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5.195.15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63式装甲输送车 的原始碼
←
63式装甲输送车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63式装甲输送车</big> ''' |- | [[File:装甲输送车.jpg|缩略图|居中|[http://n.sinaimg.cn/mil/crawl/145/w550h395/20180903/G25p-hiqtcan5012162.jpg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d?query=63%E5%BC%8F%E8%A3%85%E7%94%B2%E8%BE%93%E9%80%81%E8%BD%A6&forbidqc=&entityid=&preQuery=&rawQuery=&queryList=&st=&did=10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63式装甲运兵车'''(工厂代号53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型自行设计、生产的履带式装甲输送车,主要用于输送步兵伴随坦克作战。63式履带装甲输送车是简单而可靠的设计,动力舱前置,乘员舱后开门,具有克服江河障碍的浮渡能力。系列衍生车型至1990年代停产,包括衍生车型总产量近8,000辆,有中国的M113之称。截至2010年代仍有相当数量的车辆仍然在[[解放军现役]]。除中国外,并出口到许多其他国家使用。曾参与包括越战、中越战争、两伊战争与海湾战争在内的不少的战役。 =='''基本内容'''== '''中文名''':63式装甲运兵车 '''服役时间''':1964至今 '''研发生产''':北方工业 '''生产日期''':1963年 '''英文名称''':Type 63 Armoured Personnel Carrier '''国家''':[[中国]] '''研发日期''':1958年7月-1963年2月 =='''基本参数'''== 总重 :12.6 吨 装甲厚度、类型:14 毫米,焊接钢板 全长:5.476米 主要武器:59式 12.7 毫米口径机枪 宽度 :2.978米 发动机: 直列6 缸,水冷式柴油发动机 全高: 2.58 米输出功率:320瓦 操作人数: 2人(车长与驾驶) 悬挂系统: 扭力杆 最大行程:500公里 最大速度:65 公里/小时,越野 46 公里/小时 =='''性能'''== 63式履带装甲输送车是简单而可靠的设计,动力舱前置,乘员舱后开门,具有克服江河障碍的浮渡能力。车壳由薄钢板焊接制成,仅正面使用14 毫米厚装甲,能阻挡7.62 亳米口径武器的攻击,对12.7 毫米口径武器的攻击不具防护能力。在车体前部左为驾驶员,右为机电员兼机枪手,车长位于驾驶员后面,通常由车长与驾驶两员操作,能载运13名武装士兵。唯一的自卫武器是安装在车体中心线乘员舱前面一个小舱口的一挺12.7 毫米口径机枪。传动装置为机械式。行走部分有四对单胶轮大直径负重轮,驱动轮在前,采用扭杆式悬挂装置。 =='''研制过程'''== 中国自行设计研制履带式[[装甲输送车]]的任务最初在1958年7月下达,工厂代号58-72(意为 58年7月文件规定研制的第2个项目),基本方案为全封闭乘员舱、可在水上实施浮渡,动力以及传动装置前置,发动机选用从苏联引进的260马力的6150L型液冷6缸柴油机。1959年3月原型车总装完毕。对原型车首个改进是在车首增加浮箱结构以实现浮渡(此改进是原型车与后来量产型号外观上最显著的区别)。1959年5月根据试验中发现的问题开始改进,发动机、变速箱、行走系、操纵系统均展开重新设计,特别改进车辆重心偏前的问题,工厂代号531(根据一机部文件,5代表运输车、3代表水陆运输车、1代表设计序号)。1961年开始对531样车不尽人意之处继续改进设计,工厂代号531A,1963年2月正式定型,为“六三式履带装甲输送车”。<ref>[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09646845990453241&wfr=spider&for=pc 中国63式装甲车,海外赞誉用了三个字,最完美],森林狼, 18-08-24</ref> 开发是在618厂进行,由[[兵器工业部]]和30研究院协助。