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9.125.9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1908·1937年的交通银行 的原始碼
←
1908·1937年的交通银行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www0.kfzimg.com/sw/kfz-cos/kfzimg/1660560/2b23e454242e26bd_s.jpg width="260"></center> <small>[https://www0.kfzimg.com/sw/kfz-cos/kfzimg/1660560/2b23e454242e26bd_s.jpg 来自 孔夫子网 的图片]</small> |} 《'''1908·1937年的交通银行'''》,潘晓霞 著,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ref>[https://www.docin.com/p-1759559556.html 第十讲科学学派_图文],豆丁网,2016-10-18</ref>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f>[http://www.csspw.com.cn/jianjie/index.jhtml 我社简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ref>。 ==内容简介== 交通银行是华资银行中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三大历史时期的罕见老牌银行,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交通银行的百年命运与各时期的国势休戚相关,折射了不同时期的政治变革与社会兴衰,演绎了近代中国的百年金融镜像。潘晓霞编写的《1908-1937年的交通银行》基于政商博弈的视野,从近代中国政治与金融的复杂互动人手,探讨了1908一1937年问交通银行的坎坷历程,对其在不同政府时期、不同政策环境中如何应对时局变动,发挥金融常在优势,保持银行社会信用,求得长期生存与发展等问题做了比较深入的解读。 ==目录== 绪论 上篇 第一章交通银行的起步 第一节交通银行的创立及初期发展 第二节文本定位中的[[交通银行]] 第三节交通系:政治力与交通银行 第四节梁士诒:成败萧何 第二章交通银行的维持 第一节垫款与公债 第二节1916年停兑风波 第三节京钞整理 第四节1921年挤兑风波 第五节交通银行逐渐复苏 第三章绕不过的政治 第一节北伐风暴中的交通银行 第二节交行南迁与初期改组 第三节整旧营新:南京国民政府初期的交通银行 第四节危中之机:1935年银行改组的背景 第五节1935年交通银行与中国银行改组 第六节且得且失:法币改革中的交通银行 下篇 第四章交通银行的业务 第一节存款 第二节放款 第三节发行 第四节汇兑 第五节公债投资 第六节承兑汇票 第七节盈利 第五章治理结构与员工生活 第一节交通银行的治理结构 第二节交通银行的管理层 第三节交通银行的若干管理制度 第四节交通银行的员工生活 第六章交通银行的社会经济关系 第一节交通银行与实体经济 第二节交通银行与钱庄 第三节交通银行与外资银行 第四节交通银行与中资银行 第五调剂市面与赈济社会 结语 附录1交通银行历任总理、协理、帮理姓名 附录2交通银行招考行员部分试题 附录31932年北平交行行员基本情况一览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Category:040 類書總論;百科全書總論]]
返回「
1908·1937年的交通银行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