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117.166.52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陈陶 的原始碼
←
陈陶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陈陶 [唐](约公元八四一年前后在世)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鄱阳剑浦人。(全唐诗作岭南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唐武宗会昌初前后在世。工诗,以平淡见称。屡举进士不第,遂隐居不仕,自称三教布衣。(公元八五三年左右)避乱入洪州西山。 咸通中,(公元八六六年左右)严撰节度江西,尝往山中,每谈辄竟日。尝遣妓建花往侍,陶笑而不答。莲花赋诗求去,有"处士不生巫峡梦,虚劳云雨下阳台"之句。临别,陶亦赋诗以送。相传他后来白日升天而去。(全唐诗作"大中时,游学长安。南唐升元中,隐洪州西山,后不知所终。 升元中距大中中几九十年。陶遣莲花妓事,在咸通中,赠诗已有"老去风情薄似云"句,那得至升元中还在?可知全唐诗不确)陶著有文录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人"。 基本信息 本名 陈陶 字号 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 所处时代 唐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鄱阳剑浦,一说岭南 出生时间 不详,约唐武宗会昌初前后在世 去世时间 不详 主要作品 《陇西行》等 职业 诗人 目录 1简介 2诗作 3词作 4轶事 5评价 折叠编辑本段简介 陈陶画像 陈陶画像 陈陶 [唐](约公元八四一年前后在世)字嵩伯,自号三教布衣,鄱阳剑浦人。(全唐诗作岭南人。此从唐才子传)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唐武宗会昌初前后在世。工诗,以平淡见称。屡举进士不第,遂隐居不仕,自称三教布衣。《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一云鄱阳,一云剑浦)人"。然而从其《闽川梦归》等诗题,以及称建水(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即闽江上游)一带山水为"家山"(《投赠福建路罗中丞》)来看,当是剑浦(今福建南平)人,而岭南(今广东广西一带)或鄱阳(今江西波阳)只是他的祖籍。 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宗大中(847-860年)时,隐居洪州西山(在今江西新建县西),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 《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五"陈陶"传作"岭南)人"。诗人早年游学长安,善天文历象,尤工诗。举进士不第,遂恣游名山。唐宣宋大中时,隐居洪州西山,后不知所终。有诗十卷,已散佚,后人辑有《陈嵩伯诗集》一卷。其《陇西行》四首之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把残酷现实与少妇美梦交替在一起,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至今仍脍炙人口。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漫游浙江、福建、广东时,曾路过今闽东地区,并留下了《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等诗。[3] 折叠编辑本段诗作 折叠作品一 1.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 乱山沧海曲,中有横阳道。 束马过铜梁,苕华坐堪老。 鸠鸣高崖裂,熊斗深树倒。 绝壑无坤维,重林失苍昊。 跻攀寡俦侣,扶接念舆皂。 俯仰栗嵌空,无因掇灵草。 梯穷闻戍鼓,魂续赖丘祷。 敞豁天地归,萦纡村落好。 悠悠思蒋径,扰扰愧商皓。 驰想永嘉侯,应伤此怀抱。 【注释】"横阳",在福鼎市北向,即今浙江省苍南、平阳两县及泰顺的部分地。周武则天大足元年(公元701年),从江南道温州安固县(县境包括今浙江平阳、苍南、瑞安、文成、泰顺)析出复置,以其地有阳屿即横屿故名。 "铜山",即今福鼎市。宋以后写作"桐山"。《福宁府志》卷四上《地理志·山川·福鼎县》:"桐山,即今县治,平坡宽旷。旧多桐,故名。左右两溪夹岸,亦名桐川。"然而,据陈陶这首诗,所谓"桐山",系"铜山"之音诈;名"铜山",因该地石色如"铜",或色如铜的石梁横亘在沟壑上,而不是"旧多桐";唐人所说的"铜山",也不是单指今福鼎"县城所在地", 陈陶作品 陈陶作品 而是诗人翻山越岭,遵海而南,过了"横阳",从而进入有"铜梁"的那片山区的地名,即相当于今福鼎全境。铜是淡紫红色或红色,今福鼎市和霞浦县大部在唐时又合称为"赤岸乡"(详见拙作《空海是在霞浦赤岸村入唐吗?》,载1999年9月15日《闽东日报》)。由此可见,"赤岸"一名的由来,与福鼎这地方的石色有关。 在唐代,从今福州前往京城长安的行走路线,主要有两条。一条是直线,即由福州出发,经南平、崇安,越武夷山,进入江西,顺江而下入彭蠡湖,出湖口入浔阳江;逆水上溯至汉口,再沿汉水直上,由商州越秦岭抵长安。一条是曲线,即由福州出发,经南平、浦城,越过仙霞岭,进入浙江的江山,一路直下杭州;经江南河,北上渡长江,由山阳渎转淮河、汴河,经开封、洛阳,到达长安。如今,有了陈陶《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等诗作证,我们可以大胆地宣布:从福州前往唐都长安,其实还有"第三条"的行走路线,即经连江、宁德、福安白马港(晚唐称黄崎港)、霞浦杨家溪、福鼎分水关一带,而通浙江平阳、温州、乐清,此后便是当时文人墨客流连忘返的著名的"唐诗之路"了。 折叠作品二 2.陇西行
返回「
陈陶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