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156.8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齐泰 的原始碼
←
齐泰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MEUo1xuNsp7wAGCHqK4Ups3Wu8gG62BOtFPl7y1DdoehZ1553338933238.jpg|290px|缩略图|右| [http://dingyue.ws.126.net/MEUo1xuNsp7wAGCHqK4Ups3Wu8gG62BOtFPl7y1DdoehZ1553338933238.jpg 原图链接]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AVNRA2R0523OAM2.html 来自网易网]]] {{明清人物信息框 | 姓名 = 齐泰(别称:齐德) | 圖片名稱= | 圖片大小 = 180px | 圖片說明 = | 最高職務 = 兵部尚书 | 國家 = 大明 | 籍貫 = 江南溧水(现江苏高淳区) | 族裔 = 汉族 | 字號 = 字尚礼,别号南塘 | 諡號 = 节愍,追赠:太保 | 出生日期 = 不详 | 出生地點 = 江南溧水(现江苏高淳区) | 逝世日期 = 明建文四年(1402年) | 逝世地點 = 京师(今南京) | 墓葬 = | 配偶 = | 親屬 = | 出身 = | 經歷 = | 著作 = }} <p style="text-indent:2em;">'''齐泰'''(?—1402年),本名德,字尚礼,别号南塘。明太祖赐名泰,明南直隶溧水(现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区)人,明初名臣。 <p style="text-indent:2em;">直隶洪武十七年(1384年)应天乡试解元,次年成进士。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被提拔为兵部左侍郎。明太祖临终,齐泰召授顾命辅佐皇太孙,建文帝登基后,命他与[[黄子澄]]同参国政,不久晋升为兵部尚书。 <p style="text-indent:2em;">齐泰是向建文帝朱允炆建议削藩的主要人物之一。削藩引发燕王[[朱棣]]在建文元年(1399年)发动靖难之役。之后他请削燕王朱棣属籍,声罪致讨,力主伐燕。建文军屡败,齐泰等被罢官,又被建文帝召还,不久又遭贬官。建文四年(1402年),京师(今南京)失守,齐泰奔走外郡以图兴复。被燕军执于京师,不屈而死,祸及九族。 <p style="text-indent:2em;">南明弘光初年(1645),追赠太保,谥号“节愍”。 == 人物生平 == * '''早期官场''' <p style="text-indent:2em;">齐泰,原名德,明太祖赐名泰,字尚礼,别号南塘。洪武十七年(1384年)应天乡试解元,洪武十八年(1385年)进士。历任礼部主事、兵部主事。皇宫三大殿的谨身殿不幸被雷击中,明太祖去郊外的祖庙进行祭拜,选择朝中为官九年并且没有过错的官员陪同祭祀,齐泰符合这些条件所以陪同明太祖前去祭祀,明太祖为他赐名泰。{{NoteTag|《明史·卷一百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九》:齐泰,溧水人。初名德。洪武十七年,举应天乡试第一。明年成进士。历礼、兵二部主事。雷震谨身殿,太祖祷郊庙,择历官九年无过者陪祀,德与焉,赐名泰。}} <p style="text-indent:2em;">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齐泰被提拔为兵部左侍郎。明太祖曾经询问边境将领的姓名,齐泰一个不错地说了出来。然后明太祖又询问各种图籍,齐泰拿出袖中的手册给明太祖,简要而详细地说出了各种图集,于是明太祖很重视他,并且皇太孙朱允炆也素来很重视他。{{NoteTag|《明史·卷一百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九》:二十八年,以兵部郎中擢左侍郎。太祖尝问边将姓名,泰历数无遗。又问诸图籍,出袖中手册以进,简要详密,大奇之。皇太孙素重泰。}} * '''力主削藩''' <p style="text-indent:2em;">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临终时,齐泰被招去接受顾命,辅佐皇太孙朱允炆。建文帝继位之后,命齐泰与黄子澄共同参与国政。很快齐泰就被晋封为兵部尚书。当时明太祖遗诏诸王都要待在自己的封地,不要前去南京奔丧,各藩王所在的王国无论官吏还是平民都要听朝廷的节制。