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5.186.7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齐东县 的原始碼
←
齐东县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齐东县'''城是当时一个重要的水陆码头。东到渤海湾,东南到青州,西南到济南直到中原地区,北连武定府直到京津地区,南接章丘,且有一条官道([[台子镇]]尚有官道、官道里两村)从此通过,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山东的布匹等物资经水陆到辽东半岛,把东北的粮食、药材、木材等物资运往齐东再转运中原、南方等地区。<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 双龙乡] </ref> ==经济发展== 清代的齐东县经济繁荣,县志记载曰:冲繁疲难(清代将冲繁疲难四字考语作为政区分等的正式依据,按照雍正时的解释是:交通频繁曰冲,行政业务多曰繁,税粮滞纳过多曰疲,风俗不纯、犯罪事件多曰难。县的等第高,字数就多,反之,字数就少。冲繁疲难四字俱全的县称为"最要"或"要"缺,一字或无字的县称为"简"缺,三字(有冲繁难、冲疲难、繁疲难三种)为"要"缺,二字(有冲繁、繁难、繁疲、疲难、冲难、冲疲六种)为"要"缺或"中"缺。[摘自《中国历代行政区划的变迁》,周振鹤著,商务印书馆出版,1998年11月第1版,第147页)。 历史上齐东县出于黄河航道和南北陆路交通的交汇点,去济南府的船只要在齐东补充给养,整理货物;北上北京天津等地的货物要从齐东港下船转为陆路运输。所以齐东成为除济南府以外的水路交通枢纽。一时间齐东的客商遍布全国,一直影响到诸多大城市都有齐东路(青岛、上海、台北等地)。(史书记载,清乾嘉年间山东已形成好几个商品布输出区,如济南府齐东县每年从"布市"上汇集棉布数十万匹,"通于关东";章丘、长山、邹平所产棉布多先汇集到周村,然后转贩东北。周村的布匹批发市场在此时兴起。)总之,这里财兴物繁,南商北客,市情繁华,河中船只白帆点点,有"小济南"之称。 据说有一年,朝廷把齐州一年的军饷一次拨付到位,济南无法承兑银票和所需零钱。有人提议到齐东县试一试,结果,圆满解决了这一难题。从此"小济南"的美誉传扬开来。 '''建城由来''' 古代,齐国有条河流叫济水,当时是全国"四渎"之一,是国内大河。史书中多有记载(《尔雅·释水》说:"江、淮、河、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史记·封禅书》:"四渎者,江、淮、河、济也。" 长江、淮河、黄河、济水皆独流入海,故名渎。《三字经》:曰江淮,曰河济,此四渎,为水记)。位置在今天黄河中下游流经的地方。在今河南荥阳附近从黄河南岸分出,大体上与黄河平行向东北流,在今博兴附近注入渤海。今天的济南因之得名。唐宋时期谓济水为北清河,金元时叫大清河。(也有济水上游称大汶河中下游称大清河之说)河宽30余米,水深20余米,河道弯曲很多,有"十里没有弯,必定有神仙"的说法。水流平稳水质清澈,河中鱼虾肥美、鹅鸭嬉戏。诗人杨雨润的《秋夜大清河泛舟》这样写道:新秋雨露多,水涨大清河。漫有乘舟兴,还宜对酒歌。中流箫鼓劲,夹岸树烟罗,月色知人意,瑶光满碧波。大清河景色之美、夜色之美、繁荣之美可见一斑。它是一条东盐西运、西物东输的重要黄金水道。 '''建制沿革''' 金天会年间(1123-1137年)在大清河南岸的赵岩口立齐东镇(即今山东邹平县台子镇旧城渡口处),受辖于邹平县。元宪宗二年(1252年),以齐东镇设立齐东县,隶济南路。元、明、清均在此设立县城。至元二年(1265年),划归河间路(治所即今河北省献县东南)管辖。洪武九年(1376年),齐东县隶济南府。清因之1913年先隶岱北道,1914年隶济南道。1927年废道制,齐东县直属山东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齐东县属惠民专区。1956年3月,齐东县、高青县合并为齐东县(驻地高青县田镇)。1958年11月,撤销齐东县。 '''行政区划''' 1252年(元宪宗二年)建县之初,分为4乡46图。1379年(明洪武十二年)把邹平县的会仙乡划归齐东县。