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57.11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黛青色的冷峻(伍良胜) 的原始碼
←
黛青色的冷峻(伍良胜)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黛青色的冷峻'''<br><img src="https://images.pexels.com/photos/15279279/pexels-photo-15279279.jpeg?auto=compress&cs=tinysrgb&w=1600&lazy=load"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pexels.com/zh-cn/ 圖片來自免费素材图片网]</small> |} '''《黛青色的冷峻》'''是[[中国]]当代作家伍良胜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黛青色的冷峻=== ------评元辰的诗集《雪宴》 时值瑞典学院将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Louise Gluck),颁奖方称她的“诗意之声”能够“让个体的存在具有普遍性”之际,我借这个热度评论一下本土诗人元辰的诗集《雪宴》。 作为一个评论家,能够加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那可谓是修成了正果,袁国新(元辰)就是这样一个修成正果的评论家,他就是我们身边的文学评论大腕儿。这虽与诗歌无关,评论家用批评的眼光进行创作,这足以让我们了解一些元辰诗歌的质地。 元辰,本名袁国新。宜昌市夷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出版《迈向智慧的金色通道》、《悠游人生》、《网上漫语》、《现场批评》等著作。曾获凤凰诗社2017年度荣誉奖,四川省青年文联“建国七十周年诗歌征文”三等奖。散文被梁艳萍《转型时期的湖北散文研究》列专节评论;评论成果曾被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研究》、李鲁平《新时期湖北文学亲历三十年》、蔡家园《湖北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於可训《湖北文艺评论、文艺理论建设研究报告》论及。 最近读到夷陵作协主席黄荣久评元辰诗集《雪宴》,这诗集的名字颇有点新鲜,输入法里居然没有这样一个词,可见元辰还是动了一番脑筋的。读罢全文,我也有了说两句的冲动。《雪宴》是元辰先生狠劲杀伐了一多半现在看来无病呻吟的东西,剩下的编为四卷,曰大歌,曰单章,曰组唱,曰小说中的歌,采用以体为辑的成书方法,编辑而成的一本诗集。 从诗体上看,我把民间歌谣体、现代新体、散文诗体、现代组诗都纳入写作范畴,有诗经、楚辞、唐宋近体的影响但未直接翻写。从韵律上看,我注意内在的节奏和回环,靠语句自身顿挫推进,不重视外在形式的完整。正如元辰说的那样:“程咬金三板斧,我也三板斧,三份文面七份文里,勇猛而不求精致。” 从题材上看,既不舍日常生活的初级趣味,又忧思家国,念念不忘复活故土故人和那云那山那花那草;既冒充斯文批点于文史之内,更能天马行空神游九天之外,卖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超然意态。 从意蕴风格看,以“尚雄强阔达之意、多抑郁顿挫之风”为主,亦不乏欢快明丽、流畅静美与诡异朦胧、雄强坚挺并存,信心十足、仙风道骨与沉郁忧伤、纠结矛盾并存的景象。