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84.16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香港保衛戰 的原始碼
←
香港保衛戰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香港保衛戰'''<br><img src="https://i.ntdtv.com/assets/uploads/2019/09/4-13-800x450.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ntdtv.com/b5/2019/09/07/a102659839.html 圖片來自ntdtv.com]</small> |} '''香港保衛戰'''(Battle of Hong Kong;香港の戦い,又稱'''香港攻防战'''、'''十八日战事'''),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ref>[https://fjuhistorian2011.pixnet.net/blog/post/94357242-%E3%80%90%E6%AD%B7%E5%8F%B2%E4%B8%8A%E7%9A%84%E4%BB%8A%E5%A4%A9%E3%80%91%E5%A4%AA%E5%B9%B3%E6%B4%8B%E6%88%B0%E7%88%AD-%E4%B8%96%E7%95%8C%E6%83%85%E5%8B%A2%E5%AE%9A%E5%B1%80 太平洋戰爭],痞客邦</ref> 的初期,[[日軍]]侵略[[英屬香港]]所發動的一場戰役。戰役於1941年12月8日清晨爆發,日軍於12月13日攻佔[[九龍]];於12月18日晚上登陸[[香港島]],但遭遇[[駐港英軍|英軍]]頑強抵抗,雙方從19日起先後在[[黃泥涌峽]]、[[淺水灣]]及[[赤柱]]等地爆發激戰;至12月24日,英軍在孤立無援下已兵疲力竭,多次反攻都不敵兵力和火力皆明顯佔優的日軍,無力扭轉敗局;[[香港總督]][[楊慕琦]]爵士於12月25日決定投降,在赤柱的英軍於12月26日停止戰鬥及棄械投降,戰事方告結束。香港遂進入歷時「[[三年零八個月]]」的[[香港日據時期|日佔時期]],直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日本戰敗投降]],同年8月30日[[香港重光]]。 == 英國的遠東戰略部署及香港佈防策略沿革 == === 日本對英國開戰及入侵香港的歷史概要 === [[香港開埠]]以來一直是[[英國]]在[[亞太區]]的重要據點。19世紀晚期,隨著[[俄羅斯帝國|俄國]]在東亞擴張勢力,英國與日本出於抗衡俄國的需要,兩國在1902年1月締結[[英日同盟]],日本繼而在1904年的[[日俄戰爭]]擊敗俄國,兩國又在[[一次大戰]]中的[[青島戰役]]合力清除德國在亞洲的勢力,但日本持續擴充軍力並謀求稱霸亞洲,其戰略野心在一次大戰結束後召開的[[華盛頓會議]]逐漸浮現,英國開始對日本持續擴張軍事勢力有所警惕,遂將日本視為威脅英國在遠東利益的[[假想敵]],並按時局調整香港的防衛策略,以配合英國在[[遠東]]的戰略部署。至於謀求軍事擴張的日本,亦視英國為其稱霸亞洲的阻礙,隨著《[[倫敦海軍條約]]》於1936年失效,日本決定擺脫各項限武條約的制肘,全心擴充軍力準備排除英美在亞洲的勢力,日本開始深入研究對英國開戰所需的部署,並開始構思攻打香港的計劃。二戰爆發後,日本在1940年7月2日的御前會議中訂立兩大國策,其一是以日本為中心,建設以日、[[滿洲國|滿]]、[[汪精衛政權|華]]為骨幹的「大東亞新秩序」,其二是伺機執行「[[南進政策]]」進軍東南亞及太平洋,至此埋下侵佔香港的伏筆。 === 華盛頓條約、遠東戰爭備忘錄及司徒拔報告(1920年代) === 1920年,[[英國海軍部 (1709年至1964年)|英國海軍本部]]撰寫了《遠東戰爭備忘錄》,成為英軍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的遠東戰略藍本。雖然《備忘錄》在1920年代至1930年代曾有多次修改,但大致維持如下:一(I),[[日本]]向英國宣戰後,[[英國皇家海軍]]在本土及地中海海域集結,然後向遠東駛去;二(II),皇家海軍抵達中轉站[[新加坡]],向北增援、重奪、或佔據中轉基地,包括[[香港]];三(III),皇家海軍由中轉基地出發,與[[大日本帝國海軍]]進行艦隊決戰,取勝後包圍日本,逼使日本政府談判或投降。受此戰略框架影響,香港一直是皇家海軍的遠東戰略核心,促使英國政府及軍部早於1920年代開始討論香港佈防。]]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國]]在1921年邀請列強參與[[華盛頓會議]],商討[[德意志帝國]]戰敗後遠東及太平洋地區的勢力分配,並嘗試恢復[[勢力均衡]],避免再次引發戰爭。當時會議的其一焦點,在於重新劃分美國、[[英國]]及[[大日本帝國|日本]]三國於遠東的海權勢力,而爭議則聚焦於限制海軍軍備、殖民地佈防及德屬殖民地的再分配事宜。由於[[香港]]是英國亞洲殖民地的前沿,位處日本與東南亞之間,擁有重要戰略價值,其佈防問題亦被納入議程之內。 根據華盛頓會議的協商成果,英美日等國於1922年2月分別簽署組成《[[華盛頓條約]]》的《四國公約》及《[[華盛頓海軍條約]]》。按照《四國公約》,1902年締結的[[英日同盟]]必須解散;而《華盛頓海軍條約》的締約國須根據條文限制其海軍的規模及部署。美國及英國獲分配的海軍主力艦艇總噸位比例較日本高(英、美、日的噸位比例是5: 5: 3),此規限令日本海軍的規模不能超趕英美兩國,並使日本須拆毀多艘建造中的戰艦,不過,日本亦成功爭取在條約加入限制在東亞增建軍事基地的條文,其中第19條規定,包括香港在內所有東經110度以東的英屬島嶼,除澳洲、紐西蘭及加拿大的屬島之外,其海防設施及海軍基地都有維持現狀,不得增建,只可維修或替換已破舊的裝備。有關條文是特別針對香港、[[菲律賓]]及[[關島]],這三個英美在東亞的屬地,使英國及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開展防務計劃時受到限制,因此在條約生效期間的1922至1936年,英國不能在香港增建海防炮台或擴充海軍基地。在一次大戰後,日本取得德屬[[南洋群島|中南太平洋群島]]的控制權,作為日本在太平洋制衡美國勢力的緩衝地帶,但同樣不得在島上建造海軍基地及海防設施。換言之,條約將美國、英國及日本分為三大勢力,美英兩國雖可保有較大規模的海軍艦隊,卻難以固守遠東領地;兩國海軍主力須先在本土集結,再跨越重洋,方能抵達遠東作戰,使美英兩國俱陷入戰略被動。至於日本,雖然在亞洲擁有地利之便,戰略上處於優勢,但整體海軍規模將比不上英美,難以單獨與美國或英國長期作戰。簡而言之,條約的理想目標,是令到三國俱無法在亞洲佔有絕對優勢,從而達成勢力均衡。 在海軍條約簽訂後,雖然國際局勢暫時緩和,但英國軍方從未停止探討遠東的防務事宜。1920年[[英国海军部 (1709年至1964年)|英國海軍本部]]撰寫了《遠東戰爭備忘錄》(War Memorandum (Eastern)),構思英日戰爭的作戰藍圖。按照當時海軍本部的構思,倘若英國與日本爆發戰爭,整場戰事將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本土動員,皇家海軍將從英國本土派出艦隊開往遠東的海軍基地,並利用沿途的英國屬土及殖民地作為補給站,而爆發戰事的英國遠東屬土必須盡量死守,等待皇家海軍的主力來援。