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206.12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PQ-17船團 的原始碼
←
PQ-17船團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PQ-17船團'''<br><img src="https://www.itsfun.com.tw/cacheimg/ce/b3/0e903fa20174eeebcffaec3ea346.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itsfun.com.tw/%E8%88%8D%E7%88%BE%E6%B5%B7%E8%BB%8D%E4%B8%8A%E5%B0%87%E8%99%9F/wiki-9816302-6064291 圖片來自華人百科]</small> |} '''PQ-17船團'''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北冰洋戰區中的[[同盟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援助[[蘇聯]]物資的一支船團,PQ-17船團在1942年7月駛往蘇聯的途中,遭到德國海軍與空軍持續1星期的大規模進攻,船團的34艘船中有22艘沉沒,蘇聯失去的軍物資足以武裝1個軍團,且之後盟軍的北極船隊延到夏季結束才繼續啟航。攻擊行動中,雖然德國水面艦隊發起'''跳馬行動'''([[德语|德語]]:'''Unternehmen Rösselsprung'''),企圖與盟軍直接交戰,但因為種種問題而沒有接戰,大部份的商船是由[[潛艇]]和[[固定翼飛機|飛機]]所擊沉,水面艦則僅有作為[[存在艦隊]]<ref>[http://www.acewings.com/cobrachen/forum/topic.asp?TOPIC_ID=5701 存在艦隊],acewings.com</ref> 的影響力。 == 背景 == 隨著[[巴巴羅薩作戰|德國進攻蘇聯]]後,蘇聯許多領土皆落入德軍之手,紅軍開戰前建立的軍事力量有67%被殲滅,大部分的工業中心均遷往[[乌拉尔山脉|烏拉山]]地區,但恢復生產需要一段時間,蘇聯便向[[英國]]和[[美國]]要求迫切的軍事援助。在1941年10月[[馬克思·艾特肯|弗布魯克]]-[[W·埃夫里尔·哈里曼|哈里曼]]英美代表團訪問了[[莫斯科]]後,盟軍同意了將一系列軍援物資送往蘇聯。最直接的方式進行這些物資是由[[北角 (挪威)|北角]]海域,通過[[北冰洋|北極海]],抵達[[摩爾曼斯克]]和[[阿尔汉格尔斯克]]的港口。在盟國該協議中,蘇聯負責接收在英美港口裝載物資的船隻,但由於沒有足夠的船隻能送往蘇聯,英美兩國開始組建大型的通商船團。由[[英國皇家海軍]]負責提供護航艦隊,美國海軍總司令[[恩斯特·金恩]]也預定派遣[[華盛頓號戰艦 (BB-56)]]和[[胡蜂號航空母艦 (CV-7)|胡蜂號航空母艦]]支援。 1941年早在[[希特勒]]下令防止英國一直重複於在[[挪威]]的突擊行動前(他認為英國一直想破壞德軍在[[威瑟演習作戰]]中所獲得的成果),[[納粹德國海軍|德國海軍]]就已開始去消滅援蘇船團,大量集中海軍力量於挪威北部,其後又因為[[海峽衝刺作戰]],德國海軍於北極地區的力量又加入了3艘主力艦和6艘驅逐艦。此外挪威的地理位置對盟軍的意義來說,不但是有德國空軍與潛艇基地,盟軍在此一帶也沒有空軍基地,十分危險。在相繼被擊毀多艘商船後,盟軍又在繼續擬定下一支護航船團。