它是一条出自高山峻岭跌落迂回的野溪,不是月夜舒缓、催人入梦的小夜曲(元辰自序)。 我借用黄荣久文章中的一个词作为我的评论题目:黛青色的冷峻。黛青色无疑增添了冷峻的程度,这就奠定了元辰诗歌的基调。 一、冷峻地看自己 家园建在腿上,宿命行走/如一只雪鹤,在父母的肩背与怀抱之间飞来飞去/雪地里爬行,雪地里蜷伏,甘苦相许/怀抱向你敞开,只等洁白梦圆/雪山,你就是我,我就是你.(《雪宴》) 这是诗人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希望自己能够摆脱世俗,像雪山一样洁白无暇。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脚趾为什么总会戳破鞋袜跑出外/人为什么与动物、植物、微生物共用DNA64健生命密码/偌大宇宙谁控制着喜乐哀?琐碎世相昭示天理/宇宙大道明明白白。蒙骗慧眼的是太多欲望/太多习惯太多常识,我的脑袋不长在我的头上/你说是庙我就上香,你说是佛我就磕头/从未步出常识之外。三千汉字把一生收买/隔膜家人隔膜众生隔膜世间万事宇宙洪荒/哪管得墙上明月枕边人、身外世事桌边书/说幸福也真幸福,说悲哀也真悲哀(《面向自我 春暖花开》)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是作者对自己的拷问。 “我是一个无所事事的人/蹲在网上勾妹妹/就像在屋檐下的那个老头/别看他呆头呆脑/妹妹一来/眼睛亮了/那妖精见过天庭古槐”(《一个精致主义者的生活》)。 读元辰这些诗你会感受到一种诙谐一种幽默。他驾着自己的诙谐意识选材铸诗,嘲人又嘲己。诗人告诉读者,面对社会的双重裁割,会把你自身改变成另一个样子。诗人用诗逼视着你,你有同感吗?当你有了同感之后,在你的肌肤里,是否游过一丝冷辣硬涩的阴热?误入“魔幻”遇热遇冷都会清醒一些的。在嘲己的同时,取得了对命运的征服。因此,他的诗始终是对社会生活的参与。他的诗有追天的气韵,自然而然地天马行空神游九天之外。 “我飞翔在夜空,徜徉在荒岸,匍匐在沙滩/大三峡的大不在文字里,不在实物上,不在传说中/只在我静谧的心底我舒缓的血液中我升腾的思绪中/我对大三峡的大所做的是穿越、潜入、跪拜与融入/今生是岸边一颗草/来生是滩上一粒沙”(《我的大三峡》)。 正如元辰在自序里说那样:我是哪类人?三家评论触发我的信心。一是湖北大学课题组的《世纪转型期湖北散文研究》认为我在作“人生路上的智慧探寻”,好个“探寻”,我喜欢;二是谭家尧教授评论《漫话元辰的心灵自由》,好个“心灵自由”,我喜欢;三是学兄黄世堂当众表扬我就是诗人,写小说写散文写评论就是在写诗,有诗人气质。不管是玩笑还是认真,我觉得像。对各种文字我努力保持节奏和气韵,或许就是诗。 我们像精瘦的豆芽菜,在饥饿的笼屉里倔强成长/耷拉着脑袋走进教室,耷拉着脑袋走出教室/饥饿太重,讲课太轻,知识有气无力/一间大教室,几百学生一起溜号/老师摇头叹息,夹着书本离开.(《水中的木桥》) 这是作者晚年对自己的幼年重新认识。充满了苦涩与冷峻的思考。 二、冷峻地看社会 《雪宴》对当今社会各阶层锐敏的感觉,成为笼罩某种历史命运感的诗。 “人说你来自青海/最初的一点水汇成洪波/让杜甫落泪/让李白癫狂/让东出西进的舰船浩浩荡荡/那是你的今世/你还被腰折断/庆功的酒殷红如血/血养大半个中国的城市农村”(《我的大三峡》)。 如果我们认真倾听弥漫在《雪宴》中的语调,那种缓慢、犹疑、耐心的辨认,有时被迫中止的沉默,低音的无回声的发问,我们会发现诗人己经将他的主题带到了诗之外的远景之中,让你看到更远的黛青色。 诗歌叙事学在他的诗篇中得到了充分展示:比较沉静、比较客观、有着比较多的自我分析和反思,也有比较多的伤感,甚至还带有对消失岁月挽歌的味道。 时间像把刀,从身上划过/历史和记忆均成为碎片,堆满孤伤寂寞/说起去看木桥,你说我疯了。