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拉都希氏赤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4年5月20日 (一) 22:47 由 Tlh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前往: 導覽搜尋


拉都希氏赤蛙 分類階層

Animalia 動物界

.Chordata 脊索動物門

..Amphibia 兩生綱

...Anura 無尾目

....Ranidae 赤蛙科

.....Hylarana 水蛙屬

  • 基本資料

學名 Hylarana latouchii (Boulenger, 1899)

地理分佈 拉都希氏赤蛙廣泛分佈於中國南方、香港及台灣。

棲地 經常聚集在水池、稻田、沼澤、流動緩慢的溝渠或溪流鳴叫。


聲音特徵

1.鳴叫時間間隔 3.77±1.632(秒)

2.鳴叫長度 0.726±0.325(秒)

3.主要頻率 2198±59.154(Hz)[1]


成體特徵:

體型:中型扁平,♂4-5cm,♀5-6cm

頭部:頭長大於頭寬,吻端鈍短。上唇白色,口角後的兩團白色頷腺顯著。

背部:紅棕色或棕灰色。

體側:背側褶發達,中央部分最寬厚,後部則斷成小疣粒狀。從吻端沿鼻孔、背側褶下方有黑色縱紋。腹側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黑斑。

皮膚:粗糙,有許多小顆粒,顆粒上有小白刺。

腹部:光滑,淡黃色。

前肢:短,背面有黑色橫紋。指端鈍圓,指間無蹼。掌突發達。

後肢:細長,黑色橫紋明顯。股部內側有黑色斑點及雲斑。趾端略膨大成小吸盤。蹼發達半蹼,有內外蹠突。

第二性徵:雄蛙體型較小,吻端比較尖,有一對咽側下內鳴囊。雄性前臂粗壯,上臂基部有不甚明顯的黑色臂腺。

  1. 拉都希氏赤蛙,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與環境資源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