该设计于1963年完成初步开发,第一批车于1964年开始服役。然而,首批车辆存在严重问题,经过几年进一步修改设计。1970年以后车辆才开始进入广泛服役。北方车辆厂在生产63式的过程中,不断改进产能不断提高,最高整车年产量在1985年达到703辆。 63式履带装甲输送车最初研制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不同于同一时期多数中国的武器系统,不是依靠苏联援助的设计,而是自主开发。1964年开始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服役。北方车辆厂(当时的第一机械工业部618厂,既永定机械厂)曾经大量制造此车,还开发出一系列变型车型。系列衍生车型至1990年代停产,包括衍生车型总产量近8,000辆,有中国的M113之称。截至2010年代仍有相当数量的车辆仍然在解放军现役。除中国外,尚出口到许多其他国家使用。 =='''衍生型号'''== 63式 (531A):定型型号,已装备的200余辆后来全部回厂按后续A531的标准进行改装。 63A式 (A531):量产型号,是63式成熟并大量生产的型号。车载武器由最初的7.62毫米口径机枪改配59式12.7毫米口径机枪,解决北方地区冬季发动机启动困难,改进传动系暴露的缺陷。 63-1式 (B531):加长型,在研制用于122毫米口径自行榴弹炮过程中发现行走部分承受能力不足,将原来4对大直径负重轮改为5对小直径双轮缘载重轮,并加了3对托带轮。1981年设计定型。后来的衍生型85式 (YW531H) 装甲输送车行走部分就是来自B531。 63-2式 (WZ531):为准备1984年国庆阅兵,将外贸车型改进项目对A531进行改进,代号为“WZ531G”(WZ为五机部、装甲车辆的汉语拼音缩写)。1985年换装电台的型号为“WZ531K”。 70式 (WZ302):122毫米口径54-1式[[自行榴弹炮]]。榴弹炮固定在底盘上,只有炮盾用作简单防护。以A531为基型,1970年设计定型,生产了20辆;以B531为基型,1981年设计定型 (70-1),共生产126辆。 70式 (WZ303):19管130毫米口径多管火箭炮发射车。至1977年设计定型,共生产244辆。在1979年对越作战中颇受作战部队好评。 WZ701:装甲指挥车,五组无线电通讯机,发电机。以A531为基型,乘员舱加高拓宽,1979年设计定型,为81式装甲指挥车。用于出口的外贸型号为YW701A/B。 WZ721:装甲通讯中继车。 63式两栖装甲输送车:以A531为基型改装,在车首尾附加船型浮箱结构套件,车尾加装一部外挂式螺旋桨推进器。可胜任渡海登陆作战的任务。 YD801 / 801A:民用森林消防型。以A531为基型。 =='''出口型'''== YW531C或称外贸型63式(1982) - YW为五机部赋予外贸车型的编号,Y代表当时的永定机械厂,W代表外贸。出口版的531系列配许可证生产的德国道依茨320马力BF8L413F风冷8缸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取代原来的液冷发动机。右前方机枪手的位置已被除去。在车体侧板上开有射击口。 YW531D / YW531E或称外贸63C式- 指挥车,加装一组无线电通讯机。修改后的版本只有1而不是2左侧射口。YW531E有一个额外的892式无线电,其他按YW531D标准。 YW701- 出口型WZ701指挥车。根据YW531C并配备了指挥员的机枪炮塔和54式重机枪(12.7×108毫米大口径弹药)。 YW750- 出口型WZ750装甲救护车。根据YW531C并配备了指挥员的机枪炮塔和54式重机枪。 YW304- 82毫米口径自行迫击炮车,配120发迫击炮弹,以YW531C为基型。YW381- 120毫米口径自行迫击炮车,配50发迫击炮弹,以YW531C为基型。 85式装甲输送车- 工厂代号YW531H,沿用YW531C的动力装置,结合63-I式 (B531) 行走部分的 5对小直径双轮缘载重轮,外形上最显著的特点是车体前端修改削尖外形。1988年3月定型。85式装甲输送车也相应开发了多种变型车。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590 軍事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63式装甲输送车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