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闽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的原始碼
←
闽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闽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jpeg|有框|右|<big>闽南师范大学(校园风光)</big>[https://static-data.eol.cn/upload/school/202004/1607052286_9619_thumb.jpg 原图链接][https://gkcx.eol.cn/school/476?fromcoop=bdkp 来自 中国教育在线 的图片]]] '''闽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原名物理系,1988年招收首届物理学专业本科生(师范),1996年创办应用电子技术专科专业,2001年招收首届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学院现有七个本科专业: [[物理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ref>[https://www.sohu.com/a/244582810_401265 人工智能是什么?人工智能的概念简介 ],搜狐,2018-08-01</ref>、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其中物理学和电子信息工程入选福建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物理学为师范专业,授理学学士学位,主要培养普通中等教育物理师资,在普通中学或职业中学从事物理教学和教学研究;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六个专业为非师范专业,授工学学士学位,主要培养与人工智能、电子、通讯、机电、光电、仪表等制造业全面对接的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 “十三五”期间将主动适应区域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着力建设向应用型转变的光电与传感技术专业群和电子信息工程服务产业特色专业。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13年年末,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有专兼职教师70人,[[教授]]7人,副教授2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5人。 ==专业设置== 截至2013年年末,学院共设有四个[[专业]]。其中物理学专业既有师范类学生,也有非师范类学生,均授理学士学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其及自动化三个专业为非师范类专业,授工学士学位,按电气信息大类招生,第三学期结束时按前三学期学业成绩、入学成绩、专业兴趣进行专业分流。 ===教学建设=== 学院重视实践教学,尤其技能实训、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除课内实践教学环节外,还大量开展第二课堂科技创新活动,主要有:物理大观园(学生课外科技作品设计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性专业比赛)、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福建省]])。 ==科研学术== ===科研条件=== 截至2013年年末,学院建有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省级示范中心)和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拥有3500平方米的实验室及1400平方米的校内[[工程]]实践中心,仪器设备总值约1550万。另有五个教研室,即物理教研室、物理实验教研室、电子信息教研室、电气自动化教研室、电工电子实验教研室。 === 科研团队=== 嵌入式系统应用研究团队主要骨干教师有周小方教授和白炳良、王海光、郭海燕副教授等。 计算物理与数值分析研究团队主要骨干[[教师]]有李子军、周小方、蔡建平教授和陈淑红、刘静宜、庄榕榕、何亦宗、李秀燕、陈焕庭副教授或[[博士]]等。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团队主要骨干教师<ref>[https://www.sohu.com/a/431278963_243614 教龄不应成为骨干教师的评选因素 ],搜狐,2020-11-12</ref>有周宙安、李子军教授和付丽萍副教授等。 ==视频== ===<center> 闽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闽南师范大学: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center> <center>{{#iDisplay:l3008922ccy|560|390|qq}}</center> <center>闽南师范大学什么专业好?</center> <center>{{#iDisplay:d0895eq6269|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520 教育總論]]
返回「
闽南师范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