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7.134.115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雷伊泰灣海戰 的原始碼
←
雷伊泰灣海戰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雷伊泰灣海戰'''<br><img src="https://image1.thenewslens.com/2018/9/0rtbv76hejqug1666ll9bxyhmo97qt.jpg?auto=compress&h=648&q=80&w=1080" width="280"></center><small>[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03796 圖片來自關鍵評論]</small> |} '''雷伊泰灣海戰'''(Battle of Leyte Gulf,レイテ冲海戦),是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ref>[https://fjuhistorian2011.pixnet.net/blog/post/94357242-%E3%80%90%E6%AD%B7%E5%8F%B2%E4%B8%8A%E7%9A%84%E4%BB%8A%E5%A4%A9%E3%80%91%E5%A4%AA%E5%B9%B3%E6%B4%8B%E6%88%B0%E7%88%AD-%E4%B8%96%E7%95%8C%E6%83%85%E5%8B%A2%E5%AE%9A%E5%B1%80 太平洋战争],痞客邦</ref> 中發生在[[菲律賓]][[雷伊泰島]]附近的一次海戰。以兩軍投入戰場的軍艦總噸位而言,雷伊泰灣海戰堪稱是[[歷史]]上最大的海戰,也是世界上最後一次[[航母對戰]]和[[戰艦]]海戰,徹底摧毁了日本的航母力量。 海戰進行的時間從1944年10月20日持續至10月26日,在6天之内日軍與盟軍投入船艦總噸位超過200萬噸,其中盟軍艦隊多達133萬噸,日本海軍則達73萬噸。合计21艘[[航空母艦]]、21艘[[戰艦]]、170艘[[驅逐艦]]與近2,000架軍機參與了此次戰鬥。 [[馬里亞纳海戰]]戰役失利後,已喪失[[塞班岛]]、[[馬里亞納群岛]]等防線的日本雖居劣勢,但若是再失去[[菲律宾]]或[[台灣]],其帝國「南線」資源輸送將斷絕,[[東南亞]]與[[中國]]、[[朝鲜]]、本土的聯繫將被切斷。因此日軍决定孤注一擲,企圖擊退盟軍在[[雷伊泰島]]的登陸部隊,並打敗其進攻的海上力量,守住要道。而盟軍在經過許多的考慮下,放棄原先攻打[[台灣]]的計畫,而改從[[菲律賓]]登陸,並决心以優勢軍力一舉擊潰前來支持的日本帝國海軍。 结果如所預料,數量上遠居於劣勢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戰敗。巡洋艦以上重型軍艦13艘被擊沉,日本在菲律賓一帶海上、陸基等航空力量全被消滅,嚴重打擊了日本全局的實力,從此日本海軍在太平洋戰爭中,不再是一个戰略力量,此戰役也為後來美軍成功攻下[[菲律賓群島]]、[[沖繩島]]等地打下基礎。 由於戰局無望,日本此役第一次有組織地發動[[神風特攻隊]]自殺攻擊,10月21日[[澳洲]]所屬[[巡洋艦]]澳大利亞號被重創,似乎顯示特攻取得了一些效果。 == 战略背景 == 1943年的战势迫使[[日军|日本军]]放弃其在[[所罗门群岛]]的基地。1944年[[盟军]]在一系列登陆行动中占领了[[马里亚纳群岛]],突破了日军在太平洋的内防御圈,在6月的[[菲律宾海战]]中日軍的航母舰队被重创,航空兵力损失殆尽,残余航母舰队退回日本本土,盟军在西太平洋获得空中和海上的优势。 此时盟军开始考虑他们的下一步。[[海军上将]][[切斯特·威廉·尼米兹|尼米兹]]建议进攻[[台湾]],将日军阻挡在菲律宾:这样盟军可以控制联系日本和南亚的海路,切断日本与它南亚的驻军的联系,使日本在南亚的驻军得不到补给。[[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主张在菲律宾登陆:菲律宾也位于日本的联系线上,将菲律宾輸给日本对美国来说是一个丢脸的事,而且麦克阿瑟1942年逃离菲律宾时曾经发誓重返故地。最后[[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罗斯福]]总统决定在菲律宾登陆。 日方对盟军的步骤也很清楚。[[聯合艦隊司令長官]][[丰田副武]]制定了四个方案:捷1号作战方案是针对菲律宾的重大海军作战方案,捷2号作战方案是针对台湾的作战方案,捷3号和捷4号作战方案分别是针对[[琉球群岛]]和[[千岛群岛]]的作战计划。所有四个计畫都是孤注一掷的、复杂的和大胆的行动计划,它们将日本所有的力量都投入一次决定性战役。 美国海军进攻菲律宾的登陆点在雷伊泰岛。[[托马斯·金凯德]]海军中将的[[第七舰队]]的战列舰以及护航航空母舰用于支援登陆部队,[[威廉·海爾賽]]海军上将的第三舰队航空母舰特遣舰队用于掩护两栖作战并寻歼日本舰队。 1944年10月12日尼米兹的航母对[[台灣空戰|台湾进行了一次空袭]],保证那里的飞机无法介入在雷伊泰岛的登陆;日本因此开始执行[[捷號作戰|捷2号作战]]方案。一波又一波的飞机投入对美軍航空母艦的战斗,在此后3天中日軍损失了600架飞机,这几乎是它大部分的空中力量,使得她的海军基本上丧失了空中掩护。当美军展開对菲律宾的进攻後,日本海军才转入捷1号方案。 按捷1号作战方案,[[小泽治三郎]]中将的机动部队使用缺乏航空兵力的航空母艦,从北面将美軍第三舰队主力从其应该保护的登陆地區引走。美軍登陆兵力在丧失其空中掩护后,將受到从南洋开入的三支日軍舰队的打击:驻紮在[[汶莱]]的[[栗田健男]]中将率领第二舰队进入雷伊泰湾消灭盟军登陆力量、[[西村祥治|西村祥治]]中将和[[志摩清英|志摩清英]]中将的舰队组成第五舰队作为游击兵力。这三支作為攻擊舰队,没有航空母艦和潜艦,完全由水面舰只组成。 显然这个计畫的结果是这四支舰队中,因為直接面對美軍主力直到不能戰鬥,代表至少一支要被牺牲。战後丰田副武对美国调查者是这样解释作戰計畫的: 「假如我们丧失菲律宾,而舰队倖存下来,那么我们南北之间的海道就被割断了。假如舰队待在日本领海的话,那么它得不到燃料补给。假如它待在南海的话,那么它就得不到武器弹药的补给。因此假如我们失去菲律宾的话,那么保存这支舰队也没有意义了。」 == 战役概况 == 1944年10月20日,美军一支两栖部队进攻菲律宾群岛中部的[[雷伊泰岛]],此乃雷伊泰湾战役的开始。同一天,日军一支部队从雷伊泰岛[[东南]]部进入[[阵地]],以及被美军的[[第七舰队 (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潜水艇]]发现日军第一攻击部队。 # 栗田的舰队于10月24日进入雷伊泰岛西北的[[锡布延海]]。