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无形资产组合」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无形资产组合'''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有文化术语。 历史名词是历史上曾出现的事件及事…”)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112/afefbc32bbb74f798c2531a290ee9d56.jpeg width="35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366385552_267316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无形资产组合'''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有文化术语。
 
'''无形资产组合'''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专有文化术语。

於 2024年5月17日 (五) 22:35 的最新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無形資產組合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專有文化術語。

歷史名詞是歷史上曾出現的事件及事物的名稱[1],例如「禪讓」,傳說古代實行舉薦賢能之人為首領繼承人的一種制度,據文獻記獻:有堯舉舜、舜舉禹[2]、禹先舉皋陶、皋陶死禹又舉益等歷史故事。

名詞解釋

無形資產組合是指一系列具有互補作用或者能夠共同發揮作用的無形資產,按照特定目的或者要求組成的能實現某種特定功能或者滿足某業務單元要求的集合。

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等稱為無形資產。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

無形資產是一個在會計學、經濟學、資產評估等學科和專業領域均被廣泛使用的概念。我國資產評估準則《資產評估執業準則--無形資產》(中評協〔2017〕37號)將無形資產定義為特定主體擁有或者控制的,不具有實物形態,能持續發揮作用並且能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

《國際評估準則》將無形資產定義為「一種能通過經濟屬性來證明其自身價值的非貨幣性資產。它不具有實物形態,但能為所有者產生經濟利益」。包括營銷相關類、客戶或供應商相關類、技術相關類、藝術相關類等可辨認無形資產和商譽這一不可辨認無形資產。

無形資產在使用和形成過程中具有不同於有形資產的特徵:

①非實體性,一方面無形資產沒有人們感官可感觸的物質形態,只能從觀念上感覺它。它或者表現為人們心目中的一種形象,或者以特許權形式表現為社會關係範疇;另一方面,它在使用過程中沒有有形損耗,報廢時也無殘值。

②壟斷性。無形資產的壟斷性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有些無形資產在法律制度的保護下,禁止非持有人無償地取得;排斥他人的非法競爭。如專利權、商標權等;有些無形資產的獨占權雖不受法律保護,但只要能確保密秘不泄露於外界,實際上也能獨占,如專有技術,秘決等;還有些無形資產不能與企業整體分離,除非整個企業產權轉讓,否則別人無法獲得,如商業信譽。

③不確定性。一方面,無形資產的有效期受技術進步和市場變化的影響很難準確確定;另一方面,由於有效期不穩定。

④共享性。是指無形資產有償轉讓後,可以由幾個主體同時共有,而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不可能同時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企業中使用,例如,商標權受讓企業可以使用,同時出讓企業也可以使用。

⑤高效性。無形資產能給企業事業遠遠高於其成本的經濟效益。企業無形資產越豐富,則其獲利能力越強,反之,企業的無形資產短缺,則企業的獲利能力就弱,市場競爭力也就越差。

無形資產可分為可辨認無形資產和不可辨認無形資產。可辨認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專有技術、商標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不可辨認無形資產是指商譽。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