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88.140.23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麗閣巴士總站 的原始碼
←
麗閣巴士總站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麗閣巴士總站'''<br><img src="http://www1.centamap.com/centamap1/busstop/P3419421612.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hk.centamap.com/gbus1/ibusstopprint.aspx?itemid=KLN13P_1_99&lg=b5 圖片來自centamap]</small> |} '''麗閣巴士總站'''<ref>[http://www.tco.gov.hk/tc_chi/legislation/open_air_ptfs_list.html 2010年劃定為禁止吸煙區的露天公共運輸設施] ,[[衞生署控煙辦公室]]</ref>(英語:'''Lai Kok Bus Terminus''')位於[[香港]][[九龍]][[深水埗區]][[深水埗]][[東京街]][[麗閣邨]]麗葵樓及[[麗閣商場]]外,對面為[[長沙灣邨]],為一個露天坑狀[[巴士總站]]。現時有2條巴士路線以此為總站。 ==總站路線資料== ===九龍巴士6F線=== 九龍城碼頭 ↔ 麗閣 於1984年11月22日配合九龍巴士26線服務重組投入服務,途經土瓜灣、紅磡、油麻地及旺角。 ===九龍巴士13P線=== 寶達 → 麗閣 於2003年1月20日投入服務,途經秀茂坪邨、和樂邨、觀塘市中心、九龍灣、太子道東、亞皆老街及旺角(九龍灣至旺角一段不停站),只於平日上午繁忙時間提供服務,為九龍巴士13D線的特別班次。 ===深水埗區=== '''深水埗區'''({{lang-en|'''Sham Shui Po District'''}})是[[香港行政區劃|香港十八行政區]]之一,位處[[九龍]]西北。北面以[[琵琶山 (香港)|琵琶山]]、[[尖山 (香港)|尖山]](以[[尖山隧道]]九龍出入口)和[[筆架山 (香港)|筆架山]]與[[沙田區]]為界,南以[[界限街]]與[[油尖旺區]]為界,西面以[[昂船洲]]新填海區及西北面以[[呈祥道]]和[[荔景山路]]與[[葵青區]]為界、東面以[[港鐵]][[東鐵綫]]路軌與[[九龍城區]]接壤。根據[[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深水埗區的[[人口]]有405,869人<ref name=pop1/>,面積約948[[公頃]]。 == 地理 == 深水埗區包括[[深水埗]]、[[長沙灣]]、[[荔枝角]]、[[蘇屋]]、[[石硤尾]]、[[又一村]]、[[大窩坪]]、[[昂船洲]]南部(即[[昂船洲政府船塢]]、[[昂船洲海軍基地]]、[[昂船洲污水處理廠]]等地,而非因1990年代填海工程而成為[[葵涌貨櫃碼頭]]範圍的部分)。 深水埗區西北面以[[呈祥道]]及[[荔景山路]]為界,因此一部分被人視為九龍的地區,如[[九華徑]]、[[華荔邨]]等,實際都屬於[[葵青區]],而[[清麗苑]](在荔景山道以南呈祥道以北)及[[盈暉臺]]則是深水埗區的範圍。 由於[[深水埗區]]東面及南面則以[[港鐵]]東鐵綫路軌及[[界限街]]為界,因此界限街(至港鐵東鐵綫之前一段)以南的地區,包括部份[[汝州街]]、[[基隆街 (香港)|基隆街]]、[[大南街]]及[[荔枝角道]],屬[[油尖旺區]],而位於港鐵東鐵綫路軌以西九龍塘的[[又一城]]、[[香港城市大學]]、[[又一村]]等,屬於'''深水埗區''',而非[[九龍城區]]。 == 歷史 == 早在[[新石器時代]],長沙灣附近就已經有人居住。位於[[李鄭屋邨]]的[[東漢]]古墓——[[李鄭屋古墓]],引證了香港的滄海桑田,因為從發掘的經過,發現當時古墓在建造之時位於海邊,但發掘的時候位於山邊的古墓與海邊已有一段距離。 深水埗區一帶位處[[界限街]]以北,屬於[[新九龍]]地區,因此到了1898年才由[[英國]]管治。當時區內一帶主要有[[九華徑]]、[[長沙灣]]、[[深水埗]]及[[九龍塘]] (九龍塘原屬於深水埗區內的一個小村落)。四個主要聚居地,人口約3,000人,居民主要靠務農、種花、捕魚及航運貨物維生。深水埗是當時一帶的[[市集]],並設有一個碼頭將貨物轉運到[[香港島]]。深水埗便因該碼頭而得名。 1920年代起,政府發展[[旺角]]一帶,其北部的深水埗及長沙灣一帶也相應被發展。加上當時海外華僑的投資,使該區成為戰前九龍的主要工業區,設有[[紡織]]、[[製衣]]、[[五金]]及[[搪瓷]]工廠。 1940年代末,大批難民從中國大陸(主要是廣東省)移入香港,當中不少人在深水埗區內興建木屋。1953年的[[石硤尾大火]],使很多災民失去家園,令香港政府在該處興建香港第一個[[公共房屋]]——[[石硤尾邨]]。 自1960年代起,隨著[[香港工業]]迅速發展,深水埗區的工業發展也日益蓬勃,加上區內興建了大量公共房屋,使該區至1990年代一直是最多人口的行政區。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442 道路工程;鐵路工程]]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Lang-en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麗閣巴士總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