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3.145.70.100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阑尾周围脓肿 的原始碼
←
阑尾周围脓肿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center><img src=https://p7.itc.cn/q_70/images03/20230220/3a38670caa9d4050b3506d1b589b53d1.png width="350"></center> <small>[https://www.sohu.com/a/643153194_681842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small> |} '''阑尾周围脓肿'''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 在汉字的历史上,人们通常把秦代之前留传下来的篆体文字和象形文字称为“古文字<ref>[https://www.sohu.com/na/457519286_209689 什么是古文字,古文字是如何识别出来的],搜狐,2021-03-26</ref>”,而将隶书和之后出现的字体称为“今文字”。因此,“隶变<ref>[https://www.sohu.com/a/464783594_100263297 隶变,变什么了?],搜狐,2021-05-06</ref>”就成为汉字由古体(古文字)演变为今体(今文字)的分界线。 ==名词解释== 阑尾周围脓肿指在阑尾急性炎症下,阑尾周围所形成的脓肿或炎性包块,位置可因阑尾位置而不同,最常见的部位是右下腹髂窝部。临床表现有腹胀、腹痛、腹膜刺激征象,压痛性包块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等。本病发生率占急性阑尾炎的4%~10%。 病因 急性阑尾炎发病后,没有得到及时合理治疗,通过病程发展,周围可被大网膜和邻近的肠袢包围,形成包块。当阑尾穿孔时,脓液局限于阑尾周围而形成脓肿。 临床表现 1.有急性阑尾炎相关表现。 2.间歇性右下腹痛,右下腹局限性固定压痛点,可伴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刺激征。 3.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4.麻痹性肠梗阻导致的腹胀等症状。 5.持续性高热、脉率增加。 检查 1.[[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增高。 2.X线检查 可见盲肠远端局限性管腔狭窄,管腔僵直,边缘毛糙、受压。 3.钡餐检查 可见肿块与右下腹肠管粘连,肠管可有痉挛和激惹[[现象]],肠腔缩小,盲肠可缩短。 4. B超 可见右下腹炎性囊实性包块,周围边界模糊。 5.CT检查 (1)肿块与盲肠尖关系密切,与周围结构粘连。 (2)右下腹或盆腔内囊性肿块,壁薄或厚,增强后环形强化,内部或可见高密度粪石。 (3)肿块内可见小气泡或气液平影。 诊断 1.临床表现 (1)急性阑尾炎发病后,未经及时治疗或使用一般性抗生素治疗,其症状迁延、未消退。(2)发病后5~7天,阑尾处扪到包块时应考虑有阑尾周围炎或脓肿形成。 (3)全身中毒症状或有发热。 2.体征 查体右下腹或右髂窝内扪及边界不清、固定压痛的包块,可伴麦氏点压痛、右下腹转移痛等急性阑尾炎体征甚至腹膜刺激征象等。 3.辅助检查 (1)B超检查有助于发现阑尾周围脓肿。 (2)白细胞计数增高。 鉴别诊断 1.盲肠癌 右下腹有肿块,多无急性阑尾炎病史,其它炎症表现也不明显,钡餐或钡剂灌肠检查一般可确诊。 2.阑尾黏液囊肿 可通过病史鉴别,但如阑尾黏液囊肿伴发感染则鉴别困难。 3.阑尾类癌 本病常可并发阑尾炎,检查时右下腹有肿块,鉴别比较困难。只要是右下腹实质性肿物,不断长大,脓液少或无脓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必要时可手术做病理检查。 治疗 1.一般治疗 (1)禁食,胃肠减压,保证充分休息。 (2)严密观察体征变化以及包块情况,包括包块大小,压痛轻重及肌紧张的范围是否缓解,中毒症状是否改善。必要时复查彩超、化验等。 2.药物治疗 (1)抗生素选择应兼顾需氧菌和厌氧菌,联合应用广谱抗生素。 (2)中医中药内服外敷。中医中药主要应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排脓消肿等疗法。 3.手术治疗 若发现右下腹炎性肿块继续扩大达10cm,并伴有明显压痛,体温、脉搏和白细胞计数、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都继续升高者,需作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Category:800 語言學總論]]
返回「
阑尾周围脓肿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