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边际成本曲线”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 '''边际成本曲线'''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有文化术语。 历史名词是历史上曾出现的事件及事…”)
 
 
第1行: 第1行: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p6.itc.cn/q_70/images03/20221108/7dfa4d09755248ceae30d89272b780f4.jpeg width="35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603877791_121147184/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边际成本曲线'''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有文化术语。
 
'''边际成本曲线'''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有文化术语。

2024年5月23日 (四) 22:32的最新版本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边际成本曲线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有文化术语。

历史名词是历史上曾出现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称[1],例如“禅让”,传说古代实行举荐贤能之人为首领继承人的一种制度,据文献记献:有尧举舜、舜举禹[2]、禹先举皋陶、皋陶死禹又举益等历史故事。

名词解释

边际成本曲线是高于平均总成本曲线,反映边际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就是说,当平均总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时,边际成本必定小于平均总成本。当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上升时,边际成本必定大于平均总成本。当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正好相等时,平均总成本处于最低点。

边际成本曲线的形状

随着产量的不断增加,边际成本先递减后递增,即呈现为一种U形特征

其成U形的原因与可变要素(以下以劳动为例)投入的边际产量先递增后递减相关。

当劳动的投入量较少时,劳动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因此随着劳动的增加,每增加1单位的劳动所带来的产量增量会越来越大,换句话说每增加1单位产量所需要投入的劳动数量会越来越少,这意味着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的劳动成本会越来越低,因此劳动边际成本呈现递减趋势。

但当劳动的投入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劳动的边际产量就开始递减,此时随着劳动的增加,每增加1单位的劳动所带来的产量增量会越来越小,也就是说每增加1单位产量所需要投入的劳动数量会越来越多,这意味着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需的劳动成本会越来越高,因此边际成本呈现递增趋势。

由此可见,正是由于变动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先递增后递减的特征,才导致了边际成本曲线呈现出先递减后递增的U形特征。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长期边际成本曲线的比较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某产量水平上的边际成本等于总成本曲线上该点的斜率。由于总成本曲线的斜率一般是由大变小,又由小变大,所以边际成本曲线也呈U形,其最低点处于总成本曲线上的拐点,因为拐点的斜率最小,由于边际成本说明因单位的产量变化而引起的总成本的变化,所以它只与总变动成本有关,而与总固定成本的大小无关,当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总成本时,平均总成本呈下降趋势;当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总成本时,平均总成本呈上升趋势;当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总成本时,平均总成本处于最低点,也就是说,平均总成本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长期边际成本是指工厂规模变动条件下,厂商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长期总成本,是在长期中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的能使对应于不同生产规模的短期平均成本降至最低点的短期总成本的增加量。

长期边际成本曲线,反映长期边际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比短期边际成本曲线更平缓。穿过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边际成本

边际成本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购买的产品所带来的总成本的增量,边际成本的计算公式为,MC=ΔTC÷ΔQ,其中MC是边际成本,TC是总成本;Q是数量。边际成本与单位平均成本不同,单位平均成本考虑了所有产品的因素,而边际成本不考虑固定成本。

边际成本的作用在于研究企业成本变化的规律,同时配合边际收入的指标计算企业的边际利润,当边际收入大于边际成本时,说明项目是可行的;当边际收入小于边际成本时,说明项目是不可行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