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226.34.234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陈书·徐俭传 的原始碼
←
陈书·徐俭传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陈书24.jpg|缩略图|[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7%9A%E6%80%9D%E5%BB%89/2188962?fr=kg_qa 陈书]]] '''陈书·徐俭传'''出自于《陈书》,是一本[[纪传体]]史书,唐朝人[[姚思廉]]所著,凡三十六卷,记[[南朝]]陈朝史。记载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亡国前后三十三年间的[[史实]],成书于贞观十年(636年)。 <ref>[https://www.gushiwen.com/dianji/85.html 古诗文网]</ref> ==原文== 徐俭,一名众。幼而修立,勤学有志操,汝南周弘正重其为人,妻以女。梁太清初,起家豫章王府行参军。侯景乱,陵使魏未反,俭时年二十一,携老幼避于江陵。梁元帝闻其名,召为尚书金部郎中。尝侍宴赋诗,元帝叹赏曰“徐氏之子,复有文矣”。江陵陷,复还于京师。 永定初为太子洗马,迁镇东从事中郎。天嘉三年,迁中书侍郎。太建初,广州刺史欧阳纥举兵反,高宗令俭持节喻旨。纥初见俭,盛列仗卫,言辞不恭,俭曰:“吕嘉之事,诚当已远,将军独不见周迪、陈宝应乎?转祸为福未为晚也。”纥默然不答,惧俭沮其众,不许入城,置俭于孤园寺,遣人守卫,累旬不得还。 [[File:陈书10.jpg|缩略图|[http://book.kongfz.com/163/2762408267/ 陈书]]] 纥尝出见俭,俭谓之曰:“将军业已举事,俭须还报天子,俭之性命虽在将军,将军成败不在于俭,幸不见留。”纥于是乃遣俭从间道驰还。高宗乃命章昭达率众讨纥,仍以俭悉其形势,敕俭监昭达军。纥平高宗嘉之赐奴婢十人米五百斛除镇北鄱阳王谘议参军兼中书舍人累迁国子博士大匠卿余并如故 寻迁黄门侍郎,转太子中庶子,加通直散骑常侍,兼尚书左丞。以公事免。寻起为中卫始兴王限外谘议参军,兼中书舍人。又为太子中庶子,迁贞威将军、太子左卫率,舍人如故。后主立,授和戎将军、宣惠晋熙王长史,行丹阳都国事。俄以父忧去职。寻起为和戎将军,累迁寻阳内史。 为政严明,盗贼静息。迁散骑常侍,袭封建昌侯,入为御史中丞。俭性公平,无所阿附,尚书令江总望重一时,亦为俭所纠劾,后主深委任焉。又领右军。祯明二年卒。 (节选自《陈书•徐俭传》) ==译文== 徐俭又名众,从小修养成立,勤奋好学志行操守好,汝南周弘正看重他的为人,嫁女给他为妻。梁太清初年,出仕为豫章王府行参军。侯景作乱时,徐陵出使魏未回朝,徐俭当时二十一岁,携老带幼到江陵避难。梁元帝听说他的名声,召他任尚书金部郎中。 他曾经陪从元帝宴会而赋诗,元帝赞赏说“徐家的孩子,又是有文才的”。江陵沦陷,徐俭又回到京城。永定初年为太子洗马,升迁为镇东从事中郎,天嘉三年,调任中书侍郎。太建初年,广州刺史欧阳纥起兵反叛,高宗命令徐俭持带信节宣读圣旨。 欧阳纥起初见徐俭时,排列许多卫队器仗,言语间颇不尊重,徐俭说:“吕嘉的故事已久远了些,将军难道没看到周迪、陈宝应的事吗?变祸为福还不算晚啊。”欧阳纥默然不答,担心徐俭使他的部众颓丧,不准徐俭入城,把徐俭安置在孤园寺,派人守卫,几十天不能返回。欧阳纥曾经出城会见徐俭,徐俭对他说:“将军已经起事,我徐俭须回去向天子报告,我的性命虽然在将军掌握中,可将军的成败却不在于我徐俭,徐俭以不再被留为幸。” 欧阳纥于是打发徐俭从小路骑马奔回。高宗于是就命章昭达率领部众讨伐欧阳纥,还因为徐俭熟悉那里的形势,诏令徐俭监昭达军。 平叛结束,高祖嘉奖,赏赐奴碑十人,米五百斛,授镇北部鄱阳王谘议参军,兼中书舍人。积累年资而升任国子博士、大匠卿,其余任职照旧。不久升任黄门侍郎,转太子中庶子,加通直散骑常侍,兼尚书左丞。后因公事免职。不久又起用为中卫始兴王限外谘议参军,兼中书舍人。又为太子中庶子,迁贞威将军、太子左卫率,中书舍人照旧兼任。后主即位,授和戒将军、宣惠晋熙王长史,行丹阳郡国事。随后因父丧去职。不久起用为和戎将军,再调至寻阳内史。为政严明,盗贼不兴。升任散骑常侍,袭封建昌侯,入朝为御史中丞。 [[File:陈书23.jpg|缩略图|[http://finance.ifeng.com/a/20130703/10060986_0.shtml 陈书]]] 徐俭秉性公正平和,不阿谀奉承,尚书令江总声威重极一时,也被徐俭纠察弹劫,后主对他非常信任。又领右军。祯明二年逝世。<ref>[http://wyw.5156edu.com/html/z4951m7293j6740.html 在线文言文]</ref> ==作者简介== 姚思廉(557—637),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名简,以字行 。早年从父察读《汉书》,尽得家学。南朝陈时,任会稽王主簿。入隋,任汉王府参军。父察曾撰梁、陈二史,未成,遗令他续撰之。 又奉诏与起居舍人崔祖浚修《[[区宇图志]]》。迁代王侑侍读。入唐,为秦王府文学馆学士、太子洗马。贞观初,迁著作郎、弘文馆学士。三年(629),[[奉诏]]与秘书监魏征同撰梁、陈二史,乃据家藏旧稿,兼采谢昊(一作吴)、傅縡、顾野王诸家之书,撰成《梁书》《陈书》。官至散骑常侍。 姚思廉在撰史工作中,充分利用了其父已完成的史著旧稿。自贞观三年至贞观十年,历时七年最终完成了《梁书》与《陈书》的撰写工作。姚察及姚思廉父子虽为史学家,但都有较深厚的[[文字素养]],于史文撰著方面,文字[[简洁朴素]],力戒追求辞藻的华丽与[[浮泛]],继承了司马迁及班固的文风与笔法,在南朝诸史中是难能可贵的。<ref>[https://so.gushiwen.org/authorv_2ca2fa1f4044.aspx 古诗文网]</ref> ==参考资料== {{reflist}} [[Category: 840 中國文學別集 ]] [[Category:843 晉及南北朝別集 ]]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陈书·徐俭传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