第二階段是建立中轉基地,令皇家海軍可在日本本土附近建立據點,英國將以軍事行動奪取或奪回,或者通過外交手段獲取鄰近日本的港口控制權。第三階段是圍堵日本,皇家海軍將會逼近日本本土,誘使日本海軍進行艦隊決戰,皇家海軍於取勝後將對日本進行海上封鎖,逼使日本談判或投降。這個作戰計劃於1920年代已開始構思,到1930年代初期日臻成熟。 按照海軍本部在1920年代的想法,由於[[新加坡]]位居印度洋進入南中國海的要衝,而且遠離其他列強的直接威脅,因而成為皇家海軍在遠東的核心基地,英國在遠東的防衛策略將以新加坡為核心,並名為「[[新加坡戰略]]」。不過,在[[馬來半島]]南端的新加坡,距離日本及英國在中國的租界都過於遙遠,並不適合用作第二階段行動的中轉站,因此皇家海軍必須使用香港或香港以北的港口作為中轉基地,方能展開第三階段的作戰行動。換言之,皇家海軍的策略是香港一旦遭到入侵,英軍將通過新加坡的基地增援或重奪香港,而香港必須在戰爭爆發後盡量死守,直到皇家海軍抵達增援。 在此背景下,香港的防務問題便備受軍方關注。早在《華盛頓條約》簽訂之前,[[英國陸軍部]]便開始研究香港的防守策略。起初,英國陸軍部認為香港太接近日本的勢力範圍,根本無法抵禦日軍入侵,只能棄守。然而在1925年,英國陸軍部仍電令[[香港總督]][[司徒拔]]爵士及駐港英軍,檢示香港的防衛能力。港府在1926年向[[倫敦]]提交報告,指香港海灘甚多,難以防守,故此防衛目標應限於阻止敵軍使用海港。報告同時建議軍部向香港增兵至四營正規軍,以及派駐18架飛機。這些討論釐清了當時香港防務的戰略目標。 雖然英國在一次大戰結束後的1920年代尚未計劃再度擴充軍力,但英國政府及軍部俱同意在不違反《華盛頓條約》的前提下,適度增強香港防衛。在總督[[金文泰]]任內,香港政府有意發展航空業,而當時持有[[啟德]]土地的「啟德營業有限公司」,在開發該片土地為大型商住項目時陷入經濟困難,港府及軍方俱認為啟德土地適合作為機場,港府於是在1927年出資收購整片啟德土地。為因應日本陸軍飛行第8聯隊於1927年5月進駐台灣高雄,皇家空軍也於同年進駐香港,但當時駐港空軍只能使用[[水上飛機]]。受制於《華盛頓條約》,軍部不能在香港建築空軍基地,所以先由港府在啟德興建供民航用途的機場,[[啟德機場]]於1929年啟用,該機場由[[海事處]]的前身「船政廳」管理,但同時供軍方飛機使用,之後在機場的東側設置[[前皇家空軍基地|啟德空軍基地]],基地設施在1930年代中期陸續落成,啟德成為軍民兩用機場。 雖然司徒拔報告建議將香港的防務集中於固守[[香港島]],但[[英國參謀長委員會]]的戰爭計劃小組卻另有打算。小組在1927年提議將香港的防線延伸至包括[[九龍半島]]在內,可提防日軍採取[[旅順會戰|攻打旅順港]]的策略,先佔據九龍的山地並架設大炮,再從九龍的高地炮擊[[維多利亞港]]及香港島,因此有必要在新界及九龍之間設立防線,方可保障維多利亞港及海港兩岸的設施如[[太古船塢]]的安全。小組亦重申香港是皇家海軍在遠東的重要前哨基地,故此香港守軍必須堅守45至55日,令皇家海軍有足夠時間調動艦隊到香港增援。小組後來在1930年及1934年分別兩次提交相近的報告,促成在1936年建造[[醉酒灣防線]]。這道防線橫貫九龍山脊,是英國在[[戰間期]]少有的海外大型防禦工事建築。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590 軍事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香港保衛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