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7.76.163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陈壁生 的原始碼
←
陈壁生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center><img src=" https://pic.gerenjianli.com/mingren/1991/260735155.jpg " width="180"></center><small>[https://www.gerenjianli.com/Mingren/23/lotimcmkrn.html 陈壁生]</small> |} '''陈壁生''',本科就读于汕头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 个人履历 == 陈壁生,1979年10月出生于广东潮阳。本科就读于汕头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中山大学哲学系博士。现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1]。 == 个人作品 == 著有[[《激变时代的精神探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出版),编有《2004:人文中国》、《2005:人文中国》(与林贤治先生合编,分别由广东人民出版社于2005年1月、2006年1月出版),在《书屋》、《社会科学论坛》、《凤凰周刊》等刊物发表文章多篇[2]。 == 主讲课程 == 1,中国哲学史 2,经学专题研究 == 学术成果 == === 论文 === 《对“儒教中国”的理性反叛——陈独秀的孔教观》发表于《社会科学论坛》杂志2003年第3期。 《乡土中国中的“孝”——对〈论语〉中“孝”的观念的人类学考察》发表于《新原道》第二辑。 《回到历史情境才可能理解经典》发表于《博览群书》2005年第四期。 《经典与解释的张力——以<论语>中的“事君”及其历代解释为例》发表于《原道》第十二辑(2005年11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庄子的“梦”》发表于《中国书评》第五辑。 《“他者”眼光的局限》发表于《开放时代》2006年第六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7年第三期全文转载。 《2004:中国人文》发表于《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四期。 《思想与社会的危机与裂变——2005中国人文事件综览》发表于《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三期。 《民族主义与民族国家建构》发表于《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第九期。 《“性与天道”:解释史上的思想角力》发表于《学习与实践》杂志2006年第五期。 《孔子的双重符号化》发表于《南风窗》2007年6月下半月。收录于《原道》第十三辑。 《孔子“父子相隐”思想新解》发表于《中国哲学史》(季刊)2008年春季。 <ref>[http://www.gerenjianli.com/Mingren/Tags/148/ 名人简历]</ref> == 参考来源 == {{reflist}} [[Category:画家]]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陈壁生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