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3.123.3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青苧麻 的原始碼
←
青苧麻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青苧麻'''<br><img src="https://lymcdn.thesys.asia/export/sites/lym/ch/collection/epaper/current-enews-list/images/20201211-e-kj-045-45.jpg_590244982.jpg" width="325"></center><small>[https://www.lym.gov.tw/ch/collection/epaper/epaper-detail/70606389-3b8b-11eb-90c7-2760f1289ae7/ 圖片來自蘭陽博物館]</small> |} '''青苧麻''' 基本資料 ‧中文名稱: 青苧麻 英文名稱: Green Ramie 中文名: 青苧麻 別名: 山苧麻、山地麻根、野苧麻、白山麻 科名: 蕁麻科 苧麻屬 學名: Boehmeria frutescens Thunberg 原產地: 泛布中國大陸大部分地區,韓國、日本、菲律賓及東南亞等地。 分布: 台灣全境平野至中海拔之山谷坡地、溪旁、河岸兩旁開闊地自生。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青苧麻-綠色的花苞'''<br><img src="https://pic.pimg.tw/yclin2413/1380012395-3757630524.jpg "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yclin2413.pixnet.net/blog/post/39398445 圖片來自痞客邦]</small> |} 莖: 多年生草本灌木,高 1~2 公尺,莖直立;初期常由基部分枝、開花期則復由分枝側生小枝;枝表面灰綠色,表面密被柔毛,幼枝灰白色,具縱淺溝紋。 葉: 葉互生,具托葉,托葉基部合生,披針形,早落,裂片尖形,1.2公分長;有柄,長 3~6 公分;葉形及大小多變,厚質,廣卵形,長 6~12 公分,寬 4~8 公分,基部圓形,粗銳鋸齒緣,上表面綠色,具鱗痂,下表面灰白色,密生白色絨毛,脈上具纖毛,主脈三條。 花: 花單性,雌雄同株異花或異株,聚繖花序,腋生,常下垂,長 2~3.5 公分;小花數簇生成球形,排成圓錐花序,黃綠色,花被片 4 片,花柱 1 枚;雄花花序多生於雌花序下方,黃白色,花被 4 片,雄蕊 4 枚,具退化雌蕊;雌花簇生成球形,淡綠色。花期 5~7 月。 果實: 瘦果扁圓形,被毛。 ==‧用途:== 1.食用:嫩芽、葉可當蔬菜食用。 2.纖維製衣物用:苧麻莖皮纖維世上好的製衣原料。 3.葉可代桑葉養蠶。 4.蝴蝶幼蟲食草:葉是紅蛺蝶、姬紅蛺蝶、細蝶、黃三線蝶幼蟲的食草。 5.藥用:性味:根:甘、寒。效用:根:消炎,解熱。治肝炎。<ref>[http://kplant.biodiv.tw/%E9%9D%92%E8%8B%A7%E9%BA%BB/%E9%9D%92%E8%8B%A7%E9%BA%BB.htm 青苧麻],青苧麻</ref> ==特徵== 1.多年生[[草本狀灌木]],植株向上直立生長。 2.葉互生,此屬其他物種為對生。 3.葉片長6~12公分,寬4~8公分,卵形,邊緣為鋸齒狀,葉背密布白色絨毛,觸感粗糙,有三條主脈。 4.花期為5~7月,單性花。雌花為淡綠色花瓣,雄花則是黃白色,兩者皆為四枚花瓣。小花數簇生成球形,排成圓錐花序。 5.果實為扁圓形瘦果,被毛。<ref>[https://teia.tw/natural_valley_star/pw2018-05-01/ 青苧麻],自然谷</ref> ==關於青苧麻== 沒有香豔的花朵,亦無甜美的鮮果,以樸實無華的外表,融入綠意盎然的山林小徑之中,卻是古早人展現生活智慧的巧妙素材。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青苧麻'''<br><img src="https://lymcdn.thesys.asia/export/sites/lym/ch/collection/epaper/current-enews-list/images/20201211-e-kj-045-45.jpg_590244982.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www.lym.gov.tw/ch/collection/epaper/epaper-detail/70606389-3b8b-11eb-90c7-2760f1289ae7/ 圖片來自蘭陽博物館]</small> |} 這種植物是用於[[草仔粿]]的材料,是童年回憶的一部份,但並不曉得它的名字。有了關鍵字「草仔粿」,便可將搜尋範圍縮小,逐一檢視可能的物種後,便得知其芳名為「青苧麻」。 對於許多過去的民眾來說,青苧麻是一種唾手可得的天然資源,它的生命力強勁,廣泛分布於淺山地區及平野,且採集便利。將其葉片搗碎後的汁液,可添加於料理中,增添獨特風味,嫩葉亦可直接食用;堅韌的植物纖維,則可用做[[紡織]],基底色淺,更利於之後的染色加工,在工業紡織興起前,是一種常見的[[纖維]]來源。此外,養蠶者若是無法取得桑葉的時候,青苧麻的嫩葉可作為暫時的替代品。中草藥的應用方面,青苧麻的根部有消炎、解熱之功效,並可作為外傷敷料。