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4.11.146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风铃玉 的原始碼
←
风铃玉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风铃玉品.jpg|缩略图|[http://img3.imgtn.bdimg.com/it/u=3084220031,755582926&fm=26&gp=0.jpg 图片来源于]风铃玉品]] '''风铃玉''',别称[[弗氏肉锥花]],拉丁学名:Ophthalmophyllum friedrichiae,番杏科风铃玉属多肉植物(多浆植物)。风铃玉是自古以来很有名气的品种,鲜艳的铜红色引人注目。鼓起来的顶部长有大的窗。盛夏时有必要保持培育环境的通风。 ==风铃玉简介== 风铃玉原为风铃玉属,现在一般认为它是[[肉锥花]]属的一个[[亚属]]。原产纳米比亚的大纳马兰地区,是[[非洲]]最为[[干旱]]的地区之一,气候冷凉,阳光充足。对生的肉质叶组成近似圆柱体,表皮光滑,红褐色,顶部圆凸,有透明的“窗”。阳光透过透明的“窗”射入体内,既不散失水分,又不影响光合作用。花白色或粉色。其外形和色彩都很像周围的砾石,这样可以避免动物的啃食。植株大部分埋在砾石中,白天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夜晚砾石上凝结的水分可以滋润其根部. ==风铃玉形态特征== 植株单生或群生,单株由对生的极端肉质叶组成近似圆柱体,高2~3厘米,其中下部表皮呈红褐色或白绿色中带有红色。顶端圆凸,表皮极薄,较为光滑,几乎接近透明状,俗称”窗”,光线由此进入植株体内进行光合作用。顶端有一浅缝隙,9~11月初从这里开出直径约2厘米的白色花朵。花通常在天气晴朗的白天开放,傍晚闭合,若遇阴雨天或栽培场所光线不足,则不能开放。<ref>[https://www.zjtcn.com/baike/fenglingyutese 风铃玉特色]</ref> ==图片== <gallery mode="packed" heights="180"> File:风铃玉1.jpg|风铃玉 [http://www.duorou.me/duorou/wiki/528 图片来源于搜狐] File:风铃玉2.jpg|风铃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0f7ca60101qp1m.html 图片来源于新浪网] File:风铃玉3.jpg|风铃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30f7ca60101qp1m.html 图片来源于新浪网] </gallery> ==风铃玉生长环境== 风铃玉原产于纳米比亚的大纳马夸兰地区,这里是非洲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年降雨量仅几十毫米,虽有充足的阳光,却因是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其生长习性很奇特,夏季高温时植株呈休眠状态,此时对生叶逐渐萎缩,根颈上方的芽在植株内部孕育的新对生叶逐渐长大,休眠期即将结束时老叶(此时老叶只剩一层干枯的皮膜)蜕去露出”新株”,继而开花。风铃玉在栽培环境良好的情况下,植株生长旺盛,蜕皮后会”一分为二”,成为两株;如果生长环境一般,蜕皮后只能一株代替一株。因此,生长多年的风铃玉既有群生株又有单生株。在自然界,特别是休眠期,风铃玉的大部分都埋在石砾中,只有顶端透明的圆凸窗露出地面,其外形酷似周围的石砾,这样既可防止动物啃食,又能减少水分蒸发,还不影响光合作用。 ==风铃玉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在[[纳米比亚]]的[[大纳马夸兰]]地区。 ==风铃玉栽培方法== 风铃玉宜[[凉爽]]干燥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干旱,忌水湿和闷热高温。适合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又不含过多肥料的土壤中生长,培养土可用腐叶上2份,粗沙2份,蛙石或珍珠岩1份、炉渣0.5份的混合土。并用较深的花盆栽种,种植时应在盆底放些石砾、瓦片等物,以利排水,然后放上墙养土,栽植不宜过深,培养土到根茎处即可,盆土表面可放些小卵石,以提高观赏性。5~8月是植株休眠期,可将植株放在通风凉爽处养护,适当遮光,以防烈日暴晒,严格控制浇水,甚至可以完全断水,更不能淋雨。9月天气转凉后可适当浇水,但也不宜过多,保持盆土半干即可。冬季要求冷凉,12℃以上可以继续浇水,使风铃玉正常生长,如果节制浇水,风铃玉进入休眠,能耐5℃的低温,3月下旬开始逐渐减少浇水。除夏季外,其他季节都要给予充足的光照。栽培种一般不必另外施肥。由于风铃玉顶端的”窗”皮很薄,尽量不要碰伤它,否则会形成疤痕影响观赏。一般2~3年翻盆一次,翻盆和移栽多在秋季进行。<ref>[http://www.dreamhy.com/jingyan/detail-28149.aspx 多肉植物风铃玉夏季养护方法 14-05-21 04:46]</ref> ==风铃玉繁殖方式== 风铃玉的繁殖可用播种,种子可随采随播,育苗应谨慎;对于生长多年的群生植株也可用分株法繁殖。新株栽种前应晾几天或在伤口处抹上草木灰,以防腐烂,新栽的风铃玉不必浇太多的水,保持稍有潮气,很容易成活。 光照:它喜欢阳光充足的环境,可以全日照,但高温时要注意通风、遮阴。夏天不要一下子暴晒,要循序渐进,不然也容易晒伤的。 浇水:夏天风铃不休眠,看不出明显的休眠,期间可将植株放在通风凉爽处养护,要严格控制浇水,甚至可以完全断水,更不能淋雨。相对给水少点点,避开炎热的中午,等太阳落山再浇水,一般选择早上浇水,上班族可以下班以后,或吃过晚饭8点到9点浇水,这个时候盆土不怎么烫了,对风铃的根没有影响,到了9月底10月中旬风铃就会慢慢的开花。 盆土:它适合在疏松透气、排水良好又不含过多肥料的土壤中生长,盆土可用腐叶上2份,粗沙2份,蛙石或珍珠岩1份、炉渣0.5份的混合土。 繁殖:风铃玉的繁殖可用播种,种子可随采随播,育苗应谨慎;对于生长多年的群生植株也可用分株法繁殖。新株栽种前应晾几天或在伤口处抹上草木灰,以防腐烂,新栽的风铃玉不必浇太多的水,保持稍有潮气,很容易成活。<ref>[https://iask.sina.com.cn/b/1SZYF9xlssTn.html 风铃玉的养殖方法!]</ref> 风铃玉植株小巧玲珑,花朵洁自素雅,是小型多肉植物中的珍品,但栽培较为困难,植物园或多肉植物爱好者可作为品种收集,以显示自己的栽培水平和收集品种的丰富性。 ==视频== <center> '''多肉植物风铃玉多肉植物肉锥风铃'''</center> <center>{{#idisplay:w30418y4w2u|650|450|qq}}</center>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风铃玉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