1462年(明天顺六年)划为9乡51图,即正德乡、青城乡、嘉会乡、固均乡、临清乡、会仙乡、梁邹乡、坊郭乡、齐东乡。1493年(弘治六年)割章丘县的临济乡划归齐东县。1503年(弘治十六年)县域面积又有所扩大。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北至黄河,南到刁镇北部,东至青城中部,西到码头镇西部。 '''县域面积''' 县域大约南北长20公里,东西宽35公里,县域面积最大时约496平方公里。明朝隆庆年间齐东县辖一万六千七百二十九户,人口十万二千二十人。清朝宣统时达二万六千七百三十二户,人口十一万九千五百七十八。 '''县城范围''' 齐东县城旧址方圆很大,东西约7华里、南北约6华里。东西门各有一个石质的大牌坊。解放初期,旧城的牌坊、转角楼(俗名钻天锥)遗迹尚存。1954年,惠民专署派人将牌坊、转角楼全部拆除,将砖石运往惠民县黄河修筑了大坝。转角楼建筑高大坚固,成圆锥形,下底直径约4米,高达26米。1956年旧城村民郭丙凡等人从河底泥沙里扒出铁狮子两个,铁钟两个,无偿送往高青县田镇。1973年黄河断流,河水干涸,旧城、教场两村青年在河底泥沙里扒出很多砖石,郭新明还挖出圆木桩一根,木桩长5米,直径0.4米,木质依然坚硬。当年的建筑材料及规模可见一斑。 '''被迫迁址''' 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泛滥,在河南省的兰考县决口,黄河夺大清河河道入海,大清河不复存在。由于黄河水量巨大且流速极快,对河两岸冲刷厉害,岸堤坍塌严重,开始威胁齐东县城的安全。光绪十年(1884年)清政府为保齐东县城不为水毁,在县城以西9公里处修筑了一条近2000米的南北大坝----梯子坝,目的是防止黄河河道南移,确保齐东县城安全。 到了光绪十八年(1892年)黄河水再次泛滥,冲毁梯子坝300余米,河道南移,县城被淹,仅存东南一隅(台子乡志载)。1893年部分县衙和居民迁至新城(今台子镇院新村东)。清政府想把县城立于此,当时已建成护城河和土圩。不知何故,继续建城工程中止。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齐东知县康鸿达奉准迁城于九户镇。至此,繁荣长达640年的齐东县旧城长眠在黄河滩涂。 衙署、庙宇移建九户而居民商贾多未迁移(良田、水陆码头、人烟凑集,商民籍以谋生,故恋恋不舍)。后水势围困日甚,商民行商困难,四方离散者不可胜数(青岛、东北诸城多有"齐东路"之由)。1894年夏在知县宫耀月的劝说、支持下,商贾王念林联合二十余户集资买下绳刘村东十四亩地,半作土场半筑土台,土台上修建居所,修理店面街道,设立集场。随后有迁来之户,准许其在台东展宽修筑联为一气,设立长福镇,并与台北河岸建立码头。(新立长福镇碑记----宫耀月盖闻安土重迁,自故为然。莫不谆谆告诫,以定民志,是出于不得已也。齐东旧城,濒临黄河,屡被水患,自光绪十九年衙署、庙宇移建九户,而居民商贾多未迁移。良田此地,水陆码头,人烟凑集,商民籍以谋生,故恋恋不舍也。后水势围困日甚,码头即将坠废,居贾星散行商裹足,而居民四方离散者不可胜数。丙申春余来视事,目睹情形,劝众亟思计焉而瞻望徘徊,皆有费忍轻去之。思阅一年丁酉年夏,伏汛盛涨,危险异常,茫茫一水,托足何方?而极思迁之意,由此而决然莫为之倡,则众志弗齐。经酋事王念林等妥筹办法,为众志所信从,遂即派王念林等管理其事,一经联络立志者二十余户,亦可自成一村。余遂亲诣该处,勘定地基。在绳刘庄大堤根随即丈明亩数。各户凑上地价分给各地主。计地十四亩,有一半作土场,半筑土台。当经禀明上。筑台之后,各按所定地基摊钱拈阄分占,修理店面街道,设立集场,嗣后有绩迁之户,准其复于台东展宽修筑连为一气,并于台北岸建立码头,以通商贩。由此水患即免而商情日盛。数年之后,元气渐变,以兴年之旧业,岂非旧城之大兴哉?是为记)。这就是今天的台东、台西和城关诸村的来历。县城南端的城民地势偏高,离河稍远受损较轻,没有搬迁,人称"旧城、教(校)场"。 县城于1894年迁至九户到1950年迁出,始终处在战乱之中,经济社会很不繁荣且史料记载较少。1950年4月齐东县址又有九户迁往麻姑堂,隶属惠民专区。1952年县址又迁往魏桥。1956年又迁往田镇,把高青县并入。1958年9月齐东县大部划归邹平,另一部划归博兴,恢复高青县。至此齐东县一词不复存在。 '''人文历史''' 齐东县地方流行吕剧,濒临吕剧的起源地淄博,在齐东流行甚广。