起初6月因為[[地中海]]戰況危急,[[埃尔温·隆美尔|隆美爾]]元帥率領[[非洲軍團]]持續進攻東部,[[馬爾他]]防禦也快要到極限,實在是難以在從其他地方抽調艦隊來保護北極船團,但德軍在6月28日發起夏季攻勢,目標直指[[史達林格勒]],運往蘇聯的軍備需求更為迫切,史達林要求盟軍得在地中海局勢穩定後儘速讓下一班北極船團啟航。 德國海軍總司令[[埃里希·雷德爾]]認為需要獲得更多的成果來證明海軍艦隊的價值,雖然挪威一帶離北極海船團通航路線極為接近,空軍[[轟炸機]]都能到達,但[[希特勒]]對海軍水面艦隊的消極態度、[[赫爾曼·戈林]]對空軍的權力欲與對蘇作戰的戰爭資源需求,大幅抵銷了德國在該處的優勢。雷德爾計畫要以海軍發起一次大規模的協同攻擊:'''跳馬行動''',給予北極船隊最大的打擊。 == 計畫 == === 德軍兵力 === 雷德爾計畫動用手上所有能使用的船艦來進行這次的行動,將所有船艦分為兩個戰鬥群: * 特倫汗戰鬥群:由海軍上將[[奧托·施尼溫德]](Otto Schniewind)指揮,由[[提尔皮茨号战列舰|鐵必制號戰艦]]、[[希佩爾海軍上將號重巡洋艦]]和5艘驅逐艦所組成。 * 那維克戰鬥群:由海軍中將[[奧斯卡·庫門提茲]](Oskar Kummetz)指揮,由[[席爾上將號重巡洋艦]]、[[呂佐號重巡洋艦]]和5艘驅逐艦所組成。 這是自開戰以來,德國海軍水面艦隊最大規模的攻擊計畫,雷德爾要求空軍只攻擊商船與航空母艦,替船團護航的主力艦則交由鐵必制號和席爾上將號應付,而袖珍戰艦則去攻擊商船。當雷德爾將他的計畫告知希特勒後就被受到反對,希特勒堅持要先摧毀英國航空母艦再讓水面艦出擊,認為戰艦容易被[[艦載機]]擊毀,雷德爾便將計畫修改為:由空軍偵查告知船團行進方向後,戰鬥群隨之埋伏於[[阿丁峽灣]]和[[那維克]],到確認英國本土艦隊無力干預的範圍後,再下令將兩個戰鬥群聚於[[熊島]]以東,攻擊船團,而希特勒同意了此計畫。除了雷德爾的水面艦隊外,該區還有[[卡尔·邓尼茨|鄧尼茲]]的10艘潛艇和約有42架[[He 111轟炸機|He-111]]、102架[[Ju-88]]、30架[[Ju 87俯衝轟炸機|Ju-87]]、15架[[He-115]]和74架[[侦察机|偵察機]],編制為:[[第5航空艦隊 (德國空軍)|第5航空艦隊]]、第405沿岸航空部隊和第405沿岸航空部隊,盟軍護航路線接在德軍領空範圍內,形勢對德軍極為有利。 === 盟軍兵力 === PQ-17船團共有33艘商船(原35艘,一艘在冰島啟航時擱淺,另一艘被浮冰撞損),船團載有297架[[軍機]]、594輛[[坦克]]、4246輛[[卡車]]和[[裝甲車]],共約16萬噸的貨物,而護航兵力編制是: * 第一護衛隊:由[[傑克·布洛姆]]中校指揮,由驅逐艦5艘、掃雷艦3艘、護衛艦4艘、武裝漁船4艘、潛艇2艘所組成。 * 第1巡洋艦隊:由[[路易斯·亨利·凱佩爾·哈米頓|路易斯·哈米頓]]少將指揮,由重巡洋艦4艘:諾福克號、塔斯卡盧薩號、威奇托號、倫敦號、驅逐艦2艘所組成。 * 警戒部隊:自英國本土艦隊抽出部份組成,由[[約翰·克羅寧·托維]]上將指揮,由[[勝利號航空母艦]]、戰艦2艘:約克公爵號、華盛頓號、[[坎柏蘭號重巡洋艦]]、輕巡洋艦2艘:奈及尼亞號、曼徹斯特號、驅逐艦14艘、潛艇艦隊12艘(含荷蘭、蘇聯與他國艦隻) 另外,盟軍位於[[冰岛|冰島]]駐有第120飛行中隊、第210飛行中隊、第240飛行中隊,有[[B-24轟炸機]]和少數水上飛機。 == 過程 == 6月27日PQ-17船團在增加完護航艦隊後從[[冰島]]的[[峽灣]]出發,7月1日時船團被德國潛艇[[U-456]]發現並開始跟蹤。不久德國偵查機[[BV138]]自上空目擊船團,德國岸基飛機開始對船團發出第一波攻擊。