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03.11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的原始碼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8D8E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香港區議會''' </p> |- |<center><img src="https://imgcdn.cna.com.tw/www/WebPhotos/1024/20191122/1024x768_194052629809.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11220129.aspx 圖片來自cna] </small> |}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後的第三屆[[香港區議會]]選舉,於2007年11月18日舉行。是次選舉重選[[香港十八區]]區議會共405個民選的議席。 == 背景 == 香港的政治情勢在[[200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之後的起了重大變化。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於2005年辭職,由[[香港公務員|公務員]]出身的[[曾蔭權]]繼任特首。[[香港特區政府]]於2005年提出的政制改革被立法會[[泛民主派]]議員否決,但由於[[香港經濟]]在中央政府落實[[自由行]]及銀行推行[[人民幣]]業務而好轉,社會怨氣漸漸得以化解。在2007年3月的[[2007年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選舉|行政長官選舉]]中,[[曾蔭權]]以高民望及[[建制派 (香港)|建制派]]壟斷特首選舉委員會優勢之下,以壓倒性的優勢擊敗[[泛民主派]]支持的對手[[梁家傑]](公民黨)。同年5月,東九政壇出現新格局;民建聯之[[施能熊]]成功擊敗[[林輝]]取得民主黨籍原區議員[[歐玉霞]]離世後遺缺。 同時,部分借助[[七一效應]]而當選的泛民主派區議員,政績並不理想。而2005年[[香港政治制度改革|政改]]失敗,有人認為民主派應負上一定程度的責任;此外,[[選舉管理委員會]]因人口增長而重劃選區,部份重新劃分的區議會選區正是對民主派佔有優勢的選區,使他們選舉策略因選區劃界而打亂。 今次區議會選舉的成敗,對[[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2008年立法會選舉]]有相當的影響,所以各政黨均全力準備今次選舉,期望能夠增加議席。 == 各政黨形勢 == === 建制派 === 上次區議會選舉中,[[民建聯]]因為七一效應,席次大幅滑落。經過了四年的光景,他們漸漸在地區工作中回復元氣。他們期望籍支持曾蔭權政府,以曾蔭權的高民望使他們政黨的選票有所著益,加上一些上次籍七一效應當選的泛民主派議員的工作不太理想。於是他們再次重獲信心,他們希望籍今次選舉,能夠奪回失去的議席,並能夠擴張勢力。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民建聯自2003年區議會選舉大敗後,雖然在[[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2004年立法會選舉]]有所斬獲,但他們加緊在地區工作。在以後的區議會補選中,建制派接連勝出,尤其[[民建聯]]亦有所斬獲。令他們自信民主派漸漸失去人心。2007年,民建聯宣佈黨員突破一萬。他們已派出不少人士到社區服務,對是次選舉充滿信心。儘管黨主席[[馬力 (民建聯主席)|馬力]]的「六四屠城論」引來社會反感,但他們以強大地區網絡在啟業選區戰勝無黨籍民主派人士,使他們更自滿。馬力於8月8日因癌症去世後,他所遺下的立法會席次需要[[2007年香港立法會港島選區補選|補選]]。雖然大多香港島選民,特別是北角一帶的選民都支持民建聯,但因《立法會條例》規定議席懸空時期與任期結束間隔超過四個月,需要在空缺刊憲後120日內進行補選,會在12月2日進行補選,各方陣營除了爭取這個席位以外,還會因此而引發政府刻意冷處理的政改爭論及文化保育的爭論,對支持政府的民建聯來說,將會是一次又一次的打擊,民建聯的區議會席次可能更會被這次的政治風潮所影響。