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28.29.9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青钩栲 的原始碼
←
青钩栲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big>青钩栲</big> ''' |- | <center><img src=https://www.cvh.ac.cn/cvhpic/spm-l/GFS/GFS0004905.jp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www.cvh.ac.cn/spms/detail.php?id=ee40a2e0 来自 植物智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吊皮锥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纲:双子叶植物纲 Dicotyledoneae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 目:山毛榉目 Fagales 科:[[壳斗科]] Fagaceae 属:[[锥属]] Castanopsis 种:吊皮锥 分布区域:中国分布于中国[[台湾]]、 [[福建]]、[[江西]]三、[[广东]]、[[广西]] 中文学名:Castanopsis kawakamii Hay. |} '''青钩栲'''一般指'''吊皮锥'''(学名:Castanopsis kawakamii Hay.),是[[壳斗科]],[[锥属]]乔木,高可达28米,树皮纵向带浅裂,老树皮脱落前如蓑衣状吊在树干上,枝、叶均无毛。叶革质,叶片卵形或披针形,顶部长尖,网状叶脉明显,两面同色;雄花序多为圆锥花序,雌花序无毛,果序短,壳斗有坚果,坚果扁圆形,3-4月开花,次年8-10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台湾]]、[[福建]]、[[江西]]三省南部、[[广东]]、[[广西]]东南部。生长在海拔约1000米以下的山地疏或密林中。 该种材用密致,自然干燥不收缩,爆裂,易加工,是优质的家具及建筑材树种。 <ref>[http://www.iplant.cn/info/%C7%E0%B9%B3%E8%E0 青钩栲], 植物智, 2020-01-18</ref> ==吊皮锥形态特征== 吊皮锥 乔木,高15-28米,胸径30-80厘米,树皮纵向带浅裂,老树皮脱落前为长条(长达20厘米)如蓑衣状吊在树干上,新生小枝暗红褐色,散生颜色苍暗的皮孔,枝、叶均无毛。 嫩叶与新生小枝近于同色,成长叶革质,卵形或披针形,长6-12厘米,宽2-5厘米,很少更宽,顶部长尖,基部阔楔形或近于圆,对称或一侧略短且偏斜,全缘,很少在近顶部有1-3小裂齿,中脉在叶面平坦或上半段微凹陷,近基部一段稍凸起,侧脉每边9-12条,网状叶脉明显,两面同色;叶柄长1-2.5厘米。 雄花序多为圆锥花序,花序轴被疏短毛,雄蕊10-12枚;雌花序无毛,长5-10厘米,花柱3或2枚,长不及1毫米。序短,壳斗有坚果1个,圆球形,连刺横径60-80毫米,刺长20-30毫米,合生至中部或中部稍下成放射状多分枝的刺束,将壳壁完全遮蔽,成熟时4、很少5瓣开裂,刺被稀疏短毛或几无毛,壳斗内壁密被灰黄色长绒毛。 坚果扁圆形,高12-15毫米,横径17-20毫米,密被黄棕色伏毛,果脐占坚果面积的1/3或很少约近一半。花期3-4月,果次年8-10月成熟。 ==吊皮锥产地生境== 吊皮锥(3张) 分布于中国分布于中国[[台湾]]、[[福建]]、[[江西]]三省南部、[[广东]]、[[广西]]东南部。生长在海拔约1000米以下的山地疏或密林中。 模式标本采自台湾南投。 星散分布于台湾东部密云宜兰、玉山、嘉义及西部南投、台中,福建中部永安、三明和平步青云同部连城、漳州上杭、永定、武平,江西南部安远、龙南、人南、信丰,广东乳源、连山、英德、新丰、龙门、从化、德庆、支浮、大埔、平远。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常绿阔叶林中。 吊皮锥所在地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即使在分布区北界,霜期也很短暂,年降水量约1500毫米。土壤为酸性红壤或黄壤。通常星散生长在以壳斗科和樟科为主要树种的照叶林中。中国福建三明莘口有一片以吊皮锥为主的天然林,但林子已近衰老,林相稀疏,林中很难找到幼苗和幼树。成年大树基部常有宽大的板状根,可适应雨季及台风的环境。 ==吊皮锥繁殖方法== 吊皮锥 采种:应选择20年以上的优良母树进行采种,中国广东蕉岭县吊皮锥果期一般在9-11月。当吊皮锥果蓬呈黄色并在果苞开始开裂时采收,这时种实已充分成熟,可分期分批地进行打收或捡拾落果。