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22.217.17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黄维垣 的原始碼
←
黄维垣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黄维垣''' (1921年12月15日 — 2015年11月17日) 男, 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有机化学]]家。 早年从事甾体化学和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50年代末转向有机氟化学和含氟材料的研究,曾先后为氟油、氟塑料、氟橡胶、含氟表面活性剂及氟碳代血液在中国的研制成功作出贡献。 1982年发现亚磺化脱卤反应,继而发展了全氟烷基亚磺酸盐和全氟烷基磺酰卤的化学。 ==简历== 1921年12月15日 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 1938年9月至1943年7月 在福建协和大学化学系学习,获理学士学位,助教。 1947年4月至1949年9月 在广州岭南大学化学系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讲师。 1950年2月至1952年6月 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有机化学哲学博士。 1952年7月至1955年6月 美国哈佛大学化学系博士后研究员。 1955年9月至今 历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 1980年11月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4年7月至1988年6月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 1985年9月至1993年9月 当选为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理事。 1986-1990年 中国化学会理事长。 1988-1995年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员。 1989-1992年 化学学报(中,英文版)主编。 1992-1995年 第二届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 ==获奖== 获国防科委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 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 中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1994年获 "何梁何利基金奖", 1997年陈嘉庚化学科学奖, 培养了硕士研究生21名,博士研究生29名。 ==领域简介== 1.甾体化学及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 黄维垣同志早年从事甾体化学及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 其中甾体化学工作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为主要完成人之一,这些工作也为中国甾体药物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有机氟化学研究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发现氟化学中的亚磺化脱卤反应,获1986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从而发展了氟烷基亚磺酸, 氟烷基磺酰溴和磺酰碘的化学,并应用于有机化合物的氟烷基化反应,合成多种氟烷基取代的天然产物如甾体,糖类,氨基酸等, 多种氟烷基取代的芳杂环化合物, 包括卟啉, 杯芳烃等以及新的含氟单体等,并研究部分产物的性能。 2. 共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编著<中国氟有机化学>一书。 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先后为氟油,氟塑料,氟橡胶, 含氟表面活性剂及氟碳代血液的国内研制成功作出重大贡献,这些工作对中国的核工业和航天事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并为中国氟化学工业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 简介 编辑 黄维垣,1921年12月15日出生于福建省莆田市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黄益三曾任福建协和大学和厦门大学教育系教授。母亲操持家务。莆田爱读书的乡风和家庭的熏陶,促使他在少年时即立下“刻苦求学 哈佛大学 ,报效祖国”的大志。他当时的愿望是“做个医生,济世救人”。1938年,黄维垣考入福建协和大学化学系修读医学预科课程。1941年秋考取北平协和医学院,但由于不久北平沦陷,他只能继续留在协和大学化学系学习。由于成绩优异,1943年即毕业前一年就被校方聘为助教。学医未成的他,却由此与有机化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47年,黄维垣与陈玉凤喜结良缘,同年进入广州岭南大学化学系攻读硕士课程,于1949年获硕士学位。其出众的科研才华深得系主任曾朝明教授的赏识,继而被推荐到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哈佛大学期间,他在著名有机化学家L.F.Fieser 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甾体化学的研究,以出色的成绩于1952年获得博士学位。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建立不久,满怀报国热情的他在得到学位后立即申请回国,希望用自己的学识为祖国的建设出力。不料美国移民局却以朝鲜战争为借口,拒绝了他的申请,无奈之下他只能继续留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研究员,但心系祖国一刻也没放弃回国的努力,直到1955年黄维垣才克服了重重困难,踏上了回国的路程。