诸王听了之后都说齐泰在矫诏,离间皇族骨肉亲情,都不非常高兴。之前,建文帝为皇太孙之时,诸王大多都享受很多特权,个个手拥重兵,时间长了必为朝廷的心腹之患。于是建文帝登基之后与齐泰他们秘密谋划削藩。削藩伊始,齐泰打算“擒贼先擒王”,首先向燕王朱棣动手。建文帝召齐泰说:“如今想要削去燕王,可是燕王向来善于用兵,北方士卒又十分悍勇,这可怎么办呢?”齐泰说:“如今北方边境有强虏窥测,我们以防边为名,派兵将戍守开平,把燕王的护卫兵全都调到塞外,削去他的羽翼,就能缓缓削平他了。”建文帝听从了齐泰的建议{{NoteTag|《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复召齐泰问曰:“今欲图燕,燕王素善用兵,北卒又劲,奈何?”泰对曰:“今北边有寇警,以防边为名,遣将戍开平,悉调燕藩护卫兵出塞,去其羽翼,乃可图也。”从之。}}。但黄子澄有不同意见,认为周、齐、湘、代、岷诸王,在先帝朱元璋的时候,就做了很多不法之事,削之有名。现在想要问罪,应该先从燕王的胞弟周王朱橚开始 <ref name="M4T">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9729139/0225w5nVJ1qgZ3v9QGU8tfkMlrz5g73y5gF35yZH0fuJ9bXsVuAmPbkKUQutf1ae69lWDZwpzTPz86UJUWi6Enf9bOHshtXzJ-_4XdZFAlY5C4UDd1blgH9CYilBKBp27XG3sg 明朝“太常忠臣”黄子澄 .马鞍山日报.2015-09-24] </ref> 。 <p style="text-indent:2em;">建文元年(1399年),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继被削。朱允炆令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以谢贵控制北平(今北京),另以都督宋忠、徐凯、耿瓛屯兵开平、临清、山海关一带,并调检燕府护卫军士,加强防燕措施。六月,齐泰将燕使邓庸下狱审讯,得到了朱棣将要举兵的反状,于是发兵逮捕燕王府的官属,并密敕张信逮捕燕王朱棣。张信为朱棣旧部,此时投降了朱棣,朱棣随即做了举兵的准备。 * '''谋划伐燕''' <p style="text-indent:2em;">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在北平以“靖难”为名举兵,指齐泰、黄子澄等人为奸臣。事情传到朝廷之后,齐泰请求建文帝削去燕王的属籍,声罪致讨。齐泰说:“公开指出朱棣是乱臣贼子,才可以攻克他。”于是定下计来大举伐燕,并且布告天下。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位重要辅政文臣不谙军事,也低估了燕王的能量<ref name=M4T/> 。当时明太祖时期的开国功臣还健在的人非常少,老将中仅剩耿炳文和郭英,于是建文帝拜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率领大军北伐燕军,不料到了真定就被燕军所败。于是黄子澄推荐曹国公李景隆代替耿炳文为大将军,齐泰极力阻止,认为不可。黄子澄不听,最终建文帝还是命李景隆为大将{{NoteTag|晁中辰.《明成祖传》:人民出版社,2004:95页}}。{{NoteTag|《明史·卷一百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九》:事闻,泰请削燕属籍,声罪致讨。或难之,泰曰:“明其为贼,敌乃可克。”遂定议伐燕,布告天下。时太祖功臣存者甚少,乃拜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帅师分道北伐,至真定为燕所败。子澄荐曹国公李景隆代将,泰极言不可。子澄不听,卒命景隆将。}} <p style="text-indent:2em;">当时,建文帝派出五十万军队交给李景隆指挥,李景隆信誓旦旦地说燕军指日可灭。燕王朱棣知道之后大喜说:“昔日汉高祖那样的英才也只能率领十万兵马,李景隆有什么才能,击败他的兵马将为我立威!”同年冬,李景隆果然被打败。建文帝非常惊惧,适逢燕王朱棣上书诋毁齐泰、黄子澄。于是建文帝解除了齐泰的职务,但是背地里留他们在京师,仍参与密议。李景隆给燕王朱棣书信,说齐泰和黄子澄已经被罢免了,请求朱棣息兵。燕王朱棣不听。 {{NoteTag|《明史·卷一百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九》:当是时,帝举五十万兵畀景隆,谓燕可旦夕灭。燕王顾大喜曰:“昔汉高止能将十万,景隆何才,其众适足为吾资也!”是冬,景隆果败。帝有惧色,会燕王上书极诋泰、子澄。