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2.199.5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雷阳书院 的原始碼
←
雷阳书院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雷阳书院</big>''' |- |<center><img src=https://so1.360tres.com/t01f6410c8f316d8fb3.png width="300"></center> <small>[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7897665&sid=8171760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big>'''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 雷阳书院 类型: 古海康教育机构 地区: 广东 重建时间: 明代 |} '''雷阳书院''',是古海康教育机构。重建址于明代,清[[光绪]]年间曾为广东六大书院之一。是我国古代历史悠久的书院之一。<ref>[https://www.sohu.com/a/230260647_676407 雷州半岛 | 历史悠久的雷阳书院 ]搜狐网</ref> == 雷阳书院简介 == 雷阳书院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可溯源到元朝至元年间创定"雷阳书院"称谓,据《海康县续志》卷七·学校五·序三至七,始于元朝开始时的至元年间(即公元1279至1280年间)。明代1636年(崇祯九年),海康城外"怀苏亭"北,郡守朱敬衡等兴建雷阳书院(重建院址)。1904年改办师范专业,1935年改为广东省立雷州师范学校,1978年升格为雷州师范专科学校。雷阳书院,萌芽时代的院址起始于宋,即今雷州城隍庙内。 雷阳书院,渗透着海洋文明痕迹。于是,雷州,享有"书院之乡"的美誉。因为,其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中部。地理位置为东经109°形成与发展44′-110°23′,北纬20°26′-21°11′。东濒[[南海]],西靠[[北部湾]],北与湛江市郊、遂溪县接壤,南与徐闻县毗邻。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温度23度C,很适合孕育古雷州文化。 == 形成与发展 == '''萌芽''' 雷阳书院,其源头起始于"雷州宋代官办教育"。北宋,雷州"府学"形成规模。《海康县教育发展史略》(张景超、张文状)云:"真正的官办教育始于北宋时的雷州府学的设立。北宋庆历4年(1044年),在县城城隍庙内设立府学,是官办学校的开始。府学的规模较大,内藏有少量图书,教学方法相对灵活多样,教师与学生互相提问,学习教材以儒家经籍为主,学生大多来自富家的子弟。"。《海康县教育发展史略》(张景超、张文状)云:"府学在南宋得到进一步发展,分科更细,南宋淳熙4年(1177年)府学内设长渝分教,规模扩大。嘉泰4年(1204年),建立小学科,府学内成绩好的学生可以担当小学科的教师。官办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分科及年龄分层教育更趋合理化。"。 '''大规模重建于明清''' 《府书院记》(雷阳书院记、碑文)云:"雷阳书院,前明郡守朱公敬衡始建于崇祯九年,基在城外怀苏亭北,兵燹之余,已为灰烬。"(怀苏亭北即天宁寺北)。《海康县续志》(卷七·学校五·序·三至七)云:"雍正间,知府叶思华以明知府朱敬衡所创建天宁寺北者移建今所。"和《府书院记》(雷阳书院记、碑文)云:"至国朝叶公思华移建于城之南隅..."(国朝-清朝、移建于城之南隅-今雷州广朝南路,市人大、市政协办公大楼院址)。 '''修葺''' 《府书院记》(雷阳书院记、碑文)云:"至国朝叶公思华移建于城之南隅,而孔公衍珻、黄公铮、陈公增、李公钰、杨公长林、陆公维垣、五公泰、宗公圣垣、葺而新之,又从而式廓之。"(孔衍珻:清康熙28年任雷州知府、黄铮:乾隆6年任雷州知府、陈增:乾隆45年任雷州知府、李钰:乾隆12年任雷州知府、杨长林:乾隆39年任雷州知府、陆维垣:乾隆60年任雷州知府、五泰:清嘉庆4年任雷州知府、宗圣垣:清嘉庆元年任雷州知府)。 '''定名''' 雷阳书院,名始于元。《海康县续志》(卷七·学校五·序 三至七)曰:"考书院之名,始唐开元时之丽正,然只为修书而设。若以名教授之所,则自五代时河南之嵩阳,至宋诸儒讲学,立白鹿洞、石鼓、应天、岳麓四大书院。后日增月益,所在有之。官设之书院,则掌教以官名,掌教为山长。则始元至元,雷州之府书院曰雷阳。"即公元1279至1280年间,雷州府的书院称雷阳书院。"至元"是元世祖年号。"至元",即1264-1294年,1279年蒙古政权定国号-元,1280年定都。《府书院记》(雷阳书院记、碑文)云:"院系以书,自唐置丽正书院始,洎乎宋元,由省及郡县,皆立书院。选郡县之秀,聚之一区,设之师曰山长。"元时雷州府,必存其府学府院。 == 发展 == '''从雷阳书院到岭南师范学院''' 湛江师范学院的历史渊远流长,前身可追溯到明朝[[崇祯]]九年(1636年)创办于雷州府城的雷阳书院。雷阳书院在雷州半岛广袤的红土地上,传播文明,浸润濡化,成为粤西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清光绪28年(1902年),雷州知府下令改为雷州中学堂。自雷州中学堂创办初级师范以来,文脉传承、薪火相继,是我国师范教育的缩影,更是粤西文化与文明进程的见证。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秋,广东省立雷州师范学校迁至湛江市赤坎寸金岭,遂溪师范同时迁来合并,并被国家教育部定为全国80所重点配备的师范学校之一。1991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改为湛江师范学院,2014年更名为岭南师范学院。. == 参考来源 == [[Category:690 中國遊記]]
返回「
雷阳书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