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国民经济结构」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 '''国民经济结构'''是一个名词术语。 中国汉字的发展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步的一条生动鲜明的脉络<ref>[https:…”)
 
 
行 1: 行 1: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q6.itc.cn/q_70/images03/20240514/4d0dd30f96924347b4b6eb667892b201.png width="35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778677243_614277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国民经济结构'''是一个名词术语。
 
'''国民经济结构'''是一个名词术语。

於 2024年5月14日 (二) 23:44 的最新修訂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國民經濟結構是一個名詞術語。

中國漢字的發展成為維繫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步的一條生動鮮明的脈絡[1],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着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2]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字體多樣。

名詞解釋

國民經濟結構是指一國國民經濟中各個領域、各個部門、各個地區和各種經濟成分之間的對比關係和結合狀況。

國民經濟結構的內容

國民經濟結構的內容可分為部門結構、產業結構、地區結構、所有制結構等。

1.部門結構

國民經濟可分為物質生產領域和非物質生產領域。物質生產領域由農業、工業、建築業、運輸業、郵電業和作為生產過程在流通領域內繼續的商業等物質生產部門所構成。非物質生產領域由財政、金融、文化、教育、衛生保健、生活服務、行政管理等部門所構成。所有這些部門之間的對比關係和結合狀況形成國民經濟中的部門結構。物質生產領域和非物質生產領域的對比關係和結合狀況,是國民經濟結構的基本方面。

前者是後者賴以存在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而後者的發展狀況則對前者的發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或者促進其發展,或者阻礙其發展。隨着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在社會勞動分配的比例中,非物質生產領域的比重日益增加。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更加提高了非物質生產領域,特別是其中的科學和教育部門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2.產業結構

在按三次產業劃分國民經濟部門時,指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之間以及三次產業內部各產業部門之間的對比關係和結合狀況。產業結構一詞有時也專指物質生產部門之間的對比關係和結合狀況。如輕工業、重工業、農業之間,工業、農業與運輸業之間,原材料工業與加工工業之間,農、林、牧、副、漁之間的對比關係和結合狀況。

3.地區結構

一國內各個地區之間的經濟比例和結合狀況,是國民經濟結構的又一重要方面。由於自然狀況和社會歷史原因(人口數量、文化、教育、民族傳統、社會制度等),各地區在經濟發展水平、生產的部門結構等方面都會存在差異,從而形成各地區之間不同的經濟比例和結合狀況。一國國民經濟的地區間的結構同該國的社會經濟制度也有一定的關係。國民經濟的地區結構,對於大國和多民族的國家來說,具有重要的政治和經濟意義。

4.所有制結構

一國內各種經濟成分的對比關係和結合狀況,也是國民經濟結構的重要方面。在一些國家的國民經濟中往往存在着一種以上的經濟成分,除了占主導地位的經濟成分以外,還存在着其他經濟成分,甚至殘留着以往歷史時代的早已過時的經濟成分。例如,資本主義國家裡不僅有占主導地位的資本主義經濟,還存在着小商品經濟。在社會主義國家裡,除了占主導地位的全民所有制經濟和集體所有制經濟以外,還存在着勞動者個體所有制經濟,以及私營經濟和國家資本主義經濟。在一個國家裡同時存在的各種經濟成分是建立在不同的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基礎之上的經濟形式。它們之間的對比關係和結合狀況,反映着一國社會經濟制度的狀況。

國民經濟

國民經濟是指一個現代國家範圍內各社會生產部門、流通部門和其他經濟部門所構成的互相聯繫的總體。工業、農業、建築業、運輸業、郵電業、商業、對外貿易、服務業、城市公用事業等,都是國民經濟的組成部分。隨着生產社會化的發展,國民經濟各部分之間的聯繫越來越密切。科學技術事業、文化事業、教育事業、衛生保健事業等,雖然本身不是經濟部門,但是它們的存在和發展同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發展有着密切的聯繫,所以社會主義國家往往也將它們包括在國民經濟計劃的範圍之內。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