帝乃解二人任以谢燕,而阴留之京师,仍参密议。景隆遗燕王书,言二人已窜,可息兵。燕王不听。}} <p style="text-indent:2em;">建文二年(1400年),盛庸在东昌大捷,建文帝祭告祖庙,命齐泰和黄子澄二人任职如故。到了夹河之战失败之后,建文帝又解除了齐泰和黄子澄二人的官职请求燕王罢兵,燕王朱棣说:“这是建文帝的缓兵之计啊。”于是进攻更加激烈 {{NoteTag|《明史·卷一百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九》:明年,盛庸捷东昌,帝告庙,命二人任职如故。及夹河之败,复解二人官求罢兵,燕王曰:“此缓我也。”进益急。}}。<ref name="M11T"> [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9729139/984cHZ8fuIKDShH5fDGa1z82JhplrFwySiJxMCJNIl2AnFh0dpSJ5TGC02yunsWMCocO6YE7VBUbD48_RdItYlbRl09eff8myaNI3oRi0iCh 《明史·卷一百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九》.国学网.2015-06-08] </ref> * '''不屈被杀''' <p style="text-indent:2em;">自从削藩的建议开始出现,建文帝听从了齐泰、黄子澄的进言,说以天下制约燕王一隅之地非常容易。但是燕王起兵之后南军屡屡失败,建文帝非常后悔听从了齐泰等人的削藩之议,以导致进退为难。等到燕军步步紧逼之后,建文帝又将齐泰召回京师。{{NoteTag|《明史·卷一百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九》:始削籓议起,帝入泰、子澄言,谓以天下制一隅甚易。及屡败,意中悔,是以进退失据。迨燕兵日逼,复召泰还。}} [[File:20180621152302 1191d7fd159a536d6fb5043de1a746e4 1.jpg|缩略图|左| [https://04.imgmini.eastday.com/mobile/20180621/20180621152302_1191d7fd159a536d6fb5043de1a746e4_1.jpeg 原图链接] [http://mini.eastday.com/bdmip/180621152302068.html# 来自历史上的今天]]] <p style="text-indent:2em;">齐泰还没有回到京师,就已经被燕军攻破了,齐泰逃到了外郡图谋兴复建文帝的基业。当时燕军非常急切地抓捕齐泰。齐泰将白马涂成黑色出逃,走出很远之后,白马出汗导致墨色脱尽。燕军士兵见了之后说:“这一定是齐泰的马。”于是被擒拿到了皇宫。齐泰同黄子澄、方孝孺不屈被朱棣杀害。齐泰的堂兄弟齐敬宗等人都被连坐诛杀,他的叔父齐时永、齐阳彦等发配边疆。齐泰的儿子仅仅六岁,免死发配,明世宗的时候才被赦免。{{NoteTag|《明史·卷一百四十一·列传第二十九》:未至,京师已不守,泰走外郡谋兴复。时购泰急。泰墨白马走,行稍远,汗出墨脱。或曰:“此齐尚书马也。”遂被执赴京,同子澄、方孝孺不屈死。泰从兄弟敬宗等皆坐死,叔时永、阳彦等谪戍。子甫六岁,免死给配,世宗时赦还。}} <p style="text-indent:2em;">嘉靖年间,知县谢廷茞设祠祭祀。南明弘光初年(1645),追赠太保,谥号“节愍”。{{NoteTag|查继佐.罪惟录:中华书局,1980:卷二十五}} == 历史评价 == * 《[[明史]]》:齐、黄、方、练之俦,抱谋国之忠,而乏制胜之策。然其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若饴,百世而下,凛凛犹有生气。是岂泄然不恤国事而以一死自谢者所可同日道哉!由是观之,固未可以成败之常见论也。<ref name=M11T/> * [[朱允炆]]:二卿(指齐泰、黄子澄)如此尽心谋国,何忧天下不治。<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9729139/e1e3wtFisV4Wuo62MsLIpa3FvYZmjfD6DKrO-h6vqULECzwodOJahIdhzPoI3v6yAbjw9n8vYJGWfW6kRfCMadOhnsl1UdDspUzRsJFdIw 葛诚还燕复王命 齐黄共谋削诸藩.国学导航.2015-10-03] </ref> * [[谷应泰]]:①齐、黄用兵,罪自难逭。 <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9729139/e0f7yXRKy8qU_n5UMSc0vqqC2ucVE25l1cpHzaZ_4Ifi7Pp1hCRdDqxbIq83KeNbpLVFzaveHuQDwpwtR_a8N2PmQY1cgaihY9oI4X6z3Jc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六》(清)谷应泰.