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9.63.21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高智周 的原始碼
←
高智周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東亞男性歷史人物 |名稱 =高智周 |身份 = |國家 = 唐朝、義興人 |屆數 = |最高職務 = 銀青光祿大夫 |前任 = |繼任 = |job = |畫像= |說明= |姓= |名= |姓名=高智周 |字= |官職 = 秘書郎→中書侍郎 |封爵 = |封號 = |位號= |位階 |御稱號 =<!--日本皇族之稱號--> |宮號1 =<!--日本皇族之宮號--> |宮號2 =<!--朝鮮王族之宮號--> |封地 = |神號 = |尊號 = |族裔 = |旗籍 =<!--清朝旗人專用--> |氏族 = |府邸 = |世系 = |初名 = |乳名 = |幼名 =<!--日本人用--> |兒名 =<!--朝鮮人用--> |童名 =<!--琉球人用--> |小字= |號= |法號= |院號= |其他名號= |出生年=602年 |出生地=[[常州]][[晉陵人]] |婚年= |逝世年=683年 |逝世地=[[唐长安城|长安城]] |諡號= |墳墓= |父親= |嫡母= |母親= |妻= |婚姻名份= |妻之父= |妻之母= |妻之嫡母= |妻之元配= |妻之正室= |妻之繼室= |妻之平妻= |妻之側室= |兄弟= |姊妹= |嫡兄弟= |嫡姊妹= |庶兄弟= |庶姊妹= |同胞兄弟= |同胞姊妹= |異母兄弟= |異母姊妹= |異父兄弟= |異父姊妹= |繼兄弟= |繼姊妹= |子=武继植、武氏 |女= |養子= |養女= |繼子= |繼女= |其他親屬= |經歷= |著作= [[兩唐書志]] |注釋=}} '''高智周'''({{bd|602年||683年|catIdx=G}}),[[常州]][[晉陵]]人,[[唐朝]][[官員]],[[唐高宗]]年間為[[宰相]]。 == 生平 == 父親是高子長,曾是[[隋朝]]的秘書學士。高智周生於[[隋文帝]][[仁壽]]二年(602年)。<ref>《[[新唐書]]》卷七十一</ref>高智周年輕時好學,中[[進士]]。<ref name=BT185-1>[[:s:舊唐書/卷185上|《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五上]]</ref><ref name=NBT106>[[:s:新唐書/卷106|《新唐書》卷一百零六]]</ref> 高智周年輕時曾和[[郝處俊]]、[[來濟]]、[[孫處約]]一同投靠[[江都]]人[[石仲覽]]。石仲覽傾家蕩產結交四人,要四個人談談自己所期望的事。高智周等三人都說大丈夫除非不做官,否則就要做宰相,只有孫處約說恐怕做不了宰相,只求做舍人。石仲覽讓相工看相,相工對他說:“高智周的顯貴,君是看不到了。來濟會早顯達但最終受挫,高智周晚顯達但長壽。我聽聞很快上升的人容易跌倒,慢慢上進的少禍患,這是天道。”石仲覽死後,四人愈發顯貴,<ref name=NBT106/>最終都做了宰相。<ref>[[:s:新唐書/卷105|《新唐書》卷一百零五]]</ref> 高智周得補越王府參軍,又累補[[費縣]]令,俸祿比縣丞、縣尉高,他把自己的俸祿平均分給他們。治下政策和教化推行得很好,百姓和官吏刻石讚頌他。唐高宗年間,作為當時的豪俊之士,為[[黃門侍郎]]兼檢校太子左庶子[[薛元超]]表薦,<ref>[[:s:舊唐書/卷073|《舊唐書》卷七十三]]</ref>以才聞名當時;<ref>[[:s:新唐書/卷098|《新唐書》卷九十八]]</ref><ref>[[:s:中書令汾陰公薛振行狀|楊炯《中書令汾陰公薛振行狀》]]</ref>與[[劉禕之]]、[[孟利貞]]、[[郭正一]]都以文才知名,時人號為劉、孟、高、郭,後來都在昭文館當值。<ref>[[:s:舊唐書/卷087|《舊唐書》卷八十七]]</ref><ref>[[:s:新唐書/卷117|《新唐書》卷一百一十七]]</ref>後高智周得授秘書郎、[[弘文館]]直學士,參與編撰[[皇太子]][[李弘]]主編的《[[瑤山玉彩]]》、《[[文館辭林]]》等。曾複盤棋譜、背誦碑文,都沒有錯誤。三遷至蘭台大夫。與司文郎中[[賀凱]]、司經大夫[[王真儒]]等因擅長儒學,得詔授為太子侍讀。