但今次區選證明了民建聯不但沒有受此影響,更成為區議會第一大政黨。 *'''[[香港工會聯合會]]''':工聯會是各大建制派政黨中歷史較長的組織。但工聯會一直不單獨以組織的名義參與選舉,會員大多加入民建聯,以「民建聯+工聯會」的名義參選。但近年漸漸開放,先有2004年[[陳婉嫻]]以工聯會的名義出選後,工聯會的地區幹事們漸漸只使用工聯會的名義進行地區工作。自從民建聯與[[港進聯]]合併後,政策漸漸向工商界靠攏。而工聯會亦因為政策為立足於基層,於是三名立法會議員的投票取向與民建聯不一致。有傳勞工界議員王國興有意參選[[新界西選區]]。加上上次立法會選舉,陳婉嫻在九龍東的得票為五張當選名單之末,未來九龍東的立法會議席將會減少一席,所以是次區議會選舉對工聯會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鞏固地區根基及測試民意的第一步。 *'''[[自由黨 (香港)|自由黨]]''':自由黨在2004年取得兩席地方選區立法會議席後,一直在地方佈局及招兵買馬,招攬一些現任的區議員加入。他們在區議會中的議席,委任議席較多,例如立法會議員[[張宇人]]是[[東區區議會]]委任議員。一些委任議員打算轉跑道到地區參與地區直選。自由黨期望籍今次選舉使他們在地區的根基更鞏固。因為政界一直盛傳,航運交通界立法會議員,內務委員會主席[[劉健儀]]打算到香港島參與地區直選,代替[[范徐麗泰]]的席次及參選立法會主席,這一仗對他們來說,是不容有失的。 *'''[[公民力量 (香港)|公民力量]]''':主要活躍於新界沙田、馬鞍山和將軍澳,成員與民建聯有密切聯繫(如劉江華同時為兩組織成員)。 *'''[[匯賢智庫]]''':儘管匯賢智庫是一智囊組織,由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成立;但匯賢智庫於香港島設立地區事務處,刻意經營中產階級以及公務員選票。葉劉淑儀已經宣佈參與[[2007年香港立法會港島選區補選|補選]],並代表建制派出戰,儘管表面上勝算不高,但他們期望藉區議會選舉測試其支持度,並同時在地方建立據點,使葉劉淑儀再出戰[[2008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增加機會,期望取代不連任的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的席次。 === 泛民主派 === 2007年7月4日,泛民主派完成初步的出選選區分配合作,[[民主黨 (香港)|民主黨]]將會出選近三分之一的選區。他們希望在每一個選區至少有一名成員參選。另外,泛民主派將會統一地以「民主」的圖標及「泛民區選聯盟」作為「團隊」競選,為選民可以清晰地知道。但大約十數個選區仍然尚待協調。其中,[[社會民主連線]]對結果不甚滿意。 2007年8月21日,泛民主派的成員召開會議,宣布泛民主派在每個選區只會派出一名成員來參選,以免票源分散。 2007年9月23日,泛民主派召開記者會表示出選選區的分配工作完成,但將會有7個選區會出現民主派對民主派的情況出現,尤其是公民黨對社民連,是自1980年代最少民主派對民主派的一次。 *'''[[民主黨 (香港)|民主黨]]''':民主黨雖然在2003年區議會選舉成為區議會中最大民主派政黨。但是[[2004年香港立法會選舉|2004年立法會選舉]]由於過份催票使[[何秀蘭]]落選。2006年公民黨、社民連成立,在爭取[[中產階級]]及[[香港激進民主派人士|激進支持者]]的支持中遇上強勁對手。同時黨內主流派與少壯派內鬥日漸激烈,更爆出了[[民主黨 (香港)#民主黨在特區時代的發展|真兄弟]]事件和歐玉霞辭世,傳出有中共特務潛入黨中,公佈黨內秘密,引致主流派與少壯派的進一步內鬥,使黨的形象日漸低落,李永達宣佈不連任後,在遊行後遇襲的[[何俊仁]]當選主席。民主黨面對著中產的公民黨,左翼的社民連,在面對[[建制派 (香港)|建制派]]的同時,亦面對著同室操戈的局面。 *'''[[公民黨 (香港)|公民黨]]''':公民黨由支持民主的精英人士組成。入黨的門檻相對其他民主派政黨高,雖然他們擁有六席以上立法會席次的實力,但是他們的地區實力薄弱。區議員只有七席,他們派出人員於地區工作,並打算派出黨員挑戰建制派議員。 *'''[[社會民主連線]]''':社會民主連線自許是民主派中的「貨真價實的左派」,他們不滿民主黨及公民黨以大黨的身份控制民主派的一切。