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9.102.13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4821蘇修特務案 的原始碼
←
4821蘇修特務案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4821蘇修特務案'''<br><img src="https://m1.aboluowang.com/uploadfile/2016/1010/20161010073943415.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hk.aboluowang.com/2016/1010/816638.html 圖片來自aboluowang]</small> |} '''4821苏修特务案''',是[[文革]]期间涉及21位1948年集体留学[[苏联]]的[[中共]]高级干部子女的冤案,文革后获得平反。 ==背景== 1948年初,中共中央决定抽调一批能力突出、政治可靠的青年干部,留学[[苏联]]接受高等教育,培养成技术专家,将来建设中国。派遣工作由[[中共中央东北局]]具体负责。经过筹划,中共中央东北局决定将派遣人员的范围定为[[烈士 (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及高级干部子弟,共21人。这21人是: *[[叶正大]]([[叶挺]]长子) *[[叶正明]](叶挺次子) *[[叶楚梅]]([[叶剑英]]之女) *[[李鹏]]([[李硕勋]]之子) *[[朱忠洪]]([[王稼祥]]义子) *[[任岳 (任铭鼎之女)|任岳]]([[任铭鼎]]之女) *[[任湘]]([[任作民]]之子) *[[江明]]([[高岗]]外甥) *[[刘虎生]]([[刘伯坚]]之子) *[[杨廷藩]]([[杨棋]]之子) *[[萧永定]]([[萧劲光]]之子) *[[邹家华]]([[邹韬奋]]之子) *[[张代侠]]([[张宗适]]之子) *[[林汉雄]](张浩([[林育英]])之子) *[[罗西北]]([[罗亦农]]之子) *[[罗镇涛]]([[罗炳辉]]之女) *[[项苏云]]([[项英]]之女) *[[贺毅]]([[贺晋年]]之子) *[[高毅]]([[高岗]]之子) *[[崔军]]([[崔田夫]]之子) *[[谢绍明]]([[谢子长]]之子) 这21人中,有13人是烈士遗孤;有4人是女性。21人中有19人是中共党员,根据上级要求组成了一个党支部,直属中共中央东北局领导。大家选出谢绍明、李鹏、崔军三人为党支部委员,谢绍明任支部书记,中共党组织又指定谢绍明为带队人。因21人中仅罗西北掌握[[俄语]],所以让罗西北担任翻译并负责与[[苏联共产党]]中央的联络工作。 1948年8月下旬,21人在赴苏联前夕,中共中央东北局在[[哈尔滨]]国际俱乐部召开饯行会,中共中央东北局领导高岗、[[林彪]]、[[陈云]]、[[李富春]]等人出席。在饯行会上,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李富春代表中共党组织讲话,对21人提出了希望及要求,并明确了三条纪律:“其一,必须刻苦学习,圆满完成学业;其二,专业学习,要根据祖国建设的需要选择;其三,留学期间,要集中精力学习,不准谈恋爱。”在讲到第二条纪律时,高岗、林彪要求21人学好技术,不用在苏联学政治、军事,以便在即将结束的内战之后建设国家。 1948年9月2日,21人乘火车从哈尔滨启程赴苏联。1948年9月21日,抵达莫斯科。不久,21人被安排到距离莫斯科300余公里的伊万诺沃补习俄语,直至1949年7月。“4821”党支部在苏联[[伊万诺沃]]期间,向中国国内的中共党组织反映了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Интердом部分中国儿童的情况,某种程度上促成了中共中央决定将这批中国儿童接回国内。此外,“4821”党支部还在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图书馆发现了一批档案,其中有一些罕见照片,有[[长征]]干部写的回忆录,有这些干部在苏联学习时的笔记,还有[[第三国际]]时期档案,“4821”党支部将这一情况反映给中共中央东北局,建议收集整理后运回中国保存。 