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过永宁高座二寺”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center><img src=http://img.aiimg.com/uploads/allimg/210622/263915-2106220H156.jpg width="320"></center>
+
|<center><img src=https://www.keaitupian.cn/cjpic/frombd/2/253/1801486224/3641436152.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www.aiimg.com/psd/202106/136853.html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small>[https://www.keaitupian.cn/touxiang/48401_2.html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2024年5月5日 (日) 09:57的最新版本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过永宁高座二寺》是一首古诗,古诗是古代汉族诗歌的泛称。

古诗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从格律上看,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以唐朝为界限,以前诗歌均为古体诗,其后,古体诗渐渐式微,逐渐消亡。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从《诗经[1]到南北朝的庾信,都算是古体诗,但唐代之后的诗歌不一定都算近体诗,具体在于格律声韵之分。

翻开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可以看到一行行熠熠生辉的灿烂文字,打开中华民族的艺术宝库,眼前呈现出一颗颗光彩夺目的璀璨明珠,这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和精华—古诗词。

过永宁高座二寺

基本含义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如今诗歌按照不同的表现形式分为白话诗和旧体诗词,白话诗更多称为新诗或自由诗,但"诗词"连称时一般指旧体格律诗、词。

"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继承和发展传统诗词是中华文化的需要,诗词在传统形式中的情味意味韵味更能使人接受,它是汉语特有魅力和功能,这是其它任何语言所没有和不能的,也是任何语言翻译不了的。因此传统诗词文化是世界文学史上最独特表现形式和文学遗产[2]"。

参考文献

  1. 十首《诗经》名篇,惊艳了三千年的时光 ,搜狐,2023-07-12
  2. 读 诗,搜狐,20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