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48.7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香山 (大字) 的原始碼
←
香山 (大字)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 <p style="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香山區''' </p> |- |<center><img src="https://3.bp.blogspot.com/-jKTY69ytlAs/V_BQOOAOKiI/AAAAAAAADSk/IrKJNHAiowAQYgEhm5c80_Lgk1bdos8eQCPcB/s1600/map2%255B1%255D.jpg" width="280"></center><small>[http://j832101521.blogspot.com/2016/10/blog-post_71.html 圖片來自blogspot] </small> |} '''香山''',是[[台灣]][[新竹市]][[香山區]]的一個傳統地域名稱。 ==地名由來== 香山地名由來有兩種說法: *昔日[[漢人]]至此開發,因其地為[[臺灣原住民族|原住民]](番)盤據之山,命名為'''番山'''。後因其名不雅,因-{「}-番-{」}-與-{「}-香-{」}-兩字相像之故,改稱'''香山'''。<ref name="新竹縣志續修(民國四十一年至八十年)">{{cite book|author=[[周浩治]] |title=《新竹縣志續修(民國四十一年至八十年)》|year=2008 |publisher=[[新竹縣政府]] |isbn=9789860155143 }}</ref> *[[清代]][[惠安縣]][[螺陽]]陳氏遷居至此,見[[大坪頂 (新竹市)|大坪頂]]一帶漫山遍野花草盛開,香氣馥郁,故名'''香山'''。 ==地理== ====範圍==== 香山位於[[香山區]]西部。相較於今日行政區,其範圍大致包括[[香山里]]、-{[[大庄里]]}-、[[美山里]]、[[朝山里]]、[[香村里]]西北端。 ====聚落==== 本地區發展較早的聚落為香山,在日治初期的官方地圖上已有記載。此外,本地區尚有[[龍眼宅]]、[[吳厝圍]]等聚落。 ===水文=== 本地區東北側以[[三姓公溪]]與[[浸水 (新竹市)|浸水]]、[[牛埔 (新竹市)|牛埔]]為鄰。另境內尚有[[大莊溪]]與[[頂寮溪]]等河川。 ==歷史== ===清代=== 香山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劃屬[[諸羅縣]]。[[雍正]]元年(1723年)改隸新成立的[[彰化縣 (清朝)|彰化縣]]。九年(1731年)改隸新成立的[[淡水廳]]。光緒元年(1875年)設立[[臺北府]],改隸新成立的[[新竹縣 (清朝)|新竹縣]]。十一年(1885年)設立[[福建臺灣省]],臺北府位於其轄區內。 [[清代]]香山庄隸屬於[[竹北一堡]]。該庄北及東北隔[[三姓公溪]]與[[浸水 (新竹市)|浸水庄]]、[[牛埔 (新竹市)|牛埔庄]]為界,東與[[香山坑庄]]為鄰,東南邊及南邊為[[海山罟庄]],西邊臨[[台灣海峽]]。 ===日治時期=== [[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臺灣]]進入[[台灣日治時期|日治時期]],香山劃屬於[[臺北縣 (日治時期)|臺北縣]][[新竹支廳]][[竹北一堡]]<ref name="台灣的古蹟:北台灣">{{cite book|author=[[李泰昌]]、[[李敏子]]、[[何良正]]、[[吳瑞益]]、[[金梅玲]]、[[陳輝陽 (台灣)|陳輝陽]]、[[崔靜萍]]、[[蔡學忠]] |title=《台灣的古蹟:北台灣》|year=2004 |publisher=遠足文化|isbn=9867630521}}</ref>。三十年(1897年)改隸[[新竹縣 (日治時期)|新竹縣]]。三十一年(1898年)廢除新竹縣,改隸臺北縣[[新竹辨務署]]。三十四年(1901年)廢縣置廳,香山隸屬於[[新竹廳]][[香山區 (新竹廳)|香山區]]。四十二年(1909年)合併全[[臺灣]]二十廳為十二廳,香山區隸屬不變。[[大正]]九年(1920年)廢廳置州,改隸[[新竹州]][[新竹郡]][[香山庄]]。十六年(1941年)廢[[庄]]併入[[新竹市 (州轄市)|新竹市]],原-{庄}-役場作為[[新竹市香山出張事務所]]使用。 ===戰後=== 1945年香山劃屬於[[新竹市 (1945年-1950年)|新竹市]],隸屬於[[臺灣省]],大字亦改制為里。1946年新竹市[[第八區]]與[[第九區 (新竹市)|第九區]]合併為[[香山區]]。1950年[[新竹縣]]分拆出[[桃園縣]]與[[苗栗縣]],原新竹市改為新竹縣[[新竹市 (縣轄市)|新竹市]],香山區自新竹市分出,改制為新竹縣香山鄉,里亦改制為村。1982年新竹市與新竹縣之香山鄉合併,同時重新升格為[[新竹市]],村亦改制為里。1990年原香山鄉劃分為香山區。由於人口增加,本地區已拆分為多個里。 ==學校== *新竹第一中學香山分部(1956年)→香山初級中學(1961年)→香山國民中學(1968年)→香山完全中學(1998年)→[[香山高級中學]](2001年) *[[富禮國民中學]](1989年) *內湖國民學校朝山分班(1952年)→內湖民學國校朝山分校(1954年)→朝山國民學校(1958年)→[[朝山國民小學]](1968年) *香山國民學校大庄分校(1951年)→大庄國民學校(1955年)→[[大庄國民小學]](1968年) ==文化資產== *[[香山車站 (臺灣)|香山車站]](市定古蹟,中華路347巷2弄7號,1928年) *[[香山天后宮]](歷史建築,中華路420巷191號,1924年) *[[香山一善堂]](大湖路1巷1弄2號) ==交通== ===鐵路=== [[臺灣鐵路管理局]][[縱貫線 (北段)|縱貫線]]大致先以東北—西南走向,轉南北向後再轉北北東—南南西走向,經過香山中部偏西地帶。在境內東北部設有[[三姓橋車站]]([[簡易站]]),南部設有[[香山車站]]([[甲種簡易站]]),均只停靠[[臺鐵區間車|區間車]]。 ===公路=== 省道[[台1線]]又稱「縱貫公路」,是台北至屏東楓港的傳統幹道,在本地區路段大致與台鐵縱貫線平行而位於其西側,向東北可前往新竹市區、竹北、新豐等地,向南可前往頭份、竹南、後龍等地。 省道[[台61線]]又稱「西部濱海快速公路」,是八里至安南的快速公路,大致以縱向經過本地區西部,向北過浸水橋後為未通車路段,以省道[[台15線]]為代用道路,可前往舊港、紅毛港、觀音等地,向南可前往中南部沿海各地。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733 臺灣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Cite book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Configur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itation/CS1/Whitelist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香山 (大字)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