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5.206.22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高原反应 的原始碼
←
高原反应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高原反应</big> ''' |- | [[File:高原反应.jpg|缩略图|居中|高原反应<br>[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595178964443&di=f975c73d8e8b651561a67de327cda64a&imgtype=0&src=http%3A%2F%2Fimage.bitauto.com%2Fdealer%2Fnews%2F100030649%2F4d8cdd52-d30d-41ec-a024-5f021731b9ec.png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别 称''':高原病、高山病 '''英文名称''' :high altitude reaction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常见病因''' :低压低氧环境和人体的适应力不相符 '''常见症状''' :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 |} {{medical}} '''高原反应'''(high altitude reaction),亦称高原病、高山病,严格说是高原病的一种分型。是人体急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不适,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常为前额和双颞部跳痛,夜间或早晨起床时疼痛加重。肺通气增加如用口呼吸,轻度活动等可使头痛减轻。高原病根据发病急缓分为急性、慢性两大类,再根据低氧突出损害的器官系统进行临床分型。 ==病因== [[高原反应]]的发病率与[[上山速度]]、[[海拔高度]]、[[居住时间]]以及[[体质]]等有关。一般来讲,平原人快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时,50%~75%的人出现高原反应,但经3~10天的习服后症状逐渐消失。本病的发生老年人低于青年人,女性低于男性;高原反应的发生率与男性的体重指数呈正相关,与女性的体重指数无关,说明肥胖男性易感性大。 ==临床表现== [[高原适应不全]]的速度和程度决定高原病发生的急缓和临床表现。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分为3种类型,即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彼此可互相交叉或并存。慢性高原病(chronic mountain sickness)又称Monge病,较少见。主要发生在久居高原或少数世居海拔4000m以上的人。有慢性高原反应、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原血压改变和高原心脏病4种临床类型。急、慢性高原反应是急、慢性高原病的最轻型。 ===[[急性高原反应]](acute high-altitude reaction)=== 很常见。未适应者一天内进入高原地区后6~24小时发病,出现双额部疼痛、心悸、胸闷、气短、厌食、恶心和呕吐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与饮酒过量时表现相似。有些病例出现口唇和甲床发绀。通常在高原停留24~48小时后症状缓解,数天后症状消失。少数可发展成高原肺水肿和(或)高原脑水肿。 (1)由平原快速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或由高原进入海拔更高地区,在数小时或1~3天内发病。 (2)有下列表现之一或一种以上者应考虑本病:①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胸痛、失眠、嗜睡、食欲减退、腹胀、手足发麻等症状,经检查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者。评价症状的程度主要依据头痛及(或)呕吐的程度(轻、中、重度),并结合其他症状。②休息时仅表现轻度症状如心慌、气短、胸闷、胸痛等,但活动后症状特别显著者。③有下列体征者,如脉搏显著增快、血压轻度或中度升高(也有偏低),口唇及(或)手指发绀,眼睑或面部水肿等。 (3)经吸氧,或适应1~2周,或转入低处后上述症状或体征明显减轻或消失者。 ===[[慢性高原反应]](chrollic high altitude reaction)=== 是急性高原反应持续3个月以上症状不消失者,表现头痛、头晕、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心悸、气短、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手足麻木和颜面水肿,有时发生心律失常或短暂性昏厥。 ==检查== *1.[[接触高原的状况]]:初次进入高原或回到平原居住一段时间后重返高原,或从高原至另一更高处。 *2.发病地区的[[海拔高度]]。 *3.从进入高原到[[发病经历的时间]]。 *4.发病有无明显的[[诱因]],如登高速度过急、体力活动过大、寒冷或气候改变、饥饿、疲劳、失眠、晕车、情绪紧张、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 *5.[[病后]]有无经吸氧或转往低处(3000m以下)病情自然好转史。 *6.