在锡布延海海战中他受到美国航空母舰的攻击,[[武藏号战列舰]]被击沉。栗田调头撤退,美国飞行员以为他就此退出战场,但晚间他再次调头进入[[圣贝纳迪诺海峡]]并于清晨来到[[萨马岛]]。 # 西村中将的舰队于10月25日清晨三点进入[[苏里高海峡]]正好撞到美军的作战舰队。在苏里高海峡突破的海战中[[扶桑号战舰|扶桑号]]和[[山城号战舰|山城号]]被击沉,西村战死,此時另一支志摩的游擊艦隊前來,因為突破無望帶走他的剩余力量,加上栗田的舰队已經從北方過來,這支艦隊後來掉頭後向西撤退離開。 # [[小威廉·海爾賽|海爾賽]]上将接到小泽的航空母舰舰队到达的消息后于10月25日派他的航空母舰追击,在恩加尼奥角海战中四艘日本航空母舰被击沉,小泽的剩余力量逃回日本(小泽的任务本身就是吸引美军注意力,将第34特混编队从莱特湾引走,显然成功了)。 # 栗田的舰队于10月25日清晨六时到达萨马岛。此时海爾賽正在追击小泽,在栗田的舰队和美国的登陆舰队之间,本來只有六艘美国护卫航空母舰和它们的驱逐舰。在萨马岛海战中美国驱逐舰对日军进行了顽强的鱼雷攻击,在缺少空中支持的情况下凶猛反击,所有这些,加上天气的不利,使栗田以为他面临美军主力,因此他不久就决定撤出战场,這導致西村中将的舰队合力與美軍決戰的計畫徹底泡湯。 這樣,整个海战可以分为四个不同的部分。 == 战斗详情 == === 锡布延海战 === 栗田最强大的“中心舰队”由[[大和号战舰|大和]]、[[武藏号战舰|武藏]]、[[长门号战舰|长门]]、[[金刚号战舰|金刚]]和[[榛名号战舰|榛名]]五艘战列舰组成,加上12艘巡洋舰和13艘驱逐舰。栗田的舰队企图突破[[圣贝纳迪诺海峡]],攻击雷伊泰湾内的登陆舰队。 10月23日子夜后,栗田的舰队经过[[巴拉望岛]]水域,他的舰队被美軍潜艇[[镖鲈号潜艇|USS Darter (SS-227)|镖鲈号]]和鲦鱼号发现。虽然两艘美軍潜艇回報他们发现这支日軍舰队的电讯已被大和號上的电报员截獲,但日軍舰队卻没有采取反潜行动。結果美軍先發制人,镖鲈号发射鱼雷击沉了栗田的旗舰[[爱宕号重巡洋舰]],[[摩耶号重巡洋舰]]则被鲦鱼号击沉。[[高雄号重巡洋舰]]被鱼雷击中,在两艘驱逐舰的保护下返回汶莱;美軍潜艇尾随着它,不過在10月24日由于镖鲈号搁浅而被迫放弃追擊。在这之后,栗田将他的旗舰转移到大和号上,繼續前進。 10月24日早晨约08:00美軍[[无畏号航空母舰 (CV-11)|无畏号航空母舰]]上的飞机发现栗田舰队已經进入狭窄的[[锡布延海]]。[[哈尔西]]命令集结第三舰队的三個航空母舰戰鬥群集中攻击栗田的舰队。从无畏号和[[卡伯特号航空母舰]]和其它航空母舰上起飞的共260架飞机约于10:30开始不断攻击这支舰队。醒目的大和号和武藏号成为美军主要攻击的目标;武藏号、大和号和长门号中弹,妙高号重巡洋舰负重伤返航。第二波空袭集中在[[武藏号战舰|武藏号]],它多次被炸弹和鱼雷击中,導致它开始掉队。从[[约克鎮级航空母舰]][[企业号航空母舰 (CV-6)|企业号]]、[[富兰克林号航空母舰]]起飞的第三波飞机共命中武藏号19次(11枚炸弹和8枚鱼雷),在空袭过程中另有数艘轻型舰只受伤。由于日军缺乏航空掩护,15:30栗田下令他的舰队转头开出美軍航空母舰的袭击范围,一直等到17:15,栗田艦隊再次转头开向圣贝纳迪诺海峡;栗田舰队无暇顾及受重伤的武藏号,掉队而遭受集中空袭的武藏号,最后约于19:30倾覆沉没。 