[[總章]]元年(668年),請假回鄉葬父母,對親近的人說:“知進而不知退,是取患之道。”於是稱病辭官。<ref name=BT185-1/><ref name=NBT106/> 高智周後被起複,授[[壽州]][[刺史]],為政寬容有恩惠,百姓為其所安。他每次拜訪鄉間,都先召見學官,見學生就考試他們的講誦,問以經典大義及時政得失,然後才問耕田、訴訟之事。[[鹹亨]]二年(671年),召拜正諫大夫,兼檢校禮部侍郎。 [[儀鳳]]元年(676年)六月遷黃門侍郎,授[[同中書門下三品]]為[[實質宰相]],兼修國史。儀鳳年間,高智周與[[左僕射]][[劉仁軌]]、[[右僕射]][[戴至德]]、[[侍中]][[張文瓘]]、[[中書令]][[李敬玄]]、右庶子郝處俊、黃門侍郎[[來恒]]、太子右庶子[[李義琰]]、吏部侍郎[[裴行儉]]、[[馬載]]、兵部侍郎[[蕭德昭]]、[[裴炎]]、工部侍郎[[李義琛]]、刑部侍郎[[張楚金]]、金部郎中[[盧律師]]等奉命刪緝格式,於儀鳳二年(677年)二年撰定奏上,即《永徽留本司格後》十一卷。<ref>[[:s:舊唐書/卷050|《舊唐書》卷五十]]、[[:s:新唐書/卷058|《新唐書》卷五十八]]皆作高智周在此時已是左庶子。</ref>先前李弘於[[上元 (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去世後,其弟[[章懷太子|李賢]]被立為皇太子。儀鳳二年三月,高智周被任為太子左庶子。當時[[崔知溫]]、[[劉景先]]修國史,高智周與郝處俊也一同監修。[[調露]]元年(679年)十一月,轉[[御史大夫]],罷相。<ref>[[:s:舊唐書/卷005|《舊唐書》卷五]]</ref><ref>[[:s:新唐書/卷003|《新唐書》卷三]]</ref>早在[[唐太宗]][[貞觀]]年間,太子洗馬兼崇賢館學士兼侍讀[[許叔牙]]曾撰《毛詩纂義》十捲進于當時的皇太子即唐高宗,高智周曾對人說:“凡是想談論《[[詩經]]》的,必須先讀此書。”<ref>[[:s:舊唐書/卷189上|《舊唐書》卷一百八十九上]]</ref><ref>[[:s:新唐書/卷198|《新唐書》卷一百九十八]]</ref> [[永隆]]元年(680年)八月,時已失寵于高宗有權勢的妻子[[武皇后]](後世稱[[武則天]])的李賢被控[[謀反]],高智周奉命與宰相中書侍郎薛元超、黃門侍郎裴炎及法官等審理此案,於[[東宮]]馬坊搜得甲胄數百,李賢被判有罪,遭[[廢黜]][[流放]]。<ref>[[:s:舊唐書/卷086|《舊唐書》卷八十六]]</ref><ref>[[:s:新唐書/卷081|《新唐書》卷八十一]]</ref><ref>[[:s:資治通鑒/卷202|《資治通鑒》卷二百零二]]</ref>高智周累次上表堅請辭職,高宗讚賞他,拜[[右散騎常侍]]。又請[[致仕]],獲准。 [[永淳]]二年(683年)十月,卒於家,年八十二,贈[[越州]]都督,<ref name=BT185-1/>諡'''定'''。<ref name=NBT106/> == 參考資料 == {{reflist}} [[Category:唐朝宰相]] [[Category:唐朝军政人物]]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BD/isYea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B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Date.isMD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東亞男性歷史人物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東亞男性歷史人物/親屬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Infobox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Navbar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高智周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