坚果采收后在室内冰柜80℃预冷10天左右,取出后用杀虫剂、杀菌剂(如敌百虫1.25克/升液,托布津、多菌灵1克/升液)进行药剂处理,消除种粒中的象鼻虫幼虫和防止霉变。 筛选:选择大粒、饱满、新鲜、光泽亮的种籽,首先用水选,捞去浮在水面的劣种,然后用定制的铁筛筛种,去掉小粒的种籽,再把不饱满、黑色霉烂的种籽去除,选好的种子再用0.05%2,4-D天加2克/升托布津浸种,以防沙藏过程中种子腐烂。同时分期采收的坚果分批置于沙藏库内保鲜,否则种子失水会失去发芽力。 沙藏:用手抓沙成团,手松沙松散,湿度约60%左右的细沙。先在地底放一层约10厘米厚的细沙(方便渗水),然后放一层约厚8-10厘米的种子,喷洒1.25克/升敌百虫水,再盖一层厚约10厘米细沙,如此类推,约堆高80-100厘米为宜。为方便透气,每隔1米用10厘米的稻草团竖起,沙藏室应通风,并根椐室内干湿进行喷水保湿。沙藏峰果的时间一般为60-80天,如果取出太晚,坚果就会在沟内发芽过长或烂坏。因此应根据当地的温湿度的情况确定沙藏时间的长短,如气温高、湿度大,则取种坚果时间应早些,反之则应晚些。总之取种的坚果以其先端膨大凸出、露出根尖而未长出芽为好,这种坚果播种后,可提高出苗率。 吊皮锥 选地砌池: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建立温棚,用于保持温湿度和遮阴,在棚内用砖在地面上砌畦池,宽1.2米为宜,池高5厘米,池底垫洁净细沙高3-5厘米(不能用油沙)。 种子处理:吊皮锥种子萌发以15-20℃最适宜。播种前先将种子从沙藏库取出,去除杂质,用酒精将赤霉素溶解,然后加水配制成300-500毫克/升的赤霉素溶液,将种子放入水中浸泡24小时,促进种子萌动。 埋种催芽:将处理后的种子埋人沙池中,上面覆2-3厘米厚的洁净细沙,沙的含水量为40%-50%,注意不要将壳脱掉,保证种子完整。保持池内温湿度,经常检查棚内沙床,过干要喷水,池内温度保持在15-20℃。此项工作于2月中旬进行,一般20天左右胚芽可露出沙床面。 装袋培育:营养袋育苗时应用6:2:2:(0.3-0.5)的营养土(即火烧土60%、黄心土20%、吊皮锥林表土20%、磷粉3%-5%),过筛、混合堆沤数日后装进8厘米×13厘米的薄膜营养袋,等待沙藏催芽的种子发芽长出2片真叶后上袋。上袋时由于吊皮锥主根较长、侧根少,取出幼苗后,从胚根3厘米处断根,马上用500-800毫克/升的萘乙酸溶液迅速沾一下切口,然后植于营养袋内,主要是利于促发侧根、控制主根、刺激幼苗形成发达的侧根系,植后用50%-60%遮阴网进行搭棚遮阴。 保持荫棚内温湿度:当棚内温度上升至30℃时,马上将棚两边阴网同时揭开,通风降温,棚内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当湿度达不到时,每隔3-5天喷1次水,经常保持雾状为宜。 炼苗:炼苗是促进苗木发育、提高苗木质量、便于苗木适应环境的主要措施。晴天的下午13:00点将阴网全部揭开,日落前再盖好,逐渐增加阳光照射时间,经5-7天的炼苗,遮阴网就可揭掉。 加强水肥管理:幼苗揭棚后,要加强水肥管理,及时浇水,保持营养杯内土壤湿润,6-8月每隔10-15天施肥1次,整个生长期施肥5-7次,以施放复合肥为主,施后即浇水,以免影响幼苗生长。 移苗断根:由于吊皮锥幼苗主根很长、侧根稀少,为提高上山造林的存活率,应在出圃前一个月进行移苗断根。移苗断根后应进行遮阴,待苗木生长稳定后,揭去阴网,等待出苗。 ==吊皮锥主要价值== 吊皮锥环孔材,木质部仅有细木射线,年轮分明,心材大,深红色,湿水后更鲜红,质坚重,比重0.89,有弹性,密致,纹理粗扩,自然干燥不收缩,少爆裂,易加工,是优质的家具及建筑材,属红锥类,是重要用材树种。 残存于台湾及大陆东南沿海的吊皮锥与分布于加里曼的大叶校力(Castanopsis borneensis King)有密切的亲缘关系,形态特征与栗属相近,对植物区系和植物地理和壳斗科分类的研究有科学价值。 ==吊皮锥保护级别== 保护级别:中国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1984年7月公布《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Ⅱ级。 濒危原因:渐危种。吊皮锥又名格氏栲、青钩栲,星散分布在中国东南沿海至台湾的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是第三纪孑遗植物。由于坚果大,富含淀粉,味甜美,果熟时,大多被鸟、鼠搬食,因林中幼苗稀少,天然更新困难。除福建三明莘口有一小片近于衰老的天然林及少量人工林外,即使在森林保存较好的山区吊皮锥也罕见。 保护措施:已列为中国国家保护植物,应加强保护,广泛栽培 。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370 植物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青钩栲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