与此同时,[[大西泷治郎]]中将驻[[吕宋岛]]的80架飞机袭击了[[艾塞克斯号航空母舰|埃塞克斯号]]、[[班宁顿号航空母舰 (CV-20)|班宁顿号]]、[[普林斯顿号航空母舰 (CVL-23)|普林斯顿号]]和[[兰利号航空母舰 (CVL-27)|兰利号航空母舰]]。普林斯顿号被一枚穿甲炸弹击中起火,15:30它的后弹药库爆炸,導致艦上200名水手丧生,旁边参加救火的[[伯明翰号巡洋舰|伯明翰号轻巡洋舰]]上也有80人丧命,其它附近船艦也受到损坏;至17:50,普林斯顿号沉没。本來美軍將该航空母艦戰鬥群指派负责朝向北面的警戒任务,但因為戰鬥导致无暇派飞机搜索北方水域,因此至16:35小泽的诱饵舰队才被美军飞机发现。 === 苏里高海战 === 南路的西村舰队10月22日出航,由战舰[[扶桑号战舰|扶桑]]、[[山城号战舰|山城]]以及重巡洋舰[[最上号重巡洋舰|最上]]和四艘驱逐舰组成朝[[苏禄海]][[苏里高海峡]]航行。10月24日,该舰队的行踪遭美军38特遣舰队第4索敌群查知;该日9点30分遭企业号与富兰克林号航舰所属约20架舰载机攻击,但只受到微不足道的损伤。 按照原计划,南路(西村舰队)及中路(栗田舰队)应在进入海峡前抵达预定地点同时突击,讓美軍疲於應付四面八方而來的夾擊,然而栗田舰队在航行途中遭到耽搁,加上无线电管制,因此西村舰队抵达时栗田还在锡布延海,离莱特岛的海岸还有好几个小时。而[[西村祥治]]中将最后决定利用擅長的夜战机会突破美军防线,在该日晚上20:13分朝栗田舰队发出电文,表明将在隔日(25日)凌晨4点突入莱特湾,不过该信息栗田舰队与联合舰队司令部并未收到,所以大和号上只纪录「第二游击舰队预定在0300时以26节速度突入苏里高海峡」,对西村舰队行動的信息毫无所知。 抵达苏录海的不只有西村舰队,还有[[志摩清英]]中将率领的第二游击舰队。然而两支舰队的指挥官因私交恶劣,因此舰队并没有进行统一指挥调整,而是采取各自率领舰队进入战场,这个因私忘公的决定为接下来海战的悲剧奠定基石。 10月24日深夜,西村的舰队驶过[[帕纳翁岛]]就闯进了美国第七舰队为他们设置的圈套。[[杰西·B·奥尔登多夫|Jesse B. Oldendorf]]少将的六艘战列舰([[密西西比号战舰 (BB-41)|密西西比号]]、[[马里兰号战舰|马里兰号]]、[[西弗吉尼亚号战列舰|西弗吉尼亚号]]、[[田纳西级战舰|田纳西号、加利福尼亚号]]和[[宾夕法尼亚号战列舰|宾夕法尼亚号]],除了密西西比号以外,其余战舰皆在珍珠港被击沉或重创过,将在这场海战中大复仇。)、八艘巡洋舰、28艘驱逐舰和39艘[[鱼雷艇]]已经严阵以待。要穿过海峡打击登陆军,西村必须通过鱼雷艇施放的鱼雷,闯过两组驱逐舰警戒线,在六艘战列舰以及两队巡洋舰的集中火力下通过海峡,才能到达海峡另一端的登陆地。 02:02,西村舰队率先抵达苏里高峡口,陆续开始受到盟军的攻击,但没有阻止西村舰队的前进。 03:00左右,志摩舰队也抵达苏里高峡口,但沒有与西村舰队连络上。 03:09,不断前行的西村舰队受到重创,扶桑号和三艘驱逐舰先后受到鱼雷命中。扶桑号发生爆炸断为两截,但没有立即沉没。 03:50,美国战列舰齊射。美舰以一字形横排,而日舰排成一路纵队,只能舰艏朝向美舰,双方队形呈T字战(顯然美军为有利方)。这是太平洋战争中最后一次采用战列战术的交战,美国当时已经拥有雷达控制火力,美国战列舰可以在日本军舰无法还击的距离上就开火。[[山城号]]和最上号不断被战列舰的穿甲炮弹重创。最上号巡洋舰转身逃跑但因為砲火猛烈,丧失了机动能力。山城号于04:19被美軍擊沉。[[山城号战舰|山城号]]是最后一艘与其它战列舰交战的战列舰,也是少数几艘被其它战列舰击沉的战列舰之一。 