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协调研究”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协调研究'''》,杨兆廷,马彦丽 著 著,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成立于1956…”)
 
 
第1行: 第1行: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www0.kfzimg.com/G06/M00/88/2B/p4YBAFqd8BiAHRufAABXoldTLxo267_s.jpg width="260"></center>
 +
<small>[https://www0.kfzimg.com/G06/M00/88/2B/p4YBAFqd8BiAHRufAABXoldTLxo267_s.jpg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small>
 +
|}
 +
 
 《'''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协调研究'''》,杨兆廷,马彦丽 著 著,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协调研究'''》,杨兆廷,马彦丽 著 著,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24年5月24日 (五) 09:35的最新版本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

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协调研究》,杨兆廷,马彦丽 著 著,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

中国金融出版社成立于1956年5月,直属中国人民银行管理,是以出版金融类图书、期刊、音像电子制品为主的专业出版社[1]。目前每年出版新书500余种,已形成理论类、实务类、教材类、引进类等多种类别、特色鲜明的图书体系[2]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引入农村金融有效供给和农村金融有效需求的概念,并给予了明确的定义;从增加农村金融有效供给和提升农村金融有效需求两个方面出发,探讨实现农村金融供求协调的路径;探讨大型商业银行和农村小型金融组织在农村金融市场的优势互补和合作路径;探讨农村金融需求提升路径及农村合作组织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生产与组织方式的创新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于丰富农村金融理论和指导中国农村金融实践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2 概念界定

1.2.1 农村金融

1.2.2 农村金融(信贷)有效供给

1.2.3 农村金融(信贷)有效需求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篇章结构

1.3.4 研究方法

1.3.5 创新与不足

农村金融基础篇

2 农村金融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

2.1.1 金融与经济增长

2.1.2 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

2.1.3 金融约束理论

2.2 农村金融供给理论

2.2.1 农业信贷补贴论

2.2.2 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2.2.3 不完全竞争市场论

2.2.4评价

2.3 我国农村金融问题研究

2.3.1 农村金融供给研究

2.3.2 农村金融需求研究

2.3.3 农村金融供求协调研究

3 农村金融供给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3.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3.1.1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分析

3.1.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3.1.3 实证分析

3.2 农村金融机构收缩对农村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3.2.1 农村金融机构收缩及研究背景

3.2.2 金融机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文献综述

3.2.3 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村经济增长全样本、跨时、跨区域实证分析

3.2.4 结论

农村金融现状篇

4 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体系

4.1 中国农村金融体制的发展和改革历程

4.1.1 阶段:恢复期(1979—1984年)

4.1.2 第二阶段:改革拓展期(1984--1996年)

4.1.3 第三阶段:收缩调整期(1996--2002年)

4.1.4 第四阶段:改革深化期(2003年至今)

4.1.5 当前中国农村金融供给体系

4.2 农村正规金融的构成

4.2.1 传统的银行类农村金融机构

4.2.2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4.2.3 农业保险公司

4.3 农村非正规金融的构成

4.3.1 民间自由借贷

4.3.2 合会

……

农村金融供给创新篇

农村金融需求提升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