国学导航.2015-09-24] </ref>②母怪齐泰、黄子澄辈,拊膺厝火,握手阁门,次第芟除,计安宗社。然而忠则竭矣,算亦稍拙焉!<ref>[https://baike.baidu.com/reference/9729139/54c4e65bCkXWN6H0sOH4KmPb0gAuMGk3-lHNH3Jb6N4EIWYbkhpFikKsCSNl34NmFl0T2upnFm9O3CNhjfRkYp9d96BOGZp6GbROQemjhcQ 《明史纪事本末·卷十五》(清)谷应泰.国学导航.2015-09-24] </ref> * [[乾隆]]帝:当时永乐位本藩臣,乃犯顺称兵、阴谋夺国,诸人自当义不戴天。虽齐泰、黄子澄等轻率寡谋,方孝儒识见迂阔,未足辅助少主;然迹其尊主锄强之心,实堪共谅。及大势已去,犹且募旅图存、抗词抵斥;虽殒身湛族,百折不回,洵为无惭名教者。{{NoteTag|《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 == 后世纪念 == <p style="text-indent:2em;">洪熙元年(1425年),赦建文帝诸臣罪,赐齐泰亲属7棺归葬于县东15里的塘庄,并发还故业,其墓后名七贤墓。据清光绪《溧水县志》载:“今邑东十里有尚书铺,泰宅也。”(今东庐乡独山铺)嘉靖四年(1525年),齐泰复爵崇祀,知县王从善在洪兰三里亭青丝洞(今白龙水库旁)建齐泰墓,在望京街建中山书院以示纪念。 <p style="text-indent:2em;">齐泰为齐家山人,齐家山在今南京市高淳区沧溪长村埂与双城交界处。旧府志及溧水县志称其为溧水洪兰人,其实这也并非矛盾,高淳与溧水原为一县,直到明弘治四年(1491年)才分开。齐家山在淳南门外十里,荒冢垒垒,历来相传为齐尚书故宅。 == 轶事典故 == [[File:Efcd59da6340330ec89cf65e97ff019899d0aa5c.jpg@1280w 804h.jpg|缩略图|左| [https://i0.hdslb.com/bfs/article/efcd59da6340330ec89cf65e97ff019899d0aa5c.jpg@1280w_804h.jpg原图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708170 来自bilibili网]]] <p style="text-indent:2em;">燕王朱棣攻破了南京之后,齐泰逃往外郡,企图复兴。当时燕王朱棣急于重金悬赏齐泰。齐泰骑上用墨涂黑的白马逃走,马跑了一段远路后,汗出墨退。有的人说“:这是齐尚书的马。”齐泰就这样被捉送京。<ref name=M11T/> == 热议话题 == * [http://dy.163.com/v2/article/detail/EAVNRA2R0523OAM2.html 改变明朝的小人物:齐泰,九年内从未犯过一次错,朱元璋的礼物 ]<br> *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313/14/36319167_821197176.shtml 明朝史上最著名的两次“瞎指挥”]<br> * [http://www.qulishi.com/news/201511/50743.html 朱允炆的重臣黄子澄和齐泰结局都是怎么死的?]<br> * [https://m.sohu.com/a/258039252_351483 朱允炆最该杀的三个人,前二个都是忠臣,第三个无耻小人!]<br> * [https://www.bilibili.com/read/cv3708170 历史乱炖:明朝的齐泰、黄子澄,在建文帝建议削藩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 注释 == {{NoteFoot}} == 参考资料 == {{Reflist}} [[Category:明朝军政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NoteFoot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NoteTag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明清人物信息框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齐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