由此可知,青苧麻的應用層面廣泛,是一種貼近人類生活的植物。 事實上,青苧麻(Boehmeria frutescens)其實是苧麻(Boehmeria nivea )在野外的變種,兩者在外型上極為相似,可由葉背的絨毛密集程度作區分。苧麻引進台灣的確切時間現已不可考,但清朝康熙年間(1685年)寫成的《台灣府志》已有載錄:「土民所種,可織暑布」,可見原住民栽植的歷史悠久,且已被視為經濟作物。苧麻的紡織工藝並非台灣所獨創,在中國、日本、韓國……等地,苧麻紡織早已是歷史悠久的傳統產業。目前,中國已將其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韓國亦將其納入「韓國無形文化資產」之內,並於忠清南道舒川郡韓山面,每年舉辦韓山苧麻文化節。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middle;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苧麻製成的紡織線'''<br><img src="https://c1.staticflickr.com/3/2574/3712869619_cd59fb43ce.jpg "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e-info.org.tw/node/211813 圖片來自環境資訊中心館]</small> |} 雖然(青)苧麻的織品具有容易染色、透氣清涼的特性,又可以作為食材。仍不敵石化工業所生產的人造纖維,以及文化流失所造成之衝擊,昔日榮光已不復見。目前僅用作原住民族於儀式衣物的織造,平日難得一「件」。現代化生活也使得傳統糕點的製作受到影響,製作過程繁複、食用的人數不如以往、選用更容易取得的材料,甚至是徒具形式的製作方法(食用色素),都會使這種天然素材淡出人類的生活文化。如何避免傳統文化的消失,或許是我們這幾代人必須正視的問題。<ref>[https://e-info.org.tw/node/211813 青苧麻],環境資訊中心</ref> *草仔粿 草仔粿墨綠的外皮,來自於植物打碎後的汁液,可使用的植物除了青苧麻以外,最常見的素材為鼠麴草及艾草。另外,還能利用大葉田香草、桑葉、香蘭葉、雞屎藤等植物,各有其獨特之風味。內餡則有甜、鹹之分,常見的口味是碎肉佐蘿蔔絲,以及甜豆沙餡。過去是祭祖必備之供品,現在則是市場內常見的零食小點。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middle;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草仔粿'''<br><img src="https://c2.staticflickr.com/4/3430/3385455860_a7992ea038.jpg" width="300"></center><small>[https://e-info.org.tw/node/211813 圖片來自環境資訊中心館]</small> |} ==知識與知性== 1.青苧麻為苧麻的變種,與[[苧麻]]極為相似,僅葉背之顏色與被毛有所差別,為苧麻之野生種,可用為苧麻之代用品及其品種改良之原始材料。 2.青苧麻為直立或[[攀緣灌木]];[[直立灌木]],莖與葉柄密被短伏毛。青苧麻有著兩種顏色的葉子,邊緣鋸齒狀,一面綠色,一面白色有點茸毛。會開淡綠色花,感覺像一串串的風鈴。 3.青苧麻的嫩莖、嫩葉煮熟以後可以食用,為原住民作為糕餅、粿食的基礎材料。也是[[細蝶]]、黃三線蝶、紅蛺蝶的食草植物。 4.青苧麻纖維細而有光澤強韌能耐水濕,染色容易,因此可代替苧麻作為紡織、製網、製繩及其他加工原料,且可與羊毛、綿、蠶絲、亞麻、人造纖維等混織。 5.苧麻葉、根可供食用,具有清熱涼血、止血、解毒、散瘀、利尿、通經、止渴等功效。 6.在栽培繁殖上,苧麻生長速度快,但其生育期間需要高溫,溫度越高收穫次數可增加,年雨量以1000公厘以上最佳。喜好肥沃、排水良好之砂質壤土,土壤需具保水能力。<ref>[https://accpark.org/plant.php?id=260 青苧麻],亞泥生態園區</ref> ==視頻 == 2023/02/18 花蓮低地生態之旅-咬人狗&稜果榕辨識、青苧麻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5C0LygdFRk}} 山里部落苧麻節 老中青傳承傳統編織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M65wQeVizk}} 如何分辨苧蔴與青苧蔴 二者功能不一樣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RBusTvz_RQ}} ==外部連結== *[http://kplant.biodiv.tw/ 青苧麻] *[https://e-info.org.tw/node/211813 自然谷] *[https://e-info.org.tw/node/211813 環境資訊中心] *[https://accpark.org/plant.php?id=260 亞泥生態園區] == 參考資料 == {{Reflist}} [[Category: 370 植物學總論]] [[Category: 375 植物分類學]] [[Category: 蕁麻科 苧麻屬]]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青苧麻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