1949年9月前后,21人分别进入不同大学,选择了专业,开始大学学习。 受[[列宁]]“苏维埃政权加上全国电气化就是共产主义”之语的影响,为将来回国后能把一个大型水电站的勘探、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发电全包下来,李鹏、林汉雄、罗西北、贺毅、崔军一起进入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水电系学习。其中,李鹏、林汉雄学习水轮机、发电机专业,崔军、贺毅学习水工筑坝专业,罗西北学习水能规划、水能利用专业。萧永定晚一年也进入该学院电机系学习。 邹家华、刘虎生、张代侠等人进入莫斯科[[鲍曼工学院]](莫斯科机械学院),这是六年制理工大学。 叶正大、叶正明、朱忠洪等人进入莫斯科航空学院。叶正大、叶正明兄弟选择航空专业,一是考虑新中国成立后将发展航空事业,二是因为1946年[[四八空难]]使他们的父母、弟妹全部丧生。 谢绍明、叶楚梅报考[[莫斯科大学]];杨廷藩、任岳、罗镇涛等人报考莫斯科财经学院(后来任岳转到理工科大学);项苏云报考莫斯科纺织学院;江明报考莫斯科农学院;任湘报考地质学院。 当时[[任弼时]]对前来看望他的任湘、任岳说:“我不主张中国派到苏联的留学生学习政治。因为过去中国到苏联学习政治的人,往往犯教条主义的错误。”“我也不赞成中国派到苏联的留学生学习文科。中国派到苏联的留学生应该学习工科,学习工业。至于具体学习哪一门,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来选择。”因此任湘才由报考莫斯科纺织学院改报莫斯科地质学院,任岳后来由莫斯科财经学院转到理工科大学。 1950年2月17日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馆,正在苏联访问的[[毛泽东]]和[[周恩来]]接见了留苏学生。毛泽东给项苏云、张代侠、任湘、叶正大、林汉雄、崔军等人分别题词:“光明”“努力向前”“开发矿业”“建设中国的强大空军”“我们需要电气建设,希望努力学习”“发展电业”,并给留苏学生集体题词:“[[为人民服务]]”。周恩来给每个人及留苏学生集体的题词均为“艰苦奋斗,努力学习”。为集体题词后,毛泽东在掌声中发表讲话:“我希望你们在留学期间要做到三件事情:第一,要努力学习,学习、掌握建设祖国的真本领;第二,要艰苦奋斗,因为我们的国家还很穷,你们在生活上不要同苏联同学攀比;第三,要锻炼好身体,如果没有好的身体,即使你们学了很多的知识,将来回国以后也不能为祖国的建设服务。” 在21人中,有两人因病未完成学习,他们是谢绍明、叶楚梅。其中,谢绍明抵达苏联后,患上肺病,到1950年被迫中途退学,归国治疗。谢绍明归国前,召集21人开会,传达中共上级组织的指示,并交待工作。经民主选举,李鹏、邹家华、任湘三人当选为支部委员,组成新的支部委员会,由李鹏任支部书记。此后,李鹏又当选为学生会主席。叶楚梅因病情恶化,吐血严重,[[康克清]]<ref>[https://www.sohu.com/a/392973388_100128021 康克清],sohu</ref> 来苏联访问回国时便将病中的叶楚梅带回了中国。此外,高毅1951年底提前回国进入哈尔滨工业大学。 1950年8月至9月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派出的首批留苏学生到达莫斯科,全体留学生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馆留学生管理处管理,“4821”党支部遂解散,与新来的中共党员结合,按照所在的各个学校重新组织了中共党支部,“4821”党支部与中共中央东北局的关系也自此告终。后来,李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苏联大使馆指定担任中国留苏学生会总会主席,并且参加大使馆的留学生党委。 在毕业考试中,21人中完成学业的19人的成绩大多是5分(苏联实行5分制),最差的也是4分,其中罗西北以全部课程5分的优异成绩毕业。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軍政事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4821蘇修特務案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