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3.58.221.12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青岛神社 的原始碼
←
青岛神社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青岛神社22.jpg|thumb|right| [https://dimg08.c-ctrip.com/images/10030p000000fhzivB05A_R_1600_10000.jpg 原图链接][https://you.ctrip.com/photos/sight/shanghai2/r2196312-177439713.html 图片来自携程旅行网]]] [[青岛神社]],[[日本]]占领青岛时期于1915年在青岛市贮水山上修建的神社,抗战胜利后被拆除<ref>[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9422c80100in8u.html 青岛神社] </ref>。 中文名:青岛神社 别 名:大庙山 ==历史背景== 1914年[[日德战争]]后,日本人占领青岛,大量日本侨民迁入青岛,至1922年中国收回青岛时,已达24551人,占全市人口的1/10,他们除了把60多条主要街道名称改为日本名外,还将毛奇山改为[[若鹤山]],并于1915年开始修建“青岛神社”,以纪念在日本侵占青岛期间阵亡的官兵,建成时为日本在海外的最大神社,青岛神社主要建筑在抗战胜利后被陆续拆除,两侧的[[樱花]]树也被伐除,改种雪松。当年的青岛神社至今尚存樱花路两侧的小型石灯笼的底座,108级石台阶,二鸟居的柱础以及神社派出所旧址。原址又建设了儿童乐园和老年大学,但其面积仅为当年神社占地的四分之一。 ==建筑详情== 青岛神社的布局同日本国内的神社一样。设在若鹤二丁目(今辽宁路)的山门是一个“开”字形的大型石牌坊,名叫“鸟居”(据说来源于古代动物崇拜鸡的栖木),两柱间宽10米许,高近15米。它的上面一根横椽叫做“笠”,两端翘起,下面一根横椽叫做“贯”,起固定两根柱子的作用;中间有一块竖匾,上书“青岛神社”四个字。鸟居两侧有一对巨大的日式石灯笼,形状类似中国的宝塔,系用大块花岗石堆砌而成,共分三层。底层为底座,中层为中柱,上层为灯室。灯室四面镶玻璃,上覆四面石檐盖,顶端雕有一颗石珠。山门前还立有木栅和“车马止”字样的告示牌。进入山门后是一条笔直而漫长的山路,直达山顶,路两旁栽种着从日本移来的樱花树;樱花是日本的国花,也是日本军人的象征。走上108级石阶,正面又有一架较小的第二鸟居,[[鸟居]]两侧也有一对小型石灯笼,穿过鸟居即来到庙堂前。 按照日本神社的建筑格局,庙堂分为三个殿,全部是木建筑。前殿为拜殿,殿前立有一杆日本国旗,侧面有一个蓄满清水的石槽和一把长柄木勺,香客须洗手漱口“净身后”方能入内。拜殿坐落在有4级台阶和低矮护栏的台基上,它是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也是最热闹的所在,一般都在这里参拜。整个拜殿造型奇特,四面没有墙壁,显得十分空阔,而山墙也有屋檐,周边覆盖严密。它的正面有象征王室的16瓣菊花徽记,通常垂挂帷幔,殿前还设有香客投放钱币的“奉纳所”(香资箱)。日本人参拜为“二拜、二拍手、一拜”,即先作两个揖,再拍两次手(意为提醒神明听取参拜者的祷告),最后再作一个大揖(深鞠躬)。 中殿为本殿,虽较拜殿规模稍小,但却是供奉神灵的重要处所。后殿供奉神器和镇庙之宝,造型取木楼式,底部悬空;屋脊排列多根横木,呈鱼脊骨形;下面以网状篱笆围墙与本殿连接,按例不开放。 除了三座大殿之外,东侧还建有两座配殿。同时,又划出一个[[若鹤公园]],豢养着一些珍禽异兽,山上广栽[[樱树]]和[[松柏]],专供日本人玩乐,实际上把整座山变成了一个大神社。 ==视频== 日本旅游_快来感受一下青岛神社 九州岛宫崎站 {{#iDisplay:w0188lzbrol | 560 | 390 | qq }}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 718 世界地理類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青岛神社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