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52.14.7.10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颅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 的原始碼
←
颅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颅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是一种病因不明、往往发生于外伤后的全身性骨病。好发于儿童和20岁左右的青年,男性较女性多见。除指骨和趾骨外全身各扁平骨均可发病。颅骨为好发部位,病变多为单发,约占70—85%。病理在镜下可见多种细胞成份,包括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嗜酸性细胞]]、[[多核细胞]]、纤维母细胞、浆细胞等。其发展分四个阶段:(1)增殖期;(2)肉芽期;(3)黄色肿块期;(4)纤维化期。起病初时常有低热、局部肿胀疼痛。本病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加用放疗。单发者预后较佳。<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498268589 头顶红枣大疙瘩(肉芽肿)侵蚀颅骨,破骨重圆 ,完美修复后还原31岁小伙帅气人生!]知乎</ref>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i02piccdn.sogoucdn.com/b19c80d5fdc8ee20 " width="180"></center><small>[]</small> |} == 疾病治疗 == 治疗原则 1.手术切除肿块,颅骨缺损范围大者,可同期行颅骨修补术。 2.范围大,多发者,行放射治疗。 用药原则 1.本病治疗无特效药物,如放射治疗后白细胞降低,则使用促进白细胞增多药物。 2.手术者术中出血多,则输全血。 3.手术治疗者,术后使用抗生素治疗一周左右。 == 临床表现 == 1.发病初期常有低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2.外伤后或突然出现头部疼痛性肿块,病变可为单发或多发。 3.累及肋骨、股骨和骨盆等骨骼而出现胸痛、骨盆疼痛和病理性骨折。 == 诊断鉴别 == 诊断依据 1.常见于青少年,可有外伤史,头部局限性肿块,轻微疼痛,生长缓慢,常位于[[顶骨]]、枕骨及[[颞骨]]。 2.起病初期可出现低热、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3.查血象白细胞增多和嗜酸性细胞增多,血沉加快。 4.头颅X线片显示局部颅骨缺损,呈园形或椭园形,边界整齐清楚,无硬化,身体其他部位扁平骨也可能有类似病变。 5.病理活检确诊。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410 醫藥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颅骨嗜酸性细胞肉芽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