他們在特首選舉不支持[[梁家傑]];在民主派反對小圈子選舉的遊行中與其他民主派爆發罵戰,指[[梁家傑]]不應該一方面反對,一方面參與這個小圈子選舉。社民連成立後有不少區議員加入,這次選舉成為他們保衛席次及開展勢力的攻防戰。但同時有在某些選區上與公民黨「撞區」,例如[[荃灣]]梨木樹西選區,現任區議員公民黨的[[黃家華]]對碰上任區議員社民連的[[林超倫]]。 == 各政黨選舉陣容 == *[[建制派 (香港)|建制派]]: **[[民主建港協進聯盟|民建聯]]:該黨表示會派出177人參加區議會選舉,副主席[[劉江華]]表示已和友黨溝通,避免在同一選區競爭<ref>{{Cite web |url=http://hk.news.yahoo.com/070927/12/2ghup.html |title=民建聯派177人參選區會 |accessdate=2007-09-27 |archive-date=2012-07-15 |archive-url=https://archive.is/20120715073930/http://hk.news.yahoo.com/070927/12/2ghup.html |dead-url=no }}</ref>。 **[[自由黨 (香港)|自由黨]]:56人參選。原為80人,黨主席田北俊解釋因各種私人理由使黨員未能出選。 **[[公民力量 (香港)|公民力量]]:20人參選,分別參選沙田區(15人)和西貢區(4人)的區議會,其中4人自動當選。 **[[匯賢智庫]]:4人參選。但全不以匯賢智庫名義出選。 **[[工聯會]]:32人參選,其中4人只以工聯會名義出選,其中2人不以工聯會名義出選,其餘候選人均以民建聯及工聯會名義出選。 **[[新世紀論壇|新論壇]]:11人參選,該黨的所有候選人的政治聯繫均報稱獨立。 *[[泛民區選聯盟]]:約387人參選,分配工作完成,但將會有7個選區會出現民主派對民主派的情況出現,是自1980年代最少民主派對民主派的一次。 **[[公民黨 (香港)|公民黨]]:派出42人參選,希望有最少15當選,新界西佔12人,港島10人等,包括4大律師,3律師,2會計師,3工程師。 **[[民主黨 (香港)|民主黨]]:109人參選,其中1人不以民主黨名義出選。 **[[社會民主連線|社民連]]:31人參選,其中有6人為現任區議員,其中1人提名無效,其餘24人為新人。 **[[民協]]:38人參選,其中有13人首次參選。 **[[前綫 (1996年)|前綫]]:15人參選,其中1人不以前綫名義出選。 **[[街坊工友服務處|街工]]:5人參選。 **[[香港職工會聯盟|職工盟]]:3人參選。其中1人不以職工盟名義出選。 **[[公民起動]]:2人參選。 **[[民主陣線 (香港)|民主陣線]]:13人參選,其中2人不以民主陣線名義出選。 **[[婦女參政網絡]]: **[[香港南溪行]]:5人參選,其中3人不以香港南溪行名義出選。 **[[南方民主同盟]]:2人參選。 **[[中國工黨]]:3人參選。 == 選舉當日 == 全港共488個投票站於當天早上7時半開放,並於晚上10時半關閉,並隨即轉為點票站。其中273個選區只有1個投票站、72個選區有2個投票站、14個選區有3個投票站、設有4個投票站及6個投票站的各有2個選區,而有一個選區則設有9個投票站<ref>[http://www.takungpao.com/news/07/11/16/MW-824145.htm 區選結果周一凌晨或就揭盅] 大公報</ref>。 全港364個選區共逾114萬張選票,在選舉翌日(11月19日)清晨4時10分點算完畢;首個點票結果(觀龍選區)在零時37分公布。投票當日大致順利,當局在選舉日共處理了約2000宗與選舉有關的投訴,主要是有關選舉廣告、在投票站外的禁止拉票區進行非法拉票活動及滋擾選民<ref>[http://www.news.gov.hk/tc/category/administration/071119/html/071119tc01001.htm 區議會選舉投票率38.83%] 香港政府新聞網</ref>。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0 亞洲史地總論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web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2007年香港區議會選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