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搜尋
檢視 长夜行(王佐良诗歌) 的原始碼
←
长夜行(王佐良诗歌)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Cdebe3125b8a451293c4fbec7b896495.jpg|缩略图|右|[http://5b0988e595225.cdn.sohucs.com/images/20181121/cdebe3125b8a451293c4fbec7b896495.jpe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276928520_99997284 图片来自搜狐网]]] ==作品原文== 作者:王佐良 他想望的不过是一个水彩盒, 想画出寒江上的寂寞, 然而让想象一渲染, 又涂上了热烈的红绿。 喜欢听教堂里管风琴的呜咽, 想追寻那幽暗的高穹下 彩玻璃的灿烂和甜蜜, 却涌起了都市的烦腻。 烦腻有动人的侧影, 那样懒散,轻轻地一转, 却像时装上的长裙, 拖曳着诱惑的灰色 沉重的是半夜雾里的脚步, 走不到天明,垂着头, 坐下在潮湿的台阶, 想起曾经有过的春天。 春天,哎,春天已不是大野的疾风, 或者黑发下红白的人脸。 四月的咳嗽最为痛苦, 五月只带来绞刑似的忌妒。 高热下,眼睛忽然可怕地明亮, 像是一切在燃烧, 像是一切在消耗, 像是世界已经衰老。 ==作者简介== [[王佐良]],1916年2月12日生,[[诗人]]、[[翻译家]]、[[教授]]、[[英国]]文学研究专家,浙江上虞人。<ref>[https://www.sohu.com/a/276928520_99997284 王佐良先生手迹在成都展出,你一定读过他翻译的英伦诗歌 ]</ref> 1929年至1934年,在武昌文华中学读书。1939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外语系(原清华大学外语系),留校任教,1947年赴英国牛津大学为攻读英国文学研究生。<ref>[http://www.infzm.com/contents/130923 王佐良的一段历史]</ref> 1949年回国后,历任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英语系主任、副院长。<ref>[https://www.sohu.com/a/354824723_100150488 人物故事 | 王佐良:译者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ref> 王佐良先生学生时期就写诗,并有英文诗发表,又有中篇小说《昆明居》为世人所知。五十年代起以双向翻译从事文化交流和文学研究, 把中国戏剧文学名著《[[雷雨]]》等作品译成英文,把英诗多种移译为中文,主张以诗译诗,存原诗风貌;研究英国文学的中英文论著,以文艺复兴时期和现代诗歌两个领域为主。集诗人、翻译家、研究工作者于一身而各有成就。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与[[许国璋]]、[[吴景荣]]曾被誉为新中国的“三大英语权威”。他为新中国[[英语]]教育和英语翻译所做出的贡献,已有不少文章做过回忆和论述。<ref>[http://www.tsinghua.org.cn/xxfb/xxfbAction.do?ms=ViewFbxxDetail_detail0&xxid=11179535&lmid=4000359&nj= 商务印书馆老编辑忆李赋宁、许国璋、王佐良]</ref> 他最广为流传的篇作是翻译[[培根]]随笔集其中的《论学习》等,该译作的语言精炼优美传神,被广大读者视为是最权威的版本。<ref>[https://www.sohu.com/a/101202039_407312 情系北外?|?百年大师王佐良 ]</ref> 1995年1月19日,于[[北京]]去世。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 820 中国文学总论]]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长夜行(王佐良诗歌)
」頁面