就在此时,他的妻子也得到了赴美留学的签证,为了能让丈夫早日实现报效祖国的夙愿,善解人意的她毅然放弃了自己多年赴美攻读研究生的梦想,而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 回国以后,黄维垣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至今。在此期间历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副院长,《化学学报》和《中国化学》副主编、主编,中国化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成员,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成员,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理事,上海市侨联主席等职,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回国初期,他继续从事甾体化学和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50年代末,为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他毅然放弃了自己所钟爱的专业而无条件地服从国家的安排,带领其他研究人员一起白手起家,开始了有机氟化学和含氟材料的研究。经过数十年的努力,研制成功包括氟油、氟塑料、氟橡胶、含氟表面活性剂、氟碳代血液等一系列含氟材料,并造就了一支优秀的氟化学研究队伍,在较短的时间里使中国的氟化学研究水平赶上了世界少数几个发达国家。为表彰他对氟化学研究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在1986年于法国巴黎举办的氟元素发现100周年的纪念会上,被授予“MOISSAN”奖章。 研究 编辑 黄维垣早期的研究兴趣在中草药的化学成分及甾体化学方面。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就开始了对 《化学学报》 甾体化学的研究。当时甾体药物可的松作为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特效药,曾引起许多药厂的兴趣并争相设法合成。最早的合成路线是以牛胆酸为原料,但路线冗长,收率低,所以合成方法亟需改进。该路线中的关键步骤之一,即是在甾体的C环引进一个氧官能团。在导师Fieser的指导下,黄维垣对这一颇具挑战性的课题进行了研究,他发展了一个新的方法,成功地把牛胆酸的12位羟基转移到11位,极大地改进了该化合物的合成工艺。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他先后在最有影响的国际化学刊物《美国化学会志》上发表了10余篇颇具学术价值的研究论文。回国以后,他继续开展这方面的工作,运用化学转化进行构型相互联系的方法,测定了植物甾醇C24的绝对构型,深得同行的好评。甾体激素的合成与甾体反应研究工作荣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是此项目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1958年,应国防建设的需要,黄维垣的研究方向发生了变化,虽然他十分热爱已从事了多年的天然产物化学的研究工作,但为了祖国的利益,他义无反顾地将研究方向转到国家最需要的领域。开始是硼化学,之后又转向有机氟化学和含氟材料的研究。当时中国的原子能工业异军突起,急需一种在苛刻条件下使用的耐高温的新型润滑油。因传统的润滑油都是油脂类的化合物,在此条件下易燃烧、分解,所以急需研制既有润滑作用,又能在使用过程中不会燃烧的润滑剂。艰巨的任务落到了黄维垣及其同事们的身上。他们选择了含氟有机化合物,因为氟与碳等元素结合生成的许多化合物具有性质稳定、耐高温、抗腐蚀和不易燃烧等特点。当时,氟化学研究中国尚属空白,他们只能因陋就简地开始建立起各种氟化手段,包括电解制氟及电解氟化的装置等。从基本原料做起,经过顽强拼搏,终于研制成功了中国急需的各种含氟油脂和氟塑料、氟橡胶,按时完成了各项军工任务,为中国原子能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全氟润滑油”获国家发明证书,“全氟聚氨酯”和“聚全氟苯”获国防科工委科技成果三等奖(1980年)。 完成军工任务之后,在已经建立的有机氟化学实验室的基础上,黄维垣和他的同事们又开展了一系列民用产品的研究开发。先后研制成功了新型含氟表面活性剂、铬雾抑制剂、氟碳代血液、氟利昂代用品等一大批新型含氟材料,使中国拥有了几乎与西方少数发达国家同等的氟材料品种,为中国氟化学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这个曾一度是氟化学研究空白的国家,如今已崛起成为国际知名的有机氟化学研究中心之一。 镀铬工艺是现代工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早期的镀铬过程中,由于在电镀槽蒸腾的雾气中含有大量的铬酸而直接威胁工人的健康。70年代中期,黄维垣等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的含氟表面活性剂——铬雾抑制剂F53,在1升电镀液中只要加入20~40 毫克的F53,整个电镀液的表面便会泛起一层微小的泡沫,严密地封锁了铬酸雾气的扩散,但并不妨碍电镀分解出来的氢气和氧气的透过。现在,全国有上千家工厂采用此项技术,它不仅使成千上万电镀工人的健康得到了保障,而且有效地控制了环境的污染和铬酸的流失。该成果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82年),同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委科技发明三等奖。 从70年代起,黄维垣又开始了对氟碳携氧剂或称氟碳代血液的研究,这在当时是氟化学领域的前沿课题。他亲自查阅文献资料,与课题组的同事一起详细讨论研究有关方案,确定了新的合成路线,并亲自指导各种实验,及时而有效地解决了研究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难题,经过短短5年的努力,第一代氟碳代血液就在中国诞生了,它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原来仅用于提高血压的人造血浆相比,氟碳代血液具有良好的携氧功能,可以在人体内有效地进行吐故纳新的循环,故被称为“白色血液”。其中“一号乳液”也可以作为离体脏器的保存液。“二号乳液”可用于输注,曾被用于老山前线的抢救手术,挽救了数十名战士的生命。氟碳代血液在中国临床应用上已超过了300余例。“第一代氟碳代血液的合成与扩试”荣获1987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 针对第一代氟碳代血液保存期短及体内滞留时间较长等一些不足,黄维垣和他的同事们紧接着又开始了新一代氟碳代血液的攻关,在他的指导下,第二代氟碳代血液不久也研制成功。