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37.176.12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霍尔木兹海峡 的原始碼
←
霍尔木兹海峡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霍尔木兹海峡1.jpg|缩略图|霍尔木兹海峡:是连接[[波斯湾]]和[[印度洋]]的海峡,亦是唯一一个进入波斯湾的水道。]] '''霍尔木兹海峡'''('''مضيق هرمز''','''تنگه هرمز''')是连接[[波斯湾]]和[[印度洋]]的海峡,亦是唯一一个进入波斯湾的水道。海峡的北岸是[[伊朗]],有[[阿巴斯港]]。海峡的南岸是[[阿曼]]的[[飞地]][[穆桑代姆省]],其南面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海峡中间偏近伊朗的一边有一个大岛叫做[[格什姆岛]],隶属于伊朗。现时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最繁忙的水道之一。<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623/07/10853593_294882049.shtml 伊朗的岛屿 2013-06-23 亢标 ,个人图书馆]</ref> == 名字的由来 == 霍尔木兹海峡这个名字的由来,据说有4个说法: # '''霍尔木兹'''在[[波斯语]]的意思是「光明之神」。 # {{fact|time=2011-12-27|古希腊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派大将[[霍尔木兹雅、霍尔木兹文强兄弟]]、[[关羽]](对,是穿越)率舰队攻波斯,舰队在海峡中的一个无名岛屿上停泊,后人纪念这位统帅,便将他的名字作为那海峡和岛屿的名字。「霍尔木兹雅」渐因音变转化为阿拉伯腔的「霍尔木兹」。}} # {{fact|time=2011-12-27|约在10世纪时由[[阿拉伯人]]在海峡中的霍尔木兹岛上建立了一个叫做“[[忽里模子]]”的国家,海峡从此以此命名。}} # {{fact|time=2011-12-27|16世纪[[葡萄牙人]]入侵,在该处建立基地,因为带来繁华和财富,葡萄牙人称为 '''Ormuch'''(意思为这裡多[[金]]),再由音译改变成「霍尔木兹」。}} == 海峡资料 == * 长度:约150公里 * 宽度:平均约50公里,最窄处仅得38.9公里 * 全年水温范围:24-32℃ * 海湾进口处的盐度:千分之37-38 == 历史 == 霍尔木兹海峡既然是连接波斯湾和印度洋的唯一水道,故此与古时[[波斯]]地区贸易往来起了重要的关系。[[威尼斯共和国]]大旅游家[[马可孛罗]]在其游记上记载过该地,而在15世纪时[[郑和]]亦曾多次到访过一个名为“[[忽鲁谟斯]]”的岛国,而「忽鲁谟斯」可能是「霍尔木兹」的古音译。 [[忽鲁谟斯]]是当时使用波斯语强大的蒙古帖木耳帝国的一部份,当时帖木耳帝国可说是仅次于大明帝国的世界强国,虽然帖木耳帝国鼎盛时期很短,统治波斯只有三十多年的时间。故明朝初年与帖木耳帝国的交往是意义重大的,尤其永乐皇帝北征时。 == 战略价值 == 霍尔木兹海峡可以说是[[中东]]地区的「油库总[[阀门]]/[[咽喉]]」。自从中东地区发现[[石油]]后,这裡每天有数以百计的运油船经过,以水路将石油运出中东。每年有7.5亿吨以上运往世界各地的中东石油须经过霍尔木兹海峡,佔海湾地区石油总出口量的90%、全球石油产量的五分之一及出口贸易量的三分之一。故此这个海峡的海上安全,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和发展极为重要。<ref>[http://zqb.cyol.com/html/2011-07/15/nw.D110000zgqnb_20110715_1-10.htm 霍尔木兹海峡 世界石油海运的咽喉 宋立炜 王斌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7月15日 10 版)]</ref><ref>[http://www.chinairn.com/news/20130930/112453371.html 中油战略管线破解霍尔木兹困局,2013年9月30日 中国行业研究网]</ref> ==参考文献== {{reflist}} [[category:波斯湾、印度洋]]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Fact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Namespace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霍尔木兹海峡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