德國空軍第一波攻擊規模很小,僅有少量[[He 111轟炸機]],雙方損失也不是很大,德軍損失一架飛機,船團則無損傷。在此時,海軍作戰部已發佈跳馬行動的執行,特洛汗戰鬥群做好了出擊準備。7月3日船團仍無受到損傷,而德國的那維克戰鬥群也做好出擊準備。7月4日,當天一早德軍的攻勢變得更為強烈,1天內擊沉3艘商船,重創一艘,而船團仍持續往東航行。 7月4日晚上英國海軍藉由偵察機發現德國水面艦隊的蹤跡,趕緊對船團發出警告電報。這時英國海軍並未掌握到鐵必制號的行蹤,他們陷入兩種可能的設想,一是由船團護航艦隊迎擊鐵必制號,二是要將船團分散以減少被其擊沉的損失。但鐵必制號如果沒有出擊,分散將會使船團暴露在德國空軍與潛艇的威脅之下,海軍指揮部為了此情勢的判定發生了爭論。 對船團發出的警告電報共有3通,內容分別為「十萬火急,巡洋艦部隊以最高速度向西撤退」、「火急,因敵軍水面艦隊威脅,船團即刻解散,各自前往俄國港口」和「十萬火急,船團立刻解散」,接著第1巡洋艦隊快速的與船團脫離,往西駛去,而第1護衛隊的[[傑克·布洛姆]]因為沒有收到第1通電報,誤判第1巡洋艦隊是要與德國海軍接戰,於是率領其指揮艦隊中的驅逐艦前去支援。 其後由於聽到德國水面艦隊前來接戰,考慮到鐵必制號戰艦與當地德軍所擁有的海空優勢(尤其是空中力量遠超過勝利號航空母艦)和潛艇威脅,以及與船團距離過遠,本土艦隊組成的警戒部隊指揮官在5日一早下達撤回[[斯卡帕湾]]的命令。 現在船團業已分散,失去了群體的保護能力,德國海軍利用了因為英國海軍擔心水面艦隊而分散的結果,開始猛烈攻擊沒有反擊能力的船團,但因為德國海軍懼怕英艦航空母艦對水面艦的打擊能力,也認為沒必要繼續讓艦隊出擊,改將攻擊的角色交給了潛艇與飛機,而在7月6日晚上9點半,下令將鐵必制號、席爾上將號和希佩爾上將號召回港內。 自從進行分散動作,船團損失就大幅增加,光是7月5日1天內就12艘商船被擊沉或無法航行,此外還有1艘油艦無法航行和1艘救難船被擊沉,6日有兩艘商船被擊沉、7日又再兩艘、8日又1艘,從9日深夜到10日又失去兩艘商船,但還是有11艘商船平安抵達了蘇聯港口。PQ17船團共損失22艘商船和153名船員,貨物則損失了430台坦克、210架飛機,3,350輛的車輛,大約10萬噸的物資,足以武裝一個軍團,而德軍的損失只有飛機5架。 == 結果 == 邱吉爾稱這次的結果為:「一場最令人沮喪的海軍事件」,而沒有責怪船團的指揮官。美國原本就對英國不信任出了名的金恩上將則是非常不滿,他要求要將美艦調回[[太平洋]],表示不願意再參與任何由英軍指揮的聯合行動。[[史達林]]則對於船團被擊沉、獲得物資減少一事感到非常不滿,對英美兩國表達強烈抗議,並要求盟國趕緊派遣下一支船團,但盟國鑑於PQ-17船團的損失,重新整頓設計護航體制,下一班的船團PQ-18被延到9月2日才出發;原因除了上述外,此時[[北非戰場]]的[[埃尔温·隆美尔]]又再度發起攻勢,朝[[埃及]]推進,英軍的[[克勞德·奧金萊克]]將其阻擋於[[阿拉曼]],而情勢仍舊危急,馬爾他也是需要立即的支援。 德軍在這一場軍事行動中雖然殲滅不少商船,擊沉多項物資,但並非雷德爾起初所想的計畫—以水面艦接戰,他向希特勒報告:「我們的潛艇和飛機,完全摧毀了最後一隊船團,迫使敵人暫時性的放棄這條航線…」,希特勒卻沒有注意、甚至忽略了這場行動中水面艦隊的角色,影響英軍的行動,並未對它們的存在感到有價值,這個想法到後面也導致下令拆毀艦隊與雷德爾請辭的結果。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590 軍事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PQ-17船團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