善導」的教風;「勤學、好問、善思、苦練」的學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2]。==參考文獻==

校園諮詢

於都中學初中部開展心理拓展活動

1月9日,於都中學初中部開展「巧妙釋放壓力 快樂迎接考試」心理拓展活動,學生在搭肩拍手、動力圈、球行萬里等活動中釋放學習壓力,緩解了緊張焦慮情緒,增強學習自信心。

於都中學初中部:減壓賦能 從「心」開始

「不要緊張,不要灰心,不要着急,吸口氣。」在心理減壓活動現場,原本緊張導致手腳有點失調的某同學,在老師的引導下,順利地把手中的球兒傳到了下一截U型彩色管道。同學們不斷地拆分、組合管道,搭起「球行萬里」的道路。場面氣氛輕鬆、活躍。

於都中學初中部心理諮詢室老師介紹,考試結束後,有的學生會出現情緒問題,如擔憂成績、情緒低落、放縱迷茫等「考後綜合症」。為幫助學生調整情緒、平衡心態,心理諮詢室聯合體藝組開展減壓賦能拓展活動,幫助學生緩解「考後綜合症」。

「考試結束後,對學生的心理疏導極為重要。」於都中學初中部校長黃髮福表示,一次考試只是一次經歷,成績不能決定一切。要積極接納學生的負面情緒,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引導學生調整心態,積極面對未來。我們希望家長創造溫馨、寬鬆的氛圍,了解孩子考試後的情緒變化,傾聽孩子的心聲,善於發現並讚美孩子的點滴進步,在孩子遭遇挫折時能給予安慰與支持,真誠地與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溝通橋樑

據了解,於都中學初中部創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思路,注重考後心理疏導,並將音樂、美術、體育教師加入隊伍中形成心理健康工作「1+N」導師制,推動心理健康工作的全員化和全程化,給學生提供全方位陪伴式的關懷與成長指導,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