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资本总公式」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资本总公式'''是一个名词术语。 中国汉字的发展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步的一条生动鲜明的脉络<ref>[https://w…”)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21/a01413aa60354f66bb8895f56dccaba8.jpeg width="35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276912863_370385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资本总公式'''是一个名词术语。
 
'''资本总公式'''是一个名词术语。

於 2024年5月22日 (三) 23:59 的最新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資本總公式是一個名詞術語。

中國漢字的發展成為維繫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步的一條生動鮮明的脈絡[1],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着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2]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字體多樣。

名詞解釋

資本總公式即資本的流通公式,資本總公式為:G—W—G'(G'=G+m),W代表商品,G代表作為資本的貨幣,G'代表價值增殖後的貨幣,它表明資本運動的目的是價值增殖。

資本總公式的矛盾

資本總公式的矛盾從形式上看,資本總公式和商品經濟的規律是對立的。因為,按照商品經濟的規律,在商品流通中,商品是按它的價值進行等價交換的,在交換中價值只發生形式的變換,並不發生價值量的改變,不會出現價值的增殖。但是,資本總公式呈現出來的現象卻是資本在流通中確實發生了價值增殖。在流通過程中所出現的這種商品等價交換與價值發生增殖之間的矛盾,就是資本總公式的矛盾。

資本總公式的矛盾的解決

a.解決資本總公式矛盾的條件解決資本總公式的矛盾,關鍵在於闡明價值增殖,以及剩餘價值的產生條件。

剩餘價值不能從流通中產生。這是因為,在商品流通中,如果是等價交換,則商品按價值進行交換,交換雙方都不能得到更多的價值,不能產生出剩餘價值。這樣,剩餘價值似乎是由不等價交換產生的。如果是不等價交換,通過賤買或貴賣,雖然可以使交換的一方占到便宜,可是商品生產者不僅作為賣者而且也要作為買者出現在市場上,他作為賣者或買者得到的,又會在作為買者或賣者時失掉。即使有的商品生產者善於欺騙,既賤買又貴賣,這也只能使個別人發財致富,而不能使所有的商品生產者都獲得剩餘價值。總之,「無論怎樣顛來倒去,結果都是一樣。如果是等價物交換,不產生剩餘價值;如果是非等價物交換,也不產生剩餘價值。流通或商品交換不創造價值。」

剩餘價值不能從流通中產生,但是,離開流通也不能產生剩餘價值。因為在流通之外,商品生產者之間不發生關係,他們只是和自己的商品發生關係。在這種情況下,商品生產者只能以自己的勞動創造出商品的價值,而不能再創造出一份剩餘價值。

綜上所述,剩餘價值的產生,既不在流通領域,又不能離開流通領域,這就是解決資本總公式矛盾的條件。

b.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解決資本總公式的矛盾的關鍵

價值增殖不會發生在貨幣上,因為貨幣無論作為購買手段或支付手段,只是實現它所購買的商品的價值,不會發生價值的增殖。所以,價值增殖只能發生在資本流通過程中間的商品上,但不能發生在商品的價值上,因為在流通中,商品價值只能發生形態變化,而不會自行增殖。因此,價值增殖一定發生在商品的使用價值上,就是說,貨幣所有者必須在市場上購買到一種特殊的商品,這種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價值,通過對它的使用能創造出比自身價值更大的價值,即創造出剩餘價值。這種特殊的商品就是勞動力。勞動力成為商品,是解決資本總公式的矛盾的關鍵,從而也是貨幣轉化為資本的關鍵。

勞動力商品

像任何商品一樣,勞動力商品也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但是,勞動力是特殊的商品,它的價值和使用價值具有不同於普通商品的特點。

勞動力商品的價值包括三個部分:

(1)維持勞動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2)維持勞動者家屬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價值;

(3)勞動者接受教育和訓練所支出的費用。

由於勞動力價值的構成包含歷史和道德的因素,在不同的國家或在同一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勞動者所必需的生活資料的數量和構成是有區別的;所以勞動力價值的最低界限是由生活上不可缺少的生活資料的價值決定的。一旦勞動力價值降低到這個界限以下,勞動力就只能在萎縮的狀態下維持。

勞動力商品的使用價值是勞動。它的使用價值是價值的源泉,它在消費過程中能夠創造新的價值,且這一新價值大於勞動力自身價值。

正是由於這一特點,貨幣所有者購買到勞動力以後,在消費過程中,不僅能夠收回他在購買這種商品時支付的價值,還能得到一個增殖的價值即剩餘價值。而一旦貨幣購買的勞動力帶來剩餘價值,貨幣也就變成了資本。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