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33.23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陕甘宁边区政府 的原始碼
←
陕甘宁边区政府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big>陕甘宁边区政府</big> ''' |- | [[File:Shanganning.jpg|缩略图|居中|[https://p1.ssl.qhimg.com/t01d12884ebc80db75e.jpg 原图链接]]] |- | style="background: #66CCFF" align= center| |- | align= light| 中文名称:陕甘宁边区政府 成立时间:1937年9月6日 管辖地区:面积12.9万平方公里 边区主席:林伯渠 |} 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正式宣布成立, [[林伯渠]]任主席。边区辖23个县及神府特区,面积12.9万平方公里,人口200万。陕甘宁边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心,为夺取抗战胜利和国家政权作出了巨大贡献。1950年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撤销。<ref>[http://dangshi.people.com.cn/n1/2020/0907/c85037-31851515.html 陕甘宁边区政府如何过紧日子]人民网</ref>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设立的抗日民主政权机关。1937年9月,经中央提议,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西北 办事处改组为'''陕甘宁边区政府''',林伯渠任主席,张国焘、高自立先后任副主席。机关驻延安。边区政府机构设置、编制和政府组成人员由边区参议会决定。边区政府由边区政府委员会、边区政府主席和各厅部处办事机关组成。边区政权体制开始采取乡、区、县、边区四级制。第一届边区参议会时改为乡、县、边区三级制。在边区与县之间设置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县与区之间设置区公署,专员公署与区公署分别是边区和县的代表机关,不是一级政权组织。中国共产党通过派选优秀党员参加边区各级政权组织的领导工作,通过政权机关中的党团组织,通过党政联席会议的形式实现对边区政权的领导。10月,国民党政府行政院会议通过决议,承认陕甘宁边区为南京政府行政院直辖区域。1937年11月,边区政府更名为特区政府。1938年1月又恢复边区政府的名称。第二届参议会后,边区政府人员的组成贯彻“ 三三制”原则。1939年2月,边区第一届民选政府成立。林伯渠、高自立、曹力如、雷经天、刘景范、周扬为边区政府委员会常务委员。 林伯渠任政府主席、高自立任副主席。1941年11月,边区第二届参议会选举产生新的边区政府。高自立、南汉宸、萧劲光、贺连城、刘景范、马明芳、柳湜、霍子乐、那素滴勒盖、毕光斗、肖筱梅、高步范、杨正甲、马生福、高崇珊、白文焕为边区政府委员会委员,林伯渠为主席、李鼎铭为副主席。1946年4月,边区第三届民选政府成立。林伯渠连任政府主席,[[李鼎铭]]连任副主席,[[刘景范]]新当选为副主席, 贺连城、马济川、毕光斗、王世泰、霍维德、王子宜、霍祝三、唐洪澄、霍子乐、刘文卿、阿拉并巴音、杨正甲、蔡登霄、李仲仁、魏民选、靳体元共19人任委员。1947年3月,陕甘宁边区政府从延安撤出转战陕北。1948年5月,迁回延安,后南迁[[西安]]。这一时期边区政府的工作机构设有办公厅、民政厅、财政厅、教育厅、建设厅、保安处、文化工作委员会、司法工作研究委员会、高等法院和陕甘宁边区银行。1949年2月,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常驻委员会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委员会联席会议决定,将陕甘宁边区政府与晋绥边区行署合并为陕甘宁边区政府。1950年1月,西北军政委员会宣告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结束工作并撤销。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 570 政治學總論]]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陕甘宁边区政府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