我说真疯了/古老的英雄与古老的岁月同归天国/一个疯人在河边星夜打捞。这些疯言疯语谁会计较。(《水中的木桥》) 一座木桥就是也是人生之桥,跨过了人生的不同阶段。同时也是社会之桥,贯穿了社会发展的各个发展阶段。 如此美丽的雪原我尽想些污七八糟的问题/身外酷寒难当,心内急火焚烧/我看见彪悍的强拆队来到雪原,拆了企鹅和雪狼们的家/雪鹰嚷嚷要打官司,高喊“我爸是李刚”的拔出枪/“索命书记”说别忙别忙/我给开发商打电话,让他派打手摆平。(《雪宴》) 这分明是在自己虚拟的雪原冷峻地思考现实中出现的种种怪相,通过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 服过太多春药和泻药的民族/入秋疲惫不堪并且阳瘘/虚假广告和行骗计划书漫天张贴/沉甸甸的果实被人窃取/大众的小康还很遥远/国务会议决议杀富济贫”(《秋天的语束》)。 这首诗是对现实的解剖和批判,在现实主义的青石板上落下了沉痛的足迹,面对魅感的现实,诗人的笔触在市井凡尘的街上,开始痛诉。 三、冷峻地看待人生 《水中的木桥》、《绝意逃离的词意》、《思考正义何在》等诗作,就是他对社会生活真谛探索的结晶。在这些诗中,让人感受到:人生,是严峻的;世界,“终归是可爱的。”可以说,这是诗人用汗水与心血凝成的严肃思考,而不是把诗的调门急骤尖拔之后的噪语。都是时代疼痛的记录。都是底层百姓痛苦的呻吟,而《雪宴》也是。“有粮票肉票菜票也是枉然/饥荒/如满河秋水/将我们干瘪的身驱泡胀”(《水中的桥》)。 在元辰的诗作中,探询最多最有力的是他本身。与其他诗人的自我探询不同的是,元辰在进行自省时,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与外界绝缘的真空中,而是把自己放在一个复杂的包括把自己正在参与着的变革的社会中。可以这样说,他追求的自我,不是一个干瘪的空壳,而是一个丰富的主体。正如他对当下社会的探讨尽管严厉,但不是用冷冰冰的手术刀那样,对自己的解剖也不是用冷冰冰的手术刀,而是用一颗游刃于脉流于骨缝的刚正的心灵。尽管他曾用非常辛辣的文风讽刺自己,嘲笑自己,但他并不“叹息”,因为他能处处感受到已作古的父母还在对他“微笑”,也正因为他的根基深植在父母那宽厚的胸怀之内,毫不畏惧地展示自己那“阳光远去不曾照我的背影/暗夜漆黑我独自远行/……打着口哨与野兽接吻”(《一个精致主义者的日常生活》)。又如:“家园建在腿上/宿命行走/如一只雪鹤/在父母的肩背与怀抱之间飞来飞去/雪地里爬行/雪地里蜷伏/甘苦相许”(《雪宴》)。诗人的心也曾被爱胀满过。“十六岁的女服务员/勾引我的目光/……女服务员后来嫁给了我的同事/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也成了我的同事/暗恋中的昔日少女/总在我眼前晃荡”(《水中的木桥》)。 修堰筑堤,歌师喊的是尖利高亢的打硪号子/姑娘们扯起硪啊,呀呵吔呀呵,歌师的心事多啊/呀呵吔呀呵,想着那绣花鞋呀,呀呵吔呀呵/一夜没睡着哟,呀呵吔呀呵/调侃,嬉闹,于此体验到劳动的快乐.(《耳边的歌师》) 歌师是对亡人唱歌,也是对人生的最后送别。对生产生活的回忆与反思成了歌师歌唱的内容,这是对人生的深层次认识。 诗境的本质在于诗歌的诗心为读者所谛听。它与诗歌文本的其他部分存在互文性并共同构成一个有序的意义结构。《雪宴》提供的诗境,与我们当下社会状况和发展历程的语境下的情感志虑及道德实践构成了特定的共同感受,构筑了气息相通、感同身受的美学意涵。 元辰的《雪宴》,时空壮阔,情理典实,汪洋恣肆而情理交融,物我交际而兴会万端。在对大自然的态度上,它承接了传统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但在表达上却又超越了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窠臼,直抒胸臆,直指内心,而无损妙语,明心见性,神会于物,而能打通有我与忘我之境,充分体现出作者的精神追求和人文情操。