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名义价格粘性”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创建页面,内容为“ '''名义价格粘性'''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为什么汉字是方块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考证,但从古人观察世界的…”)
 
 
第1行: 第1行: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center><img src=https://p8.itc.cn/q_70/images03/20221110/2422da29e11044d485b0212351d3f0b6.jpeg width="350"></center>
 +
<small>[https://www.sohu.com/a/604507975_121128953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
  
 
'''名义价格粘性'''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名义价格粘性'''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2024年5月12日 (日) 08:36的最新版本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名义价格粘性是中国的一个科技名词。

为什么汉字是方块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考证,但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窥见一斑。《淮南子·览冥训[1]》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2]”,地是方形的,而且在这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

名词解释

名义价格粘性指名义价格不能按照名义需求的变动而相应地变化。实际价格粘性是指各类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比有粘性。

名义价格粘性论

名义价格粘性论包括:

1、菜单成本论:又叫成本的价格调整论。该理论认为,经济中有一定垄断力的厂商是价格的决定者,能够选择价格。菜单成本的存在阻碍了厂商调整价格。菜单成本指调整价格时所花费的成本,它包括:研究和确定新价格的成本、重新编印价目表的成本、通知销售点更换价格标签的成本等。有些机会成本也叫做菜单成本。菜单成本的存在使得名义价格水平有了粘性。

2、交错调整价格论:信息的不完备和信息成本使得厂商必须选择一种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信息量的方式做出价格决策。这种方式就是交错调整价格。

粘性概述

粘性为经济学中的一个广泛使用的概念,用来表示某一种变量变化较为缓慢。

较为典型的为“价格僵固”(英文:Sticky Prices),在个体经济学中指在动态的竞争市场模型下,由于市场压力等因素,其产品价格和工资仍然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其包括菜单成本、货币幻觉、不完全信息和公平性考虑等原因。

在总体经济学中,粘性价格可以用于解释为什么市场在短期内难以达到平衡。

价格僵固使产品的价格不能随着经济而立刻变化到达新帕累托最优,并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市场失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