04:25 志摩的[[那智号重巡洋舰|那智号]]、[[足柄号重巡洋舰|足柄号]]、[[阿武隈号轻巡洋舰|阿武隈号]]以及四艘驱逐舰追上西村的舰队。志摩以为他看到的那两段残片是西村的两艘战列舰的残骸(实际上它们是扶桑号断裂后的两段),他馬上知道通过海峡是毫无希望的,接收了西村剩余的船舰,并下令转身撤退。在混乱中他的旗舰[[那智号]]与焚烧的[[最上号]]相撞,丧失机动能力而落后的最上号之後被飞机击沉。[[扶桑号]]于海上漂浮的前半部被一艘美国重巡洋舰击沉,后半部不久后也沉没了。西村的七艘船中只有一艘驱逐舰[[时雨号驱逐舰|时雨]]幸存。美軍的追擊後來因為北面發現日軍而讓日本艦隊得以逃脫。 === 恩加尼奥角海战 === 小泽的舰队由4艘航空母舰:[[瑞鹤号航空母舰]]、[[瑞凤号航空母舰]]、[[千岁号航空母舰]]、[[千代田号航空母舰]]、2艘由战舰改装的航空战舰[[伊势号战舰|伊势号]]、[[伊势级战列舰|日向号]]、3艘巡洋舰多摩、五十铃、大淀和9艘驱逐舰组成,其任务是将盟军的主力航空舰队引走。瑞鹤号是最后一艘参加过[[珍珠港事件]]幸存至此的航空母舰。日向号和伊势号的第五、第六号砲塔被拆除,安装了机库、飞行甲板(长度仅70余呎,只能进行整备、起飞作业而无法提供降落所需的滑行距离,舰载机必须转降其它正规航空母舰)和两座飞机弹射器(分别安装于飞行甲板的左前、右前方,因为安装位置对第三、第四号砲塔的射击作业造成妨碍,所以射击时两座弹射器必须向外侧张开至最大角度)。但这两艘航空戰艦都没有攜带飞机,小泽一共只有108架飞机。 一直到10月24日下午16:40,作为诱饵的小泽舰队才被发现。此时美军正在对付來自栗田舰队和吕宋岛的空袭。24日晚小泽截获了一份美軍电报说栗田撤退了(这个消息是错误的),但20:00栗田下令所有舰队继续进攻。 海爾賽看到他有机会消灭所有日軍在太平洋上的航空母舰,这样美軍可以无忧虑地进攻日本本土。海爾賽相信栗田已经在锡布延海战中被击退,因此他於子夜后带领三隊航空母舰和[[威利斯·李]]上将的战舰开始追击小泽。(根据海爾賽的命令,为了守卫圣贝纳迪诺海峡而临时编成第34特遣舰队。此命令是个預案,在后来造成理解的混乱。)虽然美軍侦察机发现了栗田开向圣贝纳迪诺海峡,但海爾賽认为金凯德的第七舰队足以对付它,未加理会。 美軍舰队的数量比诸日軍舰队来得多。海爾賽拥有9艘航空母舰([[无畏号航空母舰 (CV-11)|无畏号]]、[[大黄蜂号航空母舰 (CV-12)|大黄蜂号]]、[[富兰克林号航空母舰|富兰克林号]]、[[班宁顿号航空母舰 (CV-20)|班宁顿号]]、[[碉堡山号航空母舰 (CV-17)|碉堡山号]]、[[胡蜂号航空母舰 (CV-18)|胡蜂号]]、[[汉考克号航空母舰 (CV-19)|汉科克号]]、[[企业号航空母舰 (CV-6)|企业号]]、[[艾塞克斯号航空母舰|艾塞克斯号]])、八艘轻型航空母舰([[独立号航空母舰 (CVL-22)|独立号]]、[[普林斯顿号航空母舰 (CVL-23)|普林斯顿号]]、[[贝勒伍德号航空母舰|贝勒伍德号]]、[[科本斯号航空母舰|科本斯号]]、[[蒙特利号航空母舰|蒙特利号]]、[[兰利号航空母舰 (CVL-27)|兰利号]]、[[卡伯特号航空母舰|卡伯特号]]、[[圣哈辛托号航空母舰|圣哈辛托号]])、六艘战舰([[阿拉巴马号战舰|阿拉巴马号]]、[[爱荷华号战舰|爱荷华号]]、[[麻萨诸塞号战舰|麻萨诸塞号]]、[[紐泽西号战舰 (BB-62)|紐泽西号]]、南达科他号、[[华盛顿号战舰 (BB-56)|华盛顿号]])、弗萊徹号等17艘巡洋舰和64艘驱逐舰。