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17.12.218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高乌头 的原始碼
←
高乌头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1375高乌头.jpg|thumb|350px|right|[https://plant.cila.cn/zhiwutu/tujian/1375.jpg 原图链接][https://plant.cila.cn/tujian/gaowutou.html 图片来自园林植物网]]] '''高乌头'''(学名:Aconitum sinomontanum Nakai)是毛茛科乌头属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长达20厘米,圆柱形,粗达2厘米。茎高(60-)95-150厘米,中部以下几无毛。基生叶1枚,与茎下部叶具长柄;叶片肾形或圆肾形。总状花序长(20-)30-50厘米,具密集的花。蓇葖长1.1-1.7厘米;种子倒卵形,密生横狭翅。6-9月开花。 分布于中国四川、贵州、湖北西部、青海东部、甘肃南部、陕西(、山西及河北。生长于山坡草地或林中。 根药用,治心悸、胃气痛、跌打损伤等症。 * 中文名:高乌头 * 学 名:Aconitum sinomontanum Nakai * 别 称:穿心莲、麻布袋、曲芍、龙骨七、花花七、簑衣七、九连环、龙蹄叶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毛茛目]] * 科:[[毛茛科]] * 亚 科:[[金莲花亚科]] * 族:[[翠雀族]] * 属:[[乌头属]] * 亚 属:牛扁亚属 * 组:牛扁组 * 种:高乌头 * 命名者及年代:Nakai,1935 == 形态特征 ==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长达20厘米,圆柱形,粗达2厘米。茎高(60-)95-150厘米,中部以下几无毛,上部近花序处被反曲的短柔毛,生4-6枚叶,不分枝或分枝。基生叶1枚,与茎下部叶具长柄;叶片肾形或圆肾形,长12-14.5厘米,宽20-28厘米,基部宽心形,三深裂约至本身长度的6/7处,中深裂片较小,楔状狭菱形,渐尖,三裂边缘有不整齐的三角形锐齿,侧深裂片斜扇形,不等三裂稍超过中部,两面疏被短柔毛或变无毛;叶柄长30-50厘米,具浅纵沟,几无毛。 总状花序长(20-)30-50厘米,具密集的花;轴及花梗多少密被紧贴的短柔毛;苞片比花梗长,下部苞片叶状,其他的苞片不分裂,线形,长0.7-1.8厘米;下部花梗长2-5(5.5)厘米,中部以上的长0.5-1.4厘米;小苞片通常生花梗中部,狭线形,长3-9毫米;萼片蓝紫色或淡紫色,外面密被短曲柔毛,上萼片圆筒形,高1.6-2(-3)厘米,粗4-7(-9)毫米,外缘在中部之下稍缢缩,下缘长1.1-1.5厘米;花瓣无毛,长达2厘米,唇舌形,长约3.5毫米,距长约6.5毫米,向后拳卷;雄蕊无毛,花丝大多具1-2枚小齿;心皮3,无毛。蓇葖长1.1-1.7厘米;种子倒卵形,具3条棱,长约3毫米,褐色,密生横狭翅。6-9月开花。<ref>[https://wenku.baidu.com/view/383bb9fb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af.html 高乌头的研究进展]</ref> == 主要价值 == 根有毒,可入药,具有温中止痛、散寒燥湿的作用,用于治疗风寒、关节冷痛或麻木瘫痪、跌打损伤等。从高乌头根中提取的高乌甲素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常用于癌症的治疗,并且因其无成瘾无蓄积而优于吗啡和杜冷丁。 == 相关研究 == 20世纪80年代,中国西北师范大学韦璧瑜教授研制的国家一级新药“氢溴酸高乌甲素”镇痛效果好、无成瘾性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该药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 近种区别 == 高乌头与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 Worosch.)相近,后者花序有开展的短腺毛,萼片颜色较淡可与本种区别。该种也近紫花高乌头(Aconitum septentrionale Koelle),后者的叶片背面有较长的直毛,花序有开展的腺毛而与本种不同。 == 主要变种 == 毛果高乌头(Aconitum sinomontanum var. pilocarpum W. T. Wang)与高乌头的区别:子房有贴伏的短柔毛;花丝多全缘。