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2.120.9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香道的前世与今生 的原始碼
←
香道的前世与今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香道的前世与今生 '''<br><img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dingyue.ws.126.net%2F2022%2F1201%2F0efcf9f8j00rm7hni000xc000hs00abm.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163.com/dy/article/HNH5E6AD0540N5SV.html 圖片來自网易首页网]</small> |} '''香道的前世与今生''',宋代是我国在诸多方面都比较开放的时期,与海外贸易广泛,经济发达,也是文化艺术的巅峰时期,文化艺术的各个门类几乎都臻于成熟和完美。香文化的发展则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前人谓之“巷陌皆香”。在此时期用香的特点已经更加生活化,而且伴随着香文化的进一步深化,瓷制炉具也大量出现。此外,用香的奢华导致宋代国力降低,香也是导致宋朝衰败的原因之一。 == 原文 == 宋元时期的海上贸易更加繁荣。[[香药]]是当时最重要的[[进口物品]]之一,种类包括胡椒、龙涎香、乳香、檀香、丁香、安息香、青木香(木香)、龙脑、苏合香、沉香、肉豆蔻等等。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专门运输香药的“香舶”(1974年福建泉洲发掘出的大型宋代沉船就是一艘香舶,载有龙涎香、降真香、檀香、沉香、乳香、胡椒等香药)。香药贸易如火如荼,北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仅广州一地所收乳香即多达二十多万公斤。 由于香药的大量需求,促进了海上香药贸易的高度繁盛,为此、国家成立了专门的香药管理机构“香药局”,实行了香药专卖制度。最高峰时其香药的贸易收入超过了国家收入的四分之一。 宋初还曾变卖香药,解兵粮不足之困:“国初,辇运香药、茶、帛、犀、象、金、银等物赴陕西变易粮草,岁计不下二百四十万贯。”(《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71)宋宫中设有“香药库”,“掌出纳外国贡献及市舶香药、宝石之事。” 宋代文人盛行用香,写诗填词、抚琴赏花、宴客会友、独居默坐、案头枕边、灯前月下都要焚香,可谓香影随行,香芳随身。宋代文人爱香闻香各有不同,其中韩熙载喜欢对花焚香、徐铉爱伴月焚香、梅询喜香熏衣、蔡京好“无火之香”(但却不是隔火熏香的方式,而是先令人在一侧房间置数十香炉焚香,等到香烟满室后,再卷起帘幕,便有香云破门飘涌而来。蔡京称:“如此则烟火气淡,亦有气势)等。 许多文人、名人不仅焚香用香,还收辑、研制香方,采置香药,配药和香。文人雅士之间也常以自制的香品及香药、香炉等作赠物,应和酬答。在此期间,多部香学专著问世,研究范围广涉香药性状、炮制、配方、香史、香文等内容。 苏轼在《苏文公本集》中有大量香药的记录、研究性文章。苏轼曾专门合制了一种“印香”,还准备了制做印香的模具(银篆盘)、檀香木雕刻的观音像,送给苏辙作寿礼。 除苏轼以外,还有众多的香谱典籍。例如丁谓的《天香传》、沈立的《(沈氏)香谱》、洪刍(chú)的《(洪氏)香谱》、叶廷珪(ɡuī)的《名香谱》、颜博文的《(颜氏)香史》、陈敬的《陈氏香谱》、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志香》等。 宋代用香更加普遍,更加实用化、生活化,这也是香文化进入鼎盛的一个重要标志。辛弃疾脍炙人口的《青玉案•元夕》,即生动描写了杭州城元宵夜香风四溢的景象。在宋代,香已经职业化,街市上有专门卖香的“香铺”、“香人”,有专门制做“印香”的商家,甚至酒楼里也有随时向顾客供香的“香婆”。街头还有添加香药的各式食品,香药脆梅、香药糖水(“浴佛水”)、香糖果子、香药木瓜等等。在描绘汴梁风貌的《清明上河图》中,有多处描绘了与香有关的景象,其中即可看到一家香铺门前招牌上写有“刘家上色沉檀拣香”的字样(盖指“刘家上等沉香、檀香、乳香”,拣香指上品乳香)。当时对从事篆香制做的人称为“香人”,也有了服装的统一规定。《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北宋汴梁(开封),“士农工商,诸行百户”,行业着装各有规矩,香铺里的“香人”则是“顶帽披背”。(《卷5•民俗》)“日供打香印者,则管定铺席人家牌额,时节即印施佛像等。”还有人“供香饼子、炭团。”(《卷3•诸色杂卖》)“次则王楼山洞梅花包子、李家香铺、曹婆婆肉饼、李四分茶……余皆羹店、分茶、酒店、香药铺、居民。”(《卷2•宣德楼前省府宫宇》)《武林旧事》记载:南宋杭州,“(酒楼)有老妪以小炉炷香为供者,谓之香婆。”从这些史料中我们不难看到宋代香事活动已广行于民间,看到香文化的普及与繁盛。<ref>[https://www.zhongfox.com/fo/detail_4427.html 香道的前世与今生]</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530 礼俗总论]] [[Category:540 社会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香道的前世与今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