海爾賽有一千多架飞机,但他在登陆点只配置了几艘護航航空母舰和驱逐舰。海爾賽被小泽的诱饵舰队引诱出来了。 10月25日上午,小泽下令75架飞机起飞攻击美军,但这些飞机没有造成多少损失,大多数飞机被美軍战斗机击落,少数飞往吕宋岛。 海爾賽亲自率领第34特遣舰队的战舰急速前进,准备用大口径舰砲直接去对付位於小泽舰队前卫的战舰,以及在舰载机空袭中掉队的日舰。清晨,在还没有确定日军的精确位置的情况下,美军就起飞了180架飞机。直到07:10侦察机才找到了北路舰队。08:00美军战斗机摧毁了保护小澤舰队的30架日军戰机。美軍开始了不停的空袭,一共出動了857架次;小泽舰队的航空母舰纷纷中弹(千岁号和秋月號驱逐舰沉没,瑞鹤号、千代田号和一艘巡洋舰丧失了机动力)。小泽遂将他的旗舰移至另一艘巡洋舰上。 这时萨马岛海上战斗的消息传来。美军登陆部隊的情况紧迫(第7舰队的护航航空母舰因为栗田的舰队突然出现,而不断地发报向海爾賽求援。连坐镇珍珠港的尼米兹也给海爾賽发了一份简短的电报:“'''第34特遣舰队,在哪里?'''”,但负责电报加密的军官,随意添加了一句“'''[[全世界都想知道]]'''”,海爾賽的译码军官误以为這也是正文而未加删减,这使得海爾賽怒不可遏,因此又耽误了一個小时的宝贵时间),海爾賽下令南下,他只留下了两个航空母舰大队以及一小支由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舰队来收拾小泽的残余艦隻。 當天下午,在击沉了几艘日軍航空母舰后,空袭集中在两艘日軍航空战舰上,但两舰密集的防空火力有效地抵挡了空袭,用高射砲和喷进砲(防空火箭)击落了多架美軍艦載机。空袭一直到傍晚,小泽舰队作为诱饵的全部航空母舰,还包括一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被击沉。这也是海战史上最后的航空母舰对决(即使在福克蘭战争中,英军与阿根廷海军的航空母舰也未发生交战)。“诱敌部队”取得了出色的成功。但通讯混乱也同样发生在日軍方面,小泽发出诱敌成功的电报,栗田却没有收到。這導致栗田後來面對美軍支援部隊時判斷失誤以為是主力部隊,再次使栗田的舰队草草撤退,錯失了襲擊美國登陸部隊的機會。 === 萨马岛海战 === 栗田的舰队于10月25日凌晨进入圣贝纳迪诺海峡,凌晨03:00它们沿[[萨马岛]]的海岸向南进发。于黎明时分发现美軍舰队。 金凯德上将手中虽有77.4護航航空母艦戰鬥群所屬的三支分遣舰队,但这些分遣舰队全部是由护航航空母艦和驱逐舰组成,并不足以对抗栗田舰队;呼号为“塔菲”(Taffy)1至3的三支分遣舰队是支援性艦隊,每支各由6艘护航航空母舰和7至8艘驱逐舰所组成(其中的77.4.1(Taffy-1;塔菲-1)分遣艦隊,有2艘護航航空母艦因執行其它任務而不在現場)。虽然總計16艘的护航航空母舰所携带的舰载机共有超过500架的可观兵力,但其主要任务是反潜及对地支援,因此這些艦載機缺乏对舰用的穿甲炸弹及鱼雷。美軍這些航速較慢且裝甲薄弱的护航航空母舰与小型的驱逐舰,在栗田的战舰面前十分脆弱;而金凯德的舰队主力此時位於南面,来不及北上迎击栗田的舰队。 金凯德误以为[[威利斯·李]]的战舰还守护在圣贝纳迪诺海峡,因此认定不會有威脅來自該處,但實際上李的舰队已被海爾賽调走前往攻擊小泽的誘餌舰队;因此,当日軍舰队在萨马岛海面出现时,美军大吃一惊。另一方面,海爾賽的舰队主力已经被诱敌战术诱离雷伊泰湾,但是栗田对此却一无所知。