与第一代相比,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均有很大改进。“三号氟碳代血液的合成与扩试”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 作为世界著名的氟化学家,黄维垣在进行应用研究的同时,也十分重视基础理论的研究。著名的“亚磺化脱卤反应”就是在他的亲自指导下发现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在有机氟化学中很有实用价值的新反应。在他设计的一类耐高温含氟弹性体的新单体的合成路线中,有一步反应要把一个末端为碘代的全氟磺酰氟还原成相应的亚磺酸盐,他们用亚硫酸盐作为还原剂,在水和二氧六环混合溶剂中进行反应时,意外地发现除了预期的磺酰氟基团被还原成亚磺酸盐外,分子另一端的碘也被转化为亚磺酸盐,这是一个文献上从未报道过的现象,优秀科学家敏锐的洞察力使他意识到这是一个重要的发现,故立即组织人力对这一特殊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细致的工作,他们发现这是一个自由基类型的适应范围很广的反应,除了全氟碘代烷、全氟溴代烷和一些多卤代烷也可以进行类似的转化,因而他们称这一反应为“亚磺化脱卤反应”,并依据反应的自由基特征,发展出了以保险粉(连二亚硫酸钠)为代表的一系列亚磺化脱卤试剂。 全氟或多氟卤代烷是一些最基本的含氟有机原料,通过“亚磺化脱卤反应”,可以在温和的条件下将其高产率地转化为相应的亚磺酸盐,亚磺酸盐又可以被氧化生成全氟磺酸及其盐类。全氟磺酸是一类重要的含氟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用途。过去,这类化合物主要用电解氟化法制取,需要特殊的技术和设备,“亚磺化脱卤反应”为这些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一条实用方便的新途径,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所以该反应一经发现,就引起了中国外同行的高度重视和赞赏,许多实验室争相引用这一反应。美国著名氟化学家D.D.DesMarteau 称其为“氟化学界一个了不起的发现”。1988年,“亚磺化脱卤反应”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科学研究是无止境的。黄维垣并不仅仅满足于他对“亚磺化脱卤反应”的发现,在对该反应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之后,又将目光移到了这一反应在含氟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应用上。因为氟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元素,它的引入往往会引起化合物某些性质的巨大改变,因此最近含氟化合物,特别是分子中含有少数氟原子的化合物极受人们的关注,然而,由于氟原子的特殊性,许多碳氢化合物的反应规律往往并不适用于含氟化合物,这就使如何在有机分子中引入含氟基团的研究成为氟化学领域中一个颇具挑战性的课题。 通过对亚磺化脱卤反应的深入研究,黄维垣及其同事们发现,此反应是通过单电子转移的机制进行的,反应过程中生成的全氟烷基自由基可以被许多有机分子所捕获,从而实现在分子中引入全氟烷基的目的。他们用各种类型的烯烃、炔烃和芳杂环化合物进行反应,在极其温和的条件下将全氟烷基引入到这些分子中,并对产物进行各种化学转化和性能测试。利用这些反应,他们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全氟烷基取代的天然产物,如糖类、甾体化合物、氨基酸、寡肽等以及一些氟烷基取代的芳杂环化合物、卟啉衍生物、冠醚、杯芳烃和许多含氟高分子单体。 在亚磺化脱卤反应的基础上,黄维垣等又进一步对全氟烷基亚磺酸盐及磺酰卤的化学进行了研究。此前,全氟烷基亚磺酸盐由于制备困难,故对其性质知之甚少,“亚磺化脱卤反应”的发现,为这一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在研究过程中他们发现了实现全氟烷基亚磺酸盐、全氟羧酸、全氟磺酸及磺酰卤之间相互转化的一系列反应规律,首次合成了全氟烷基磺酰碘,并发现全氟烷基亚磺酸盐、磺酰溴和磺酰碘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产生全氟烷基自由基,由此发展了多种“全氟烷基化”手段,成功地实现了对烯烃和许多杂环化合物的全氟烷基化反应。这一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全氟烷基亚磺酸盐及磺酰卤的化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该工作已荣获1995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 人物评价 编辑 黄维垣十分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在他几十年的研究生涯中,为国家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自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制度以来,他先后培养了20多位博士和12名硕士。新中国第一位由中国自己授予学位的有机化学博士就是从他的实验室里培养出来的。他治学严谨,学风朴实,对年轻人热情扶持,深受学生和同事们的敬重。现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已经拥有了一支高水平的氟有机化学研究梯队,中国的氟化学研究事业正呈现蒸蒸日上之势。对此,他深情地说:“看到祖国氟化学事业后继有人,是我一生最大的欣慰。” 艰辛的付出迎来了累累的硕果。几十年来,黄维垣先后在中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90余篇,获各类奖项计20次。他对中国氟化学事业的杰出贡献得到了党和人民的肯定,曾被评为上海市及中国科学院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和全国劳动模范,中国共产党第12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8年获国防科工委颁发的“献身国防科技事业荣誉证书”,1994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奖”,并于1998年荣获“陈嘉庚化学奖”。 [[Category:化学家]] [[Category:中国人]]
返回「
黄维垣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