在语言运用上,努力摆脱寻常的惯用语汇,抵达更真实的语言内核,催生读者的心灵共鸣,唤醒本性和良知,让诗境超越古典意义上的“清逸”“淡远”“脱俗”的澄澈之境,让小我超越自我完善、淡泊宁静的局面,呈现具有时代特性的壮阔宏大的境界、仁爱博大的胸怀。 在悠久绵延的历史长河中,不乏佯狂放诞的隐士和智者,隐士接舆给孔子唱着隐晦的劝谕之歌,唐朝诗人寒山隐居天台山的洞穴,他们热爱着大自然,但却只是作为尘世的旁观者而存在,他们是自足自洽者,是隐逸者,也是悼客。然而,今天已经是隐士无处可隐的时代,丧钟为谁而鸣?毋庸置疑的是,为我们自己,为每一个人。我们应该知道,逝去的悠久灿烂的文化和[[美丽]]河山不能只是去唐诗宋词中沉吟,去水墨丹青中觉踪。 而今,有不少作家诗人通过他们的作品,呼唤悠久灿烂[[文化]]遗产的[[保护]],呼唤生态保护的当下意义,他们倾诉、呐喊、甚而至于控诉,以期唤起民众的警觉和反思,让大众认识到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破坏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程度,这一切不是没有前车之鉴,而是常常在走着前者的覆辙,这是个有先见的社会,却是个争先恐后为已开发的时代,好在国家已在行动,那些摇摇欲坠的文化生态和吱嗄作响的自然生态不再让握利者不管不顾。 ……母亲太过于无私/儿孙便恣意张狂/到处在开腔剥皮/只差将其对穿/我的朋友写了本《一个白痴统治的村庄》的小说/由那个用肉身救赎儿子的母亲/想到地球和地球人的作为”(《我的大三峡》)。 ……歌师是有故事的人/又装一肚子三皇五帝至于今的故事/感悟[[故事]]里的人生/咀嚼[[人生]]里的[[故事]]/镕为一炉/歌师鼓歌/忠孝传家/礼仪人论/才是歌师的正本歌唱/生老病死离不开歌师的祈祷/婚丧嫁娶离不开歌师的祝福/悲喜哀乐离开歌师的引导。……歌师被四旧了/被地富反坏右了/被封建迷信了/被资本主义复辟了/歌师的天空坍塌/爱歌的人偷偷哭泣(《耳边的歌师》)。 孜孜以求/宗师将武学推向极致/孩童在崖顶踩落一块石头,[[结束]]了他的[[性命]]/君王将版图扩张到天边/君后以一包毒药,瓦解了美梦/将军将兵阵演练得出神入化/黑夜里一只流箭,穿透他的心窝/诸葛孔明智算前五百年后五百年,没算准兵败五丈原/铁定的[[悲剧]],人为之奈何.(《绝意逃离的词语》) 诗人元辰把自然生态与文化遗产保护[[问题]]作为诗歌写作的重大题材并且赋予长诗的形式,可以说是当代文学少有的。[[文学]]的反思不再指向别处,而是收转外展的锋芒,直接指向人类的生存理念、[[生活]]观念、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展示出诗人对人类[[责任]]的一种[[担当]],文以载道,关注和干预自然与文化生态保护就是一个莫大的“道”,反映出文学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ref>[http://www.360doc.com/userhome/46305516 个人图书馆网]</ref> ==作者简介== 伍良胜,笔名玖鼎,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820 中国文學總論]] [[Category:825 中國散文論;語體文論;新文學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黛青色的冷峻(伍良胜)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