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9.229.207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马剑银 的原始碼
←
马剑银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马剑银 '''<br><img src="https://law.bnu.edu.cn/images/content/2018-04/20180428100936569602.jpg " width="180"></center><small>[https://law.bnu.edu.cn/szdw/byjs/zzjs/48099.htm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small> |} '''马剑银''',男,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人物履历== === 教育背景 === 南京大学 法学学士(2001,经济法学) 清华大学 法学硕士(2005,法学理论) 清华大学 法学博士(2009,法学) === 工作经历 === 2005-2006 法制日报社,编辑、记者 2009-201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 2011至今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讲师、副教授 ==研究领域== 法理学;法社会理论与法哲学;立法学与公共政策分析;比较法与法文化研究;法治与宪制研究;公益慈善与非营利法制研究等 ==研究成果== === 论文 === * →“想象”他者与“虚构”自我的学理表达——有关《法律东方主义》及其中国反响,《交大法学》,2017(3)(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 * →孟德斯鸠语境中的“法”及其精神——重读《论法的精神》,《清华法学》,2016(6)(CSSCI来源期刊,CLSCI)。 * →Consensus and Divergences of the Legal Definition of “CI-SHAN”: An Observation and Critique on the Legislation of The Charity Law of PRC,8/2 The China Nonprofit Review, 2016.(国外英文期刊,brill出版社,ISSN:1876-5092) * →“慈善”的法律界定,《学术交流》,2016(7)(CSSCI来源期刊)。 * →《慈善法》实施之观察(2016-2017), 《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皮书研究报告系列)。 * →《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的制定与实施,《社会体制蓝皮书:中国社会体制改革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皮书研究报告系列)。 * →中国慈善法立法观察,《慈善蓝皮书: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皮书研究报告系列)。 * →慈善立法的基本争议——以2014年为基本语境,《公益蓝皮书:中国公益慈善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皮书研究报告系列)。 * →中世纪欧洲封建法的前世今生,《比较法研究》,2015(3)(CSSCI来源期刊,CLSCI) * →英美法在近代中国:1840-1949,《外国法制史研究》,第15卷,2013(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2012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 * →英美宪政的近代中国之旅——反思从戊戌变法到“四六宪法”的宪政认知与实践,《清华法治论衡》,第17辑,2013(CSSCI收录集刊)。 * →Civil Society:在现实与话语之间,《中国非营利评论》,第10卷,2012(CSSCI收录集刊)。 * →破解中国公益组织的治理困境,《2011年中国社会组织理论研究文集》,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本文获得2011年度民政部中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理论研究部级课题三等奖,省部级三等奖) * →《从生活世界到公共领域——哈贝马斯公民社会理论的话语基础》,《中国非营利评论》,第7卷,2010。 * →《哈贝马斯的基本权利观——商谈论视角的重构》,《北大法律评论》,第11卷第1辑,2010(CSSCI收录集刊)。 * →《通过公共领域的立法民主——商谈论视角下的立法过程模型》,《清华法治论衡》,第11辑(“走向民主的时代”专号),2009(CSSCI收录集刊)。 * →《法律移植的困境:现代性、全球化与中国语境》,《政法论坛》,2008(2)(CSSCI来源期刊;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录,刊于2008年第3期;中国法学会“第三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三等奖,2015年1月)。 * →《现代法治、官僚制与理性铁笼——从韦伯的社会理论之法出发》,《清华法学》,2008(2)(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 * →《中国法律文化的“常”与“变”——法律移植研究的一个立场》,《混合的法律文化》(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第20届年会文集),法律出版社,2008。(本文获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2007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 * →《法律文化的“常”与“变”—— 兼评黄源盛先生<法律继受与近代中国法>》,《法制史研究》(台湾中国法制史学会会刊),第11期,2007。 * →《中国语境的法律认同——移植法正当性重构的一项社会-文化考察》,《清华法学》,第10辑,2006(CSSCI收录集刊)。 * →《法治背景下的民权》,《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3)(CSSCI来源期刊,第二作者)。 === 译著 === * →译文《通过集体组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白轲,Larry Catá Backer),《中国非营利评论》,第19卷(CSSCI收录集刊)。 * →译著《比较法新论》(E. Orücü & D. Nelken eds.),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合译,第一译者)。 * →译文《法律刺激:英国法中的诚信条款或统一之法如何止于新的趋异》(G. Teubner),《清华法治论衡》(CSSCI收录集刊),第10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 →译著《法律移植与法律文化》(D. Nelken & J. Feest eds.),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合译)。 * →译文《法律移植存在逻辑吗?》(R. Cotterrell),《中外法学》,2006(6)(CSSCI来源期刊)。 * →译文《何谓“法律移植”》(P. Legrand),《清华法治论衡》,第8辑,2006(CSSCI收录集刊)。 * →译文《比较视野中的法典编纂与法律文化》,《清华法学》,第8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CSSCI收录集刊)。 * →译著《选择的共和国:法律、权威与文化》(L. Friedman),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合译,承担第3章“现代性与个人的兴起”)。 === 编著 === * →《社会理论之法:解读与评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合编,第二编者)。 * →《法理学阅读文献》(清华大学法学系列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合编,第二编者)。 * →《比较法学读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合编)。 * →英美法原论(上下)(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合著,撰稿人) * →新编西方法律思想史(古代、中世纪、近代部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副主编)。 * →新编西方法律思想史(现代、当代部分),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副主编)。 * →新编外国法制史(上、下册),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参编) * →中国比较法学:比较法治文化(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会刊2015年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执行主编)。 * →中国比较法学:比较司法研究(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会刊2016年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7(执行主编)。 === 报刊杂论=== * →流行话语的另一种解说——从《法治:理念与制度》一书看,《人民法院报》,2003年4月18日(笔名无剑)。 * →法的比较:自知者明的前提,[[《法制日报》]],2003年12月12日(笔名无剑) * →图书馆:公共性与私性平等,《杭州(我们)》,2011(1)。 * →公共意见的表达机制——寻找现代城市治理的正当性基础,《杭州(我们)》,2011(3)。 * →著作权人的私性保护与精神产品的公共性表达——“百度文库”事件中的现代性困境 《杭州(生活品质)》,2011(4)。 * →江湖,《杭州(生活品质)》,2011(1)。 * →生活世界,《杭州(生活品质)》,2011(2)。 * →公共领域,《杭州(生活品质)》,2011(3)。 * →警惕传统文化复兴中的噱头,《新京报》,2014年10月14日,第2版。 * →我们为什么需要一部慈善法,《中国社会报》,2015年1月19日,第4版。 * →大慈善=公益吗?——对慈善立法的文化语境解读,《法制日报》,2016年3月23日,第10版。 * →“法治”进课堂:既要讲守法,也要谈监督,《东方早报》,2016年5月25日。 * →个人求助需要公共领域的私法自治,《中国青年报》,2016年12月6日,第2版。(原题为 “罗尔事件”的六大法律冷思考)。 * →“罗一笑”事件:警惕“好故事”欺骗满满善意,《南方周末》公益版 * →慈善信托不是慈善+信托,《文汇报》,2017年1月25日,第8版。 * →银行“拖延症”导致慈善信托专户设立难 马蔚华建议银监会作为不如建议中国人民银行表态,南都观察,2017年3月10日 * →如何减少“伪慈善”,《中国青年报》,2017年7月28日,第8版。 * →募捐信息发布平台和募捐服务平台应予区分,法制网,2017年8月2日 ==社会兼职== *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教育与管理中心副主任 * 北京教育法治研究基地(北师大)常务副主任 * [[《京师法学》]]执行主编 *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NGO与基金会研究中心研究员 * 中国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理事、副秘书长 * 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理事 * 北京市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法理学研究会理事; *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中国非营利评论》副主编 * 浙江省慈善联合总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 北京市民政局慈善信托研判专家 *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监事 ==荣誉奖励== 中国法学会“第三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论文三等奖(2015) 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2012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 民政部中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理论研究部级课题三等奖(2011) 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2007年度优秀论文一等奖 ==科研项目== * 公共领域与立法正当性研究,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2013) * 社会组织孵化器国际经验研究,UNDP,公平发展与公共治理项目(2012) * 法律移植的困境,中国法学会2015年度部级法学研究课题后期资助项目(2015) * 通过法律移植的国家认同:基于全球化视野的社会-政治分析,2012年度北京师范大学自主科研基金一般项目(2013) * 本科西方法律思想史课程改革研究,2013年北京师范大学校级教改项目(2013) * 法文化前沿问题研讨,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2015) * 本科法学专业培养方案调研,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2015) * 西方法律思想史——古希腊法律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建设与改革项目(2015) * 基金会的公共性及其外部监督,民政部2011年中国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部级课题(2011) * 公共领域与民主决策——对公共治理正当性的一项考察,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48批面上项目(2010)<ref>[https://law.bnu.edu.cn/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教授]]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马剑银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