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191.23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麦薲草 的原始碼
←
麦薲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麦薲草</big> ''' |- | [[File:20090102120000-101141.jpg|缩略图|居中|[http://pic.baike.soso.com/p/20090102/20090102120000-101141.jpg 原图链接][https://pic.sogou.com/pics?query=%E9%BA%A6%E8%96%B2%E8%8D%89&w=05009900 来自 搜狗 的图片]]]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 麦薲草(学名:Elymus tangutorum (Nevski)Hand.-Mazz.)是禾本科,披碱草属多年生丛生草本[[植物]]。 植株较高大粗壮,秆高可达120厘米,叶鞘光滑;叶片扁平,下面平滑。穗状花序直立,穗轴边缘具小纤毛, 小穗绿色稍带有紫色,含小花;颖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脉明显而粗糙或可 被有短硬毛,外稃披针形,内稃与外稃等长,脊上具纤毛。 分布于尼泊尔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内蒙古、山西、[[云南]]、甘肃、河北 、甘肃、 青海(玉树 、称多 、门源、泽库、兴海等)、四川、新疆和西藏等省区。主要生长在[[海拔]]3900米左右的山坡、草地上。 麦薲草茎杆粗壮,叶量丰富 ,根系发达,在群落中具有很强地侵占能力,可作为高寒草甸黑土滩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的先锋草种。 中文名麦薲草 拉丁学名Elymus tangutorum (Nevski) Hand.-Mazz. 别 名麦宾草界植物界门被子植物门纲单子叶植物纲目禾本目科禾本科 亚 科早熟禾亚科族小麦族属披碱草属种麦薲草命名者及年代(Nevski)Hand.-Mazz.,1936 ==形态特征== 多年生丛生草本。植株较高大粗壮,秆高可达120厘米,基部呈膝曲状。叶鞘光滑; 叶片扁平,长10-20厘米,宽6-14毫米,两面粗糙或上面疏生柔毛,下面平滑。 穗状花序直立,较紧密,有时;小穗稍偏于1侧,长8-15厘米,粗8-10毫米,穗轴边缘具小纤毛,通常每节 具有2枚而接近先端各节仅1枚小穗;小穗绿色稍带有紫色,长9-15毫米,含3-4小花;颖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 长7-10毫米,具5脉,脉明显而粗糙或可被有短硬毛,先端渐尖,具长1-3毫米的短芒;外稃披针形,全体无毛或仅上 半部被有微小短毛,具5脉,脉在上部明显,第一外稃长8-12毫米,顶生1直立粗糙的芒, 芒长5-11毫米;内稃与外稃等长,先端钝头,脊上具纤毛。 ==生长环境== 麦薲草适应性较强,可以在海拔3000米的中国青海[[高原]]上及川西高原3000-3600米的地带生长,具有较强的抗寒性, 在-35℃的低温下能安全过冬,在中国呼和浩特地区8月初播种,苗期越冬未发现冻死现象。麦薲草属于中生植物, 在孕穗期要求水分较多,此时缺水种子及产草量则受影响。麦薲草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黑钙土、栗钙土及砂壤土均能生长, 以肥沃的壤土生长良好。从种子发芽适宜的酸碱度看pH4-11对期发芽均影响不大, 这说明该草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不甚严格。该草不耐夏季高温。 ==分布范围== 分布于尼泊尔;中国内蒙古、山西、云南、甘肃、[[河北]] 、甘肃、青海(玉树 、称多 、门源、泽库、兴海等)、四川、 新疆和西藏等省区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一般中国北方春播,南方秋播。播后1周即可出苗、多采用单播或者与豆科牧草混播(如紫花苜蓿、沙打旺等)。条播行距15-30厘米, 混播可采用见行条播。麦薲草千粒重4-5克,播种量,单播30千克/公顷,混播减半。播种深度2-3厘米,中国北方干旱地区播后需及时镇压。 ==栽培技术== 苗期生长缓慢,易受杂草抑制,应及时消灭杂草。[[生育]]过程中对水分要求较多,干旱时产量明显下降,应分别在拔节期、 孕穗期、抽穗期及开花期灌水,如条件允许还应在孕穗期、抽穗期结合灌水追施氮肥(一次按150千克/公顷)。 麦薲草种子脱落性强,当大多数穗子中部种子已变黑褐色即可及时收种。收种时间最好在清晨, 刈割后马上运往晒场晾晒、脱粒,以免造成种子损失。 麦宾草20天左右出苗,45天后进入分蘖期,65天后进入拔节期,而后整个生育期都处于营养生长阶段;栽培第2年4月下旬 开始返青,越冬率为95% ,5月中旬开始进入分蘖期,30天后进入拔节期,6月下旬开始孕穗,至7月中旬开始抽穗, 8月初进入开花期,9月中旬进人完熟期,总生育期天数为143天;第3、4年,4月下旬开始返青,大约20天后开始分蘖, 于6月进入拔节期,15天后开始孕穗,至7月下旬开始抽穗,至8月初开始开花,9月上旬进入完熟期,总生育期天数为138天。 麦宾草的生育期天数平均在140天左右。麦宾草生育期随栽培年限延长而缩短,到3龄后生育期基本趋于稳定。 每年在分蘖→拔节期追施尿素150千克/公顷,过磷酸钙300千克/公顷。 麦宾草具有良好的栽培性能,栽培当年干草产量为1266.8千克/公顷;第2年干草产量为7959.4千克/公顷、种子产量为1000.2千克/公顷; 第3年干草产量为6462.4千克/公顷、种子[[产量]]为880.6千克/公顷;第4年干草产量为524.1千克/公顷,种子产量为790.5千克/公顷。 ==主要价值== 草质柔弱,无有异味,是各种牧畜喜食,尤其以大家畜为宜。该草叶量中等,以第一年草群、再生草孕穗期营养枝叶量最丰富。 麦薲草可以青饲(放牧)、刈割调制干草,也可以青贮,以干草利用量最为普遍。 麦薲草茎杆粗壮,根系发达,在群落中具有很强地侵占能力,栽培当年高度可达到16厘米,盖度达到60%, 第2年株高可达到110厘米,盖度达到96%,表现出了很好的生态性能, 是适合中国三江源区黑土滩退化草地植被恢复与重建的优良草种。<ref>[https://www.med66.com/new/201206/ls201206119845.shtml 麦薲草],搜狗, 2012-06-11</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麦薲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