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1.37.8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青脚鹬 的原始碼
←
青脚鹬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808000" align= center|'''<big>青脚鹬</big> ''' |- | [[File:青脚鹬.jpg|缩略图|居中|'''青脚鹬'''[http://www.birdnet.cn/data/attachment/forum/201804/14/182153zvw3hgwgpgt06067.jpg 原图链接][https://www.birdnet.cn/thread-3090252-1-1.html 原图链接]]] |- | align= light| 中文学名: 青脚鹬</br> 拉丁学名:Tringa nebularia </br> 界: 动物界 </br> 门:脊索动物门 </br> 纲:鸟纲 </br> 目:鸻形目 </br> 科:鹬科</br> 属:鹬属 </br> 种: 青脚鹬 </br> 命名者及年代: Gunnerus, 1767</br> 英文名称: Common Greenshank </br> 英文名称: Greenshank</br> |} '''青脚鹬'''<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210/09/60815352_813983854.shtml 青脚鹬(附图)],360个人图书馆,2019-02-10</ref>(学名:Tringa nebularia)是鸻形目鹬科的鸟类。体长[[30-35]]厘米,翼展53-60厘米,体重[[140-270]]克,寿命12年。上体灰黑色,有黑色轴斑和白色羽缘。下体白色,前颈和胸部有黑色纵斑。嘴微上翘,腿长近绿色。飞行时脚伸出尾端甚长。栖息于苔原森林和亚高山杨桦矮曲林地带的湖泊、河流、水塘和沼泽地带,以虾、蟹、小鱼、螺、水生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常单独或成对在水边浅水处涉水觅食,有时也进到齐腹深的深水中。 繁殖于欧洲北部、俄罗斯,往东一直到西伯利亚,往北到北极附近,往南至爱沙尼亚、贝加尔湖和黑龙江下游。越冬于地中海、波斯湾、非洲、阿拉伯、伊朗、印度、斯里兰卡、新几内亚、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中南半岛和中国台湾、海南岛、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西达西藏南部。 == 形态特征 == 青脚鹬头顶至后颈[[灰褐色]],羽缘[[白色]]。背、肩灰褐或黑褐色,具黑色羽干纹和窄的白色羽缘,下背、腰及尾上覆羽白色,长的尾上覆羽具少量灰褐色横斑;尾白色,具细窄的灰褐色横斑;外侧3对尾羽几纯白色,有的具不连续的灰褐色横斑。眼先、颊、颈侧和上胸白色而缀有黑褐色羽干纹。下胸、腹和尾下覆羽白色。腋羽和翼下覆羽也是白色,具黑褐色斑点。翅上大覆羽黑褐色,中覆羽和小覆羽灰褐色。大覆羽和三级飞羽具白色锯齿状斑。初级飞羽黑色,第一枚初级飞羽羽轴白色,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黑褐色,羽缘白色或棕白色。 [[冬羽]]头、颈[[白色]],微具暗灰色条纹。上体淡褐灰色,具白色羽缘;三级飞羽灰褐色,羽缘较暗,下体白色,在下颈和上胸两侧具淡灰色纵纹,其余似夏羽。幼鸟似成鸟冬羽,但较褐,具皮黄白色羽缘和暗色亚端斑。下体白色,颈和胸具细的褐色纵纹;两胁具淡褐色横斑。 虹膜黑褐色,嘴较长,基部较粗,往尖端逐渐变细和向上倾斜。颜色基部为蓝灰色或绿灰色,尖端黑色。脚淡灰绿色,草绿色或青绿色。有时为黄绿色或暗黄色<ref>[http://www.jiaosheng.net/article-1894-1.html 青脚鹬形态特征], 叫声网,2016-9-28 </ref>。 == 生活习性 == '''迁性''':青脚鹬在中国主要为[[旅鸟和冬候鸟]]。