进入[[高原前]]或发病前有无类似症状发作。 *7[[血液学检查]]:急性高原病患者可有轻度白细胞数增多;慢性者红细胞计数超过7.0×1012/L,血红蛋白浓度超过180g/L,血细胞比容超过60%。 *8.[[心电图检查]]:慢性高原心脏病患者表现电轴右偏、肺型P波、右心室肥大劳损、T波倒置和(或)右束支阻滞。 ==诊断== ===[[急性高原反应]]=== [[急性高原]]反应进入海拔3千米以上时,第1~2日症状最明显,后渐减轻,大多6~7日基本消失,少数可持续存在。主要表现为头痛、记忆与思维能力减退及失眠、多梦等。呼吸深、频率增加、心动过速。部分患者有发绀、血压升高。 ===[[慢性高原反应]]=== [[急性高原]]反应持续3个月以上症状仍然持续存在,可有[[心悸]]、[[气短]]、[[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手足麻木]]、[[颜面水肿]],有时发生[[心律失常]]或[[短暂性昏厥]]。 ==鉴别诊断== [[高原反应]]主要与[[病毒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等相鉴别。流感常有咽喉痛,打喷嚏,鼻塞,流涕,发热,头痛,以及全身肌肉痛。高原反应一般不发烧,无上呼吸道其他症状,无肌肉痛。此外,晕车、急性胃肠炎、饮酒过量,剧烈运动,脱水可导致严重头痛,恶心,呕吐,尿少等类似高原反应的症状,应进行鉴别。 ==治疗== ===[[急性高原反应]]=== (1)[[休息]] 一旦考虑急性高原反应,症状未改善前,应终止攀登,卧床休息和补充液体。轻症者可不予处理,一般经适应1~2周症状自行消失。 (2)[[氧疗]] 经鼻管或面罩吸氧(1~2L/min)后,几乎全部病例症状缓解。 (3)[[药物治疗]] 头痛者应用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普鲁氯哌嗪;恶心呕吐时,肌注丙氯拉嗪(或甲哌氯丙嗪);反应较重者酌情选用镇痛、镇静、止吐等药物对症治疗,如去痛片、地西泮、甲氧氯普胺等。头痛及呕吐还可用“氨扑苯”及“消呕宁”,后者主要作用于呕吐中枢而对其他区域无抑制作用。严重病例,口服地塞米松或地塞米松和乙酰唑胺联合应用。 (4)[[宜地治疗]] 症状不缓解甚至恶化者,应尽快将患者转送到海拔较低的地区,即使海拔高度下降300m,症状也会明显改善 ===[[慢性高原反应]]=== (1)[[宜地治疗]] 在可能情况下,应转送到海平面地区居住。 (2)[[氧疗]]重症者夜间给予低流量吸氧(1~2L/min)能缓解症状。可予间断或持续吸氧,不主张长时间吸氧,因有碍机体对低氧环境习服。必要时可用轻缓利尿剂如醋氮酰胺或用氨茶碱口服等治疗。 (3)[[药物]] 乙酞唑胺或酯酸甲经孕酮,能改善氧饱和度。 (4)[[静脉放血]] 静脉放血可作为临时治疗措施。 治疗基本原则是[[早期诊断]],避免发展为严重高原病。轻型患者无特殊治疗,多数人在12~36小时内获得充分适应后,症状自然减轻或消失。 ==预防== 进入高山前应对[[心理]]和[[体质]]进行[[适应性锻炼]],如有条件最好在低压舱内进行间断性低氧刺激与习服锻炼,使机体能够对于由平原转到高原缺氧环境有某种程度的生理调整。目前认为除了对低氧特别易感者外,阶梯式上山是预防急性高原病的最稳妥、最安全的方法。专家建议,初入高山者如需进4000m以上高原时,一般应在2500~3000m处停留2~3天,然后每天上升的速度不宜超过600~900m。到达高原后,头两天避免饮酒和服用镇静催眠药,避免重体力活动,轻度活动可促使习服。避免寒冷防冻,注意保温,主张多用高碳水化合物饮食。避免烟酒和服用镇静催眠药,保证供给充分液体。上山前使用乙酰唑胺,地塞米松,刺五加,复方党参,舒必利等药对预防和减轻急性高原病的症状可能有效。有器质性疾病、严重神经衰弱或呼吸道感染患者,不宜进入高原地区。 ==预后== [[急性高原]]反应经[[及时诊断]]和[[积极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参考来源== *张早华,宋兰芝. 狭叶红景天预防高原反应的研究. 《 中药材 》 , 1989 *张西洲,杨海军,哈振德等. 6种药物对部队进入海拔5200m急性高原反应预防效果的对比观察. 《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 , 2003 *张世范,吴天一.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急性高原反应综合征的关联性研究和思考. 《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 , 2007 *张必科,张丽杰,曹秋野等. 玉树地震外来卫生应急人员急性高原反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 , 2011 *隆敏,覃军,黄岚,田开新等. 自主神经功能在急性高原反应发病中的意义. 《 解放军医学杂志 》 , 2007 ==文献来源== {{reflist}}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Category:418 藥學;藥理學;治療學]] [[Category: 360 生物科學總論]] [[Category:415 西医学]]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edical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Argument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Hatnote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高原反应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