栗田误将那些护航航空母舰当作是美軍的主力航空母舰舰队,他还以为整个美軍第三舰队都在他的18吋砲砲口前。 栗田舰队的攻击集中在呼号为“塔菲-3”(Taffy-3;77.4.3)的分遣舰队上,美軍护航航空母舰立刻向东后撤,而由[[約翰斯頓號驅逐艦]]率领的三艘驱逐舰则奮勇迎向為數眾多的日軍舰隊,並在己方护航航空母艦和日軍舰隊之间施放烟雾,希望驱逐舰施放的掩護烟雾与坏天气可以影响日軍火砲的精确度,同时也立即向海爾賽发报请求支援,情況急迫的程度使得美軍甚至直接用明码发报。美軍驱逐舰不斷骚扰日军舰队,企图分散日軍战舰的注意力来換取时间,这些驱逐舰自杀般地对日舰发射鱼雷,以干扰並吸引日舰火力,使日軍舰队无法全力攻击美军舰队。为了躲避鱼雷,日舰不得不打散自己的队形;兩枚平行而來的魚雷迫使[[大和号战舰|大和号]]背向而行,並因躲避來襲的魚雷而暫時无法转向,使其损失了足足十分钟的时间。战斗中,[[約翰斯頓號驅逐艦|約翰斯頓號]]发射的鱼雷击中了[[熊野号重巡洋舰|熊野号]],将其舰艏整个炸断,迫使其退出战斗,金刚号也被美軍驱逐舰的舰砲击伤。“塔菲-3”(Taffy-3;77.4.3)的三艘美軍驱逐舰[[約翰斯頓號驅逐艦|約翰斯頓號]]、[[霍埃尔号|USS Hoel (DD-533)]]和[[山繆·B·羅伯茲号|USS Samuel B. Roberts (DE-413)]]最後都被击沉,但它们英勇的表現争取到了时间,足以让美軍護航航空母艦上的飞机整備起飞;很可惜这些美軍艦載機没有时间换装穿甲炸弹,因此它们只能带着先前已掛载的弹種起飞(有些甚至是深水炸弹)。之後美军護航航空母舰群继续南逃,而日軍战舰的砲弹不断地在它们周围爆炸;美軍护航航空母舰CVE-73[[甘比爾灣號|USS_Gambier_Bay]]在其中被日艦击沉,其它則受損。 由于栗田舰队在尚未完成队形整編的情況下便发动进攻,加上美军驱逐舰的攻击将其队形打乱,導致各战队散乱分佈在广阔的海面上,使栗田無法進行有效的战术指挥。栗田艦隊有三艘重巡洋舰被來自海上和空中的集中攻击击沉,栗田遂於09:20下令北转重整队形。然而,暂时躲过栗田舰队攻击的美军护航航空母舰群,所遭受的打击尚未结束,又被“[[神风特攻队]]”自杀飞机击沉一艘,另两艘遭到重创。 不久,栗田的舰队改变航向,重新驶往雷伊泰湾的預定地點,但在日軍作战计畫看似就要成功的时刻,栗田卻又再次北转撤退,這是由於栗田认为美军救援舰队正朝向其舰队而来,因此栗田相信战役持續的时间越长,他遭到美軍強大空袭的可能性就越高。在不停的空袭下,栗田先向北、而後向西穿过圣贝纳迪诺海峡。業已往返航行300浬的海爾賽第三舰队,於26日的日出後終於也派出舰载机,前去攻擊栗田舰队的脱队舰隻。這個迴轉行為導致錯失機會,造成菲律賓防衛戰的決定性失敗,在戰後看來各方還仍有諸多爭議。 栗田舰队在戰鬥結束後,殘存的的[[长门号战舰|长门号]]、[[金刚号战舰|金刚号]]和[[榛名號戰艦|榛名号]]遭受重创,其中金刚号在向日本返航途中,於台湾基隆北方的海域被美军潜艦击沉,不过由于该舰队已驶离战场,所以金刚号的损失通常不被列入雷伊泰湾海战的美军战果。栗田率領五艘战舰进入战场,当他回到日本时,仅剩[[大和号]]还具备作战能力。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 590 軍事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雷伊泰灣海戰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