秋季迁来中国的时间在[[9-10]]月。在东北地区最早于8月末即见有迁来,最晚于11月初还有个体未迁走。春季迁离中国的时间在4-5月。 '''习性''':多喜欢在河口沙洲、沿海沙滩和平坦的[[泥泞地]]和潮涧地带活动和觅食。常单独、成对或成小群活动。多在水边或浅水处走走停停,步履矫健、轻盈,也能在地上急速奔跑和突然停止。 '''食性''':青脚鹬主要以虾、蟹、小鱼、螺、水生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常单独或成对在水边浅水处涉水觅食,有时也进到齐腹深的深水中。能通过突然急速奔跑,冲向鱼群的方式巧妙的追捕鱼群,也善于成群围捕鱼群<ref>[http://www.jiaosheng.net/article-1894-1.html 青脚鹬生活习性], 行者物语网,2014-12-15 </ref>。 == 栖身环境 == 青脚鹬夏季主要栖息于泰加林、苔原森林和亚高山杨桦矮曲林地带的湖泊、河流、水塘和沼泽地带,特别喜欢在有稀疏树木的湖泊和沼泽地带。也出入于无树高原的水域和附近湿地上。非繁殖期主要栖息于河口和海岸地带,也到内陆淡水或盐水湖泊和沼泽地带。 == 生长繁殖 == 青脚鹬的繁殖期为[[5-7]]月。雄鸟通常较雌鸟早到达繁殖地。并在湖边和沼泽地带等待其从前的配偶和与之配对。常站在枯树顶端或枝桠上发出求偶叫声。营巢于林中或林缘地带的湖泊、溪流岸边和沼泽地上。尤其是有稀疏树木的森林沼泽和湖泊地带。也营巢于无树平原水域边的开阔苔原草地上。巢多置于树椿或靠近枯树脚下和沼泽中的土丘上。巢系地上的一凹坑,内放少许苔藓和枯草。每窝产卵[[4枚]],偶尔3枚和5枚。卵的颜色为灰色、淡皮黄色或赭红色,被有黑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46-54×31一36毫米。雌雄轮流孵卵,但以雌鸟为主,雄鸟协助和负责警卫。常栖于巢附近树上,保卫着巢。孵化期24-25天。雏鸟早成性。雏鸟出壳后不久即能行走和奔跑,大约30天左右即能飞行。 == 分布范围 == '''世界分布''':繁殖于古北界,从英国至西伯利亚,越冬在非洲南部、印度次大陆、东南亚、马来西亚至澳大利亚。 '''中国分布''':在中国为常见的冬候鸟。迁徙时见于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结大群在西藏南部及长江以南包括台湾及海南的大部分地区越冬。 种群数量多,为中日、中澳政府共同保护候鸟。 == 亚种分化 == 单一物种,无亚种。 == 青脚鹬与泽鹬区别 == 初看到水鸟很难区分。 青脚鹬[[32]]厘米灰色的[[嘴长而粗]]且略[[向上翻]], 翼下具深色细纹。泽鹬区别在体型较大,腿相应较短。 泽鹬[[23]]厘米与青脚鹬区别在体型较小,额部色浅,腿相应地长且细,[[嘴较细而直]]<ref>[https://www.birdnet.cn/thread-700989-1-1.html 青脚鹬与泽鹬区别],鸟网,2013-11-10</ref>。 == 种群现状 ==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 护级别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ref>[http://www.forestry.gov.cn/main/3954/content-959027.html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党政机关,2017-03-15</ref>。 == 视频 == 青脚鹬的视频 <center> {{#iDisplay:qq.com/x/page/x0180sxum32 |640|380|qq}} </center> <center> {{#ev:youku|XMzMxMTQ4Mjg5Mg|640|inline|彩鹬 '''青脚鹬''' |frame}} </center> == 参考资料 == [[Category:380 動物學總論]] [[Category:388 半索動物門;脊索動物門]]
返回「
青脚鹬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