分布于中国四川西北部(马尔康、龙日坝)。生长于海拔3100-3600米间山地林中。 狭盔高乌头(Aconitum sinomontanum var. angustius W. T. Wang)与高乌头的区别:叶片深裂至本身长度3/4处,中央裂片较宽,多为菱形;花梗较短,长4-10毫米;上萼片很细,中部粗2.5-4毫米。分布于中国广西东北部(全州)、湖南(衡山、雪峰山等地)、江西(武功山、庐山)、安徽(黄山)。生长于海拔1400-1600米间山谷较阴湿处。根有毒,可供药用,治疮疖、跌打损伤。 == 产地生境 == 分布于中国四川(在东南部及东北部分布于海拔1150-2000米间,在西部2300-3550米间)、贵州、湖北西部、青海东部(海拔1750-2900米间)、甘肃南部(海拔一般在1600-2700米,在岷山达3700米)、陕西(太白山,海拔3100米)、山西及河北(海拔1000-2400米间)。生长于山坡草地或林中。 == 繁殖方法 == === 播种 === 选生长健壮、叶片大、无病虫害的野生高乌头作为采种苗进行采种,经干燥后得到野生高乌头种子;配制育苗土壤;野生高乌头种子的处理:将野生高乌头种子与沙子拌匀,经沙藏处理后,得到处理后的野生高乌头种子;将处理后的野生高乌头种子用氯化汞溶液灭菌,经淘洗、沥干后,即得野生高乌头无菌种子。在数个营养钵中装入育苗土壤,然后每个营养钵中放入野生高乌头无菌种子2-3粒,覆育苗土壤后放入阳畦内,覆膜保湿后,即得高乌头种苗。该方法可使野生高乌头种子从无性繁殖转变为有性繁殖,从而实现人工规模化种植。采用该方法后出苗率可达到60%以上。 === 分株 === 选择种植高乌头的山地的海拔高度为1300-1450米,透光度较好的疏林下;选择排水良好的沙质或富含腐殖质的土壤,除尽杂草荆根,整理成长7-10米,宽1.2米,深0.25米的小畦,每平米施发酵腐透的牛羊粪2.5-3千克;分株时,将整个高乌头植株地下部分挖出,去除附土和腐烂干瘪的老根,按其自然分段处分开,每丛植株带有1-2个饱满的芽,栽种植深度在芽尖低于土面2-3厘米;对栽种好的植株进行浇水施肥后即可。利用该方法种植高乌头,其不需要增加任何化肥和施洒农药,且该方法繁育种植高乌头的存活率达90%以上。 === 组织 === 材料:野生高乌头采自中国甘肃永登。将去掉茎叶的高乌头埋于取自其生长地的土壤中。当高乌头根部幼芽出土。长至5厘米左右时,取其嫩叶及其叶柄。 外植体灭菌:将高乌头的嫩叶及叶柄先用软毛刷在加有洗浩精的清水中轻轻刷洗,流水冲洗干净后。放人2%硫代硫酸钠溶液中浸泡30分钟,然后用75%酒精消毒30秒。再在加入1滴吐温80的0.1%的升汞中表面消毒8分钟,无菌水冲洗6-8次以上。用无菌滤纸吸干表面水分。 培养基:愈伤诱导培养基:①MS+2,4-D4毫克/升,②MS+2,4-D 3毫克/升+6-BA 0.5毫克/升;愈伤增殖培养基:③MS+2,4-D 2毫克/升+6-BA 0.5毫克/升;愈伤分化培养基:④MS+2,4-D 0.2毫克/升+ 6-BA 1毫克/升+NAA 0.5毫克/升;不定芽增殖培养基: ⑤MS+2,4-D 0.2毫克/升+6-BA 0.5毫克/升+NAA 0.1毫克/升;生根培养基:⑥1/2MS+IBA1.5毫克/升+活性炭300毫秒/升。以上培养基均附加30克/升蔗糖,0.8%琼脂,N-乙烯基-2-吡咯烷酮(PVP)2克/升,pH5.8。 培养条件:培养温度(22±2)℃,光照强度1500-2000勒克斯,光照时间12小时/天。 愈伤诱导及分化增殖:在超净工作台上将灭过菌的嫩叶及叶柄分别切成1厘米和0.5厘米左右,接种到培养基①②中,遮光培养,10天后出现明显愈伤组织。15天后,转到愈伤增殖培养基③中进行增殖,30天后转到分化培养基④中。14天后愈伤表面长出乳白色或淡黄色的突起,后有大量绿色不定芽生成。将不定芽小心分开接种到不定芽增殖培养基⑤中进行增殖,芽平均增殖系数可达5-6倍以上。 生根:当不定芽长到2-3厘米左右时,可切下转到生根培养基⑥中进行不定根的诱导,14天左右生根。开始时根尖明显且生长良好,但随着根的不断伸长。根尖会发生褐变,因此要在加有适量活性炭的培养基中进行生根,25天后,平均生根达10条以上。生根率达95%以上。 == 栽培技术 == 炼苗与移栽:生根诱导培养30天左右后, 在自然光下炼苗7天左右,再打开瓶口,加入适量无菌水。3-4天后小心取出生根苗,洗净基部琼脂。植入经过消毒壤土和细沙1:1的混合基质中,放在半阴通风处,先附上保鲜膜,期间浇灌1/4MS营养液,10天后将膜逐渐揭开,直到完全敞开,成活率可达75%以上。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高乌头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