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7.195.6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除夕 的原始碼
←
除夕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除夕00.jpg|350px|缩略图|右|<big></big>[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200203/c66991434e1f4f8e9e8aa0129f8deab5.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370219733_99911891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除夕''',又称大年夜、年夜、年三十、过年前夕、除夜、岁除、大晦日,是过年前夕的最后一天。这天的确实日期会因为[[历法]]而有所不同。传统上[[汉字]]文化圈以农历作为历法,由于农历十二月多为大月,有三十天,所以又称为大年三十、年三十、年三十晚、年三十夜、二九暝/三十暝([[闽南语]]);而十二月小月时为廿九日,闽南人称二九暝/三十暝(闽南语)。 除夕时,人们会一家团聚,并有守岁的习俗,长辈会发给晚辈压岁钱,[[韩国]]近代也受[[汉字文化圈]]其他地区影响而有了发压岁钱的习俗。而中国南方和[[越南]]等地会有年宵市场(或称花市)。 ==起源== 除夕源于先秦时代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中记载说: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击鼓驱逐邪鬼。此即除夕节令。最早提出“除夕”这个名称的,则是[[西晋]]的《风土记》。《[[风土记]]》中特别记述了除夕大年夜当时的民间习俗: 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酒食相邀,称“别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ref>[http://www.glook.cn/jrzs/2016-3-8/shousui.html 守岁的来历],Glook.cn,2016-3-8 </ref>”。此习俗,经唐宋相袭,并沿袭至今。同时《风土记》中还有除夕之夜燃放[[爆竹]]以“辟邪驱鬼”(即“[[年]]”这种猛兽)的记载。 ==习俗== *送神:通常自农历十二月廿四日这天所送的是“[[灶君]]”、“[[太岁]]”还有在人间的众神,回天庭述职,所准备祭品较丰富,有茶果牲礼,后来俗传送“灶君”。 *蒸糕(炊粿):通常十二月廿五日、廿六日开始蒸过年的[[糕点]],传统口味有甜、咸,有以下几种:[[甜粿]](甜年糕)、[[发粿]](发糕)、[[菜头粿]](萝卜糕)、[[芋粿]]、包仔粿,甚至是红龟粿等。 *辞岁:除夕当日午后,各家张灯结彩,每家备牲醴、菜碗、粿类祭祀神明与祖先(有些人会先祭拜[[玉皇大帝]]),供品中一定会有发粿和年糕,表示年年高、步步高,事业发达。还有饭上插春花,称为“春饭”,春和“剩”谐音,表示“富裕”,另外加一碗“长年菜”。 *贴春联:[[春联]]又称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等,春联相传是由桃符演变而来,而桃符则是用桃木板在上面画上门神的图案,后来则用纸画[[门神]],也有贴上吉祥图案的年画。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及福符门钱。春联是一种结合文学与书法的[[民间艺术]],常见:“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春风春雨春常在,宜室宜家宜放怀”。 *贴年画:通常在中国大陆地区较盛行,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贴窗花:在华人民间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 *挂灯笼:华人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二千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除夕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 *围炉(年夜饭):祭祀神灵之后,一家大小围坐一桌,吃年夜饭,称为“围炉”。鱼圆、肉圆和虾圆取意三元及第,鱼取意年年有余。 *压岁钱:围炉之后,就是长辈分压岁钱,早年是将炉周所摊的制钱或另用红线穿的铜钱一百个(长命百岁)作为压岁钱,希望小孩多福长寿,现多以红包装钞票取代<ref>[https://www.sohu.com/a/222857007_732720 除夕风俗习惯,你知道多少?] ,搜狐,2018-02-15 </ref>。 *守岁:“守长寿岁”之意,分过压岁钱后,一家人围坐炉边,欢谈达旦,称做[[守岁]]。 *祭天:除夕的夜间23时(相当于正月初一),备好鲜[[花]]、素果祭拜玉皇大帝,感谢一年来庇佑,祈祷新年顺利平安,称为“贺正”。有些地方则是在小年夜的夜间23时(相当于除夕),称之为“辞岁”。 ==视频== ===<center> 除夕 相关视频 </center>=== <center> 除夕和年的故事 </center> <center>{{#iDisplay:p0829e9krcs|560|390|qq}}</center> <center> 除夕夜 敲钟祈福迎新春 </center> <center>{{#iDisplay:9tWtxQTznwq|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630 中國文化史]]
返回「
除夕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