听老人们说解放前老百姓在地里干活的时候就在哼哼着吕剧。 齐东县流行泥模,85年以前出生的年轻人都见过。这也是齐东文化中独有的一面。其实泥模,是一种印花工具,儿童使用泥模自己动手,在泥片上印制出有趣的动物、花草、戏曲故事场景等图像,具有娱乐性以及一定的教育功能。泥模在齐东县风行于乡村及街市当中,价格便宜,富于趣味。一般在泥模母上先塑出浮雕图像,再用模母倒出完整的泥模,图案呈阴文,阴干或者烧制成砖后即可上市售卖。不过近30年的社会进程中小孩有了更喜爱的玩具,使其逐渐消亡。想收藏泥模已经很难找到了。 齐东人除了原居民以外,大多数是洪武年间迁徙而来的。在齐东(邹平、高青、惠民交界处)打听,他们大多会说洪武五年平叛田丰毛贵之乱以后从直隶枣强携家带口而来的。例如:原齐东县城东门外的东望庄(现为台子镇的北董村和南董村)的周氏族谱就有这样的记载。 '''文化历史''' 原台子镇齐东县城遗址在今旧城渡口(台子镇黄河浮桥,下游500米处),在抗战时期被黄河彻底冲毁,在黄河水干时期尚见魁星楼及牌坊遗址。 据记载,齐东城中公署修缮完备。坛庙若干。牌坊、节表多达22处。城内主要坛庙有:先农坛、山川雷雨坛、邑功坛、社稷庙、城隍庙、关帝庙、文昌庙、马神庙、八腊庙、刘猛将军庙、龙王庙、土地祠、芒神庙等。城东门处,有一巨大学宫,供奉着孔子及其弟子、孟子等历代先贤。学宫旁边建有东皋书院,每天书声朗朗,一派太平繁荣景象。此外还有:玉皇庙、三官庙、东岳庙、大王庙、增福庙、太尉庙、于公祠、李公祠、观音阁、九圣阁、真武阁、行香寺、玉泉寺、观音堂、白衣庵、碧霞宫等分散在齐东县各地。城内外有魏城阴雨、昌阳仙迹、坝水托蓝、故台夕照等八大景,尤其以东城门处东皋晓月为最。 城东张梦鲸旧宅与李氏(?)花园交相辉映,景色宜人,是当时的旅游胜地。 经过六百多年的建设发展,齐东县经济繁荣,文脉昌盛,还养育了许多文化名人,为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诗词佳话和历史遗迹。如今,通过那些残存的建筑,我们还能够了解到他们的故事。 诗人李炳炎在《吊旧城》一诗中写到:全城团聚压齐州,簇簇楼台绕四周。莫挽狂澜从北倒,可怜胜景付东流。玉龙悲啸乾坤转,波浪奔腾日月浮。试看当年歌舞地,夕阳天外起沙鸥。描述了当年的胜景以及河水淹没城池的惨象。 '''魁星楼''' 齐东县城中还有一座标志性建筑叫文昌阁,也叫魁星楼。其底座是正方形,共三层(实为二层),高20米,位于城中心的十字路口。底层四面是青砖拱形门,拱门宽3米余,高4米余,来往车辆从拱形门下通过。二、三层四面均六柱五门,工艺精美造型雄伟。 相传,修建魁星楼是为王文烨。 王文烨,(字章甫,齐东县人,生卒年月不详。)元至顺元年(133O)中左榜状元。授翰林国史院修撰。(《元史》纪第34卷文宗之三中记载:"三月戊午,廷试进士,赐笃列图、王文烨等九十七人及第、出身有差。"王文烨累官至枢密院判)。王文烨自幼跟随舅舅在青城长大。 清乾隆年间(1763年),青城人在青城十字街为其修魁星楼。齐东人得知后亦在齐东县城十字街为其修魁星楼。相传二楼一模一样,砖木结构,三重檐、塔式,内供魁星。因黄河水患,齐东旧城淹没,魁星楼荡然无存。以前黄河大堤以北有一座特殊建筑叫文笔峰,占地60多平米,高达7米,远看像一只巨大的毛笔,人可顺台阶旋转至顶部。修建年代不详,相传也是为王文烨所修。 '''张梦鲸墓''' 城东南5公里处还有一处陵墓建筑叫将军坟。规模巨大、规格极高。据老人回忆说,陵墓占地十余亩,周围石马、石羊、石猪、石狗若干。通往陵墓的路都用青石板铺就。 这座陵墓的主人是谁呢?是明末万历年间的进士张梦鲸。 张梦鲸,齐东县人,为官清廉、勤于政事,其政绩曾被评为"卓绩天下第一",深得皇帝的褒奖和器重。在河南省西门豹的祠堂旁边,修有张梦鲸的祠堂,被当地人称为两"神君"。张梦鲸被奸臣谋害后,崇祯皇帝附尸痛哭,追封其为"兵部左侍郎",赐"金顶御葬"。1946年,陵墓建筑被毁。<ref>[https://www.163.com/dy/article/GD0PQS